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菜肴之“正宗”

时间:2022-10-13 11:09:21

“正宗”原为佛教始祖教义的嫡系相传,泛指嫡传承继。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圈里,“正宗”一词被人耳闻目睹的概率实在是太高,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到酒楼、宾馆、饭店门口悬挂着的金字“正宗”招牌,小到小吃排档,甚至是一烤羊肉串、烤地瓜摊,都标榜着所谓的“正宗”。菜谱广告推销中的“正宗”莱,“正宗”地方风味,“正宗”名厨掌勺

太多的“正宗”,大有不用“正宗”二字便有被淘汰之意,不用“正宗”二字便难招揽客人前来,不懂“正宗”便是落伍之人了。

饮食圈里的“正宗”,相信大家都明之其意,无非是想表示那种纯正、地道之意,而面对那带有诱惑之力的“正宗”二字,定会让你跃跃欲试,一尝“正宗”之美味,或许让你大开眼界,大饱口福,或许让你大倒胃口,大失所望。

在竞争残酷的餐饮市场,菜系云集,宾馆酒楼鳞次栉比,经营者为争一份属已之利本无可厚非,但有哪一家能谈得上正宗呢,又有哪一家能做得正宗呢?正不正宗又是谁说了算呢?传统意义下的中国烹饪和中国菜肴是无法用正宗来准确表叙的,其所能表达的充其量也只是某种文学色彩而已。而难以反映严格的科技含义,这是由中国烹饪和菜肴的特性所决定的。其一,原料选择的广泛性。其二,菜肴制作的灵活性和经验性。其三,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交流和通融性。其四,进食者选择的丰富性。

其一,中餐菜肴原料之丰富,动物性的。植物性的。矿物性的,人工合成的等等众多无比。按地域划分原料,东西南北各有所产,各不相同,按季节划分春夏秋冬各有所长。众多的烹饪原料,给中餐的菜肴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同时也带来了变化无常,灵活无比的菜肴原料配伍。从区域角度来看,各地有诸多特色明显,地域性强的烹饪原料,如四川的花椒,太湖的银鱼,长江的鲥鱼,清远的三黄鸡……,在原料前标以产地,只能说明在某地所产某物与其他产地所产之物更优,更纯,更地道而已,更何况即使在同一产地的原料也会因时,因地,因种植、养殖和加工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黄山的毛峰,会因所产区域、时间、采摘加工等诸多因素而有所区别,究竟何种是正宗呢?很难以严格的科学定义来说明。

其二,中餐菜肴制作的灵活性和经验性。中国菜肴品种之丰富,制作之讲究,闻名于世,但是中国菜肴均以手工操作为主,很多菜肴缺乏严格的技术参数,经验把握,手工操作,这是中国烹饪的根本特点,但也正是这个特点在制约着中国菜肴质量的稳定性。一个厨师一个样,千个厨师千个样的现象是这种手工操作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必然结果下,很难说某个菜肴是正宗,某个菜不正宗。在现代餐饮企业中,虽然有些宾馆酒楼也在做菜品质量标准,并在实际操作中按标准行事,但很难做到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技术要求,即使做到了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几道菜,很难面面俱到,而且也只是本企业的内部标准,很难推向其他企业,很难被别人接受,因此传统意义下的中国菜肴是很难用“正宗”一词严格的、科学的准确表达。

其三,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交流和通融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饮食风格特点会受地域,环境,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很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对落后的,闭塞的环境,各区域菜系保持着相对较为突出的风格特点。如东南沿海一带喜吃海鲜,口味清淡,中北地区则离不开牛、羊肉,重味喜酥烂。长江中下游则喜时蔬、鲜果、河鲜等,喜糖偏甜,口味适中。一个区域的菜看风格特点是区域内大部分群体饮食特点的表现,是一种相对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也会因群体的个异而有所不同。而个异不同对菜肴的所需也有所变化,很难说谁爱吃的菜正宗,也很难说哪个酒楼饭店所做的菜是正宗。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区域的菜肴交流日趋频繁,菜品之间的共性日益增多,个性减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种情形下就更难加以表述所谓的“正宗”了。这种区域菜系之间的交流和通融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谈论所谓的“正宗”,其认可度便可想而知。

其四,进食者选择的丰富性。应该说菜肴是人们养生的一种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已经超越了这个需求,到了口福品味、享乐人生的层次,菜肴是不同饮食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进食者对饮食的需求均有所不同,在经济落后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温饱,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口味、文化、健康,同时求新、求异的饮食消费心理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说菜肴是一种饮食文化现象,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从来没有什么企业老板标榜的那种百代不易的“正宗”,大到一个菜系,小到一道菜肴都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而不断的适应进食者需求以及选择的丰富性。如果一味地墨守陈规,菜肴的接受认可度便可想而知,就有市场淘汰的可能,就算是百代不易的“正宗”,市场不认可,还能有发展的前途吗?还能“正宗”吗,因此对那种谁是谁非的所谓“正宗”争论不休,显得毫无意义了,消费者认可了就有立足之本,就能赢得市场。

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菜肴的发展之路应是绿色、健康、重品位、讲文化,而不是在所谓的“正宗”二字上大做文章。菜肴,只有消费者认可才有立足之本,赢得市场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创新海派凉菜六款 下一篇:“香炸豆腐鱼排”的制作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