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时间:2022-10-13 11:23:04

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致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好发于中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多见,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可达到17%~17.6%,40~60岁多为好发年龄,女性多于男性,如何缓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是康复护理的主要任务,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共收治50例患者,现钭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其中椎动脉型10例,神经根型25例,脊髓型8例及局部型7例,病因多为长期伏案工作者。

1.2 效果:椎动脉型10例、神经根型25例,局部型7例,全部治愈,脊髓型8例,症状缓解。

2 护理

2.1 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保持正确。

2.1.1 枕头的长度一般长度在40~60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它可确保在睡眠变化时,始终能支持颈椎。

2.1.2 枕头的高度不包括弹性膨起的部分,在人仰卧时与其本人的拳头等高,这一高度能使后脑部分与床面微微离开;在侧卧时,枕的高度应为一侧肩膀的宽度。这两种不同的高度可确保在仰卧位保持正常生理弯曲。枕头过高、过低均不宜用,高度以10~12cm为好。

2.1.3 良好的睡姿一个理想的睡眠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采取俯卧位是不科学的,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

2.2 选择合适的床铺合适的床铺应有较好的透气性,符合人体各部的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保持颈椎、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木板床可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故有利于脊柱或下肢伤患者,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目前使用较多,经济实惠,但透气性稍差。

2.3 颈围的护理指导: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当颈椎关节面之间的异常活动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时,运用有效的外固定,可明显地促进水肿的吸收,减少关节面间的相互摩擦,有利于炎症反应的恢复。颈椎病急性发作时,使用颈围有制动和保护作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颈围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最好给患者定做。我们常常看到患者使用的颈围不合适,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二者均起不到治疗的作用。急性期过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2.4 颈椎牵引的护理:颈椎牵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简单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单纯牵引治疗的优良率可达70%~80%。对神经要型和局部型效果好,对椎动脉型老年病程长者和脊髓型患者效果不肯定,有时有加重其症状的可能性,应引起注意。①牵引的方式:有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②牵引角度:大多采用微屈曲位或垂直位,不作后伸位牵引;③牵引的姿势:有卧式、坐式和携带式。没有电动设备的单位可用重锤或沙袋来代替,牵引重量可按体重的1/12~1/8。颈榨枕牵引带使用进要注意枕间距,过小会压迫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着力点要侧重于枕部。牵引带支架应足够宽,保证撑开牵引带不压迫颞浅动脉,否则可能会发生头晕。牵引力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地明显压迫感为宜。牵引结束时,如牵拉复位杆之绳索,齿轮自锁即时失效,牵引力忽然消失,会出现颈部不适感。牵引治疗后要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患者休息片刻方可离开。

2.5 配合物理治疗的护理:理疗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消肿;改善脊髓、神经根和颈部的血液供应及营养状态;缓解颈部肌痉挛;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过程;增强肌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改善全身钙磷代谢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颈椎病患者常用的理疗方法:高频电疗(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石蜡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低频磁疗、经皮电刺激疗法等。要注意其在急性椎间盘突出压迫椎间孔的神经根时,禁用较强烈的热疗。因该部位温度的升高将使血液供应增加,出现水肿,使症状加剧;而轻度加热,可在不改变神经根的病理条件下缓解继发性的肌痉挛。高频治疗患者身上不能携带金属物,颈椎手术有内固定钢板和人工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此疗法。电极板必须有绝缘物包裹,以防电击伤。同时,密切观察各种治疗后患者的皮肤情况(有无电击伤或烫伤等)、治疗效果和不适应。

2.6 医疗体操:医疗体操的主要主要是通过颈背部的肌肉锻炼、增强颈背肌肉力量,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通过颈部功能练习,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颈椎关节的僵硬,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此外,还可缓解肌痉挛,减轻疼痛。医疗体操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体操应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②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艰苦朴素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③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④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以下几种。

2.6.1 左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s,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2.6.2 伸颈拔背:同上,两肩放松下垂,同时颈部尽量上升,拟用头顶球,持续3~5s,重复10次。

2.6.3 与项争力:同上,双手交叉置于枕部,头颈用力向后伸,两手用力阻止后伸,呈对抗相持状态,持续5~10s,重复10次。

2.6.4 环绕颈项:同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

2.6.5 擦颈按摩:同前,两手轮流擦颈部各20~30次,并用两手拇指或中指点按有关穴位,如太阳、风池、肩进、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等。

2.7 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使其恢复相应的肌力。尤其是手部活动应着重加以训练,避免肌肉萎缩,从而改善手的功能。

2.8 预防:年轻患者的颈椎病原体常常是由于头颈部外伤后造成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必须设法避免各种运动损伤、工伤、生活意外伤、交通事故等多种损伤。

3 结果

颈椎病经过系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护理不当,易延长病程,造成不良后果,精心治疗和护理能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尽快康复。

作者单位: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下一篇:基层医院外科术后患者开展疼痛评估与护理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