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翻译的反思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13 09:10:25

《忽必烈》翻译的反思性研究报告

这篇反思性研究报告是建立在笔者对《忽必烈》这篇文章的翻译上的。这篇文章属历史人物传记,讲述了忽必烈的成长、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功绩与过失。笔者通过对比自己的译文和终稿,发现了一些不同,也找到了自己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笔者也找到了今后提升的方向。

一、简介:

原文为一篇英语文章,讲述了忽必烈的完整的一生。这是由一位外国人所著。在翻译中,笔者注重历史人物传记的方式和风格,并试图使她的语言表达地道。这种类型的文本在生活中并不常见。通过此次翻译反思,笔者逐步了解了自身翻译的优点和缺点,对未来的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

二、原文分析:

原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创作的。共有9段,可以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描述。第二部分是背景和忽必烈的成长过程。第三部分是关于忽必烈征战岁月。第四部分描述了忽必烈的军事实力、政策,忽必烈的贡献以及自身的缺点、不足。第五部分是最后的结论,对忽必烈的一生作以总结。原文的语言风格符合历史传记的特点,表达客观、生动。原文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了创作,故事的讲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原文中存在很多长句,并有一些生僻词。句子的理解上存在难度,人名和地名的翻译也需不断推敲。

三、翻译与反思

1.专有名词的翻译:这是一篇带有历史传记性质的文字,有很多专有名词,如一些人名和地名。文中主人公忽必烈是蒙古族,所以文中大部分专有名词是来自蒙语。“精确”是历史人物传记的核心,所以这里不应直接采取音译的方法,而应该先广泛查找其在字典或书籍中的确切名称,再进行定夺。如:“Genghis Khan”译为“成吉思汗”;“Kublai Khan”译为“忽必烈”;“Tolui”译为“拖雷”等。在翻译句子“The youngest(designated ‘keeper of the hearth’ to rule over the Mongol homeland)was Arigboge,who had the support of his brother Baiku of the Golden Horde and his nephew Kaidu,who lived on the steppes to the north”中的单词“nephew”时,笔者仔细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在梳理清楚句中人物的关系后。笔者最终于把它译为“侄子”。

2.增译法的运用: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增译法”是指“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李庆生,2003)由于原文是一篇历史传记,其中有很多的历史典故或术语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因此,翻译后的句子显得略“长”。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一:Kublai proved to be a benevolent master to the poverty-ridden peasantry by providing the first public-assistance program in China and introducing the practice of stockpiling surplus supplies in good years for redistribution during lean times.译文:忽必烈推行仁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救济,并实行国家控粮政策:在丰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等到荒年开仓分发给人民。分析:“the first public-assistance program”(意为“国家控粮政策”)是一个历史术语,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了使它表达更清晰,笔者采用增译的策略。“贮藏于国仓”这几个字被添加到译文中,以对该政策作进一步说明和解释。

例二:Thanks to Venetian traveler Marco Polo,Kublai has remained the very symbol of the Mongol potentate.第一次翻译:归功于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忽必烈成为了蒙古统治者的绝对代表。改译后:而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相关记述也使得忽必烈成为了蒙古专制君主的绝佳代表。分析:看到原句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句子结构“归功于......”。然而,在修改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第一次打翻译过于“字面”。想要忠实原文,确导致僵化。在添加上“相关记述”这几个字后,句子就比较地道,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了。该句采用的是意译和增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3.翻译腔问题:翻译腔在英语中称为“translationese”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曾指出,“这种所谓的翻译体的显著特点是不顾双语的差异,将翻译看作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刘宓庆,1999)。

例一:Kublai blended traditional Mongol tactics with a new one:第一次翻译:他给传统蒙古族作战策略新增一条:改译后:这次,他又在传统蒙古族作战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条新战略:

例二:Called Kublai the Wise,第一次翻译:人们说忽必烈是明君,改译后:忽必烈虽被称为明君。

例三:…made his portion of the empire independent第一次翻译:他的领土一直维持独立.改译后:始终保持着其领土的独立。

分析:对比改后的译文和改正前的译文,可以发现。前者读着更地道,更像中文的表达方式。这是因为笔者最初翻译时,由于受英语的影响,在句式和词汇的使用上带上了“翻译腔”。余光中先生认为“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余光中,2007)。

四、小结:

笔者认为,在面对原文时,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分析句子的意义和目标逻辑结构。然后,再将句子重组成汉语。最后一步是检查译者的译文是否与原文具有相同的风格和含义。因此,“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居祖纯,2006)笔者通过把自己和译文和定稿相比较,她意识到文中几个错误是由错误的理解导致。这说明译者应该建立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分析文本,查找相关材料,并尽量还原出原作者的想法。最后,“翻译腔”这一问题在笔者的翻译中也很明显,这也提醒我们,好的汉语能力是翻译的基础,我们应在多读、写中文文章,提高双语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居祖纯.理解是翻译的前提[J].中国翻译,2006,32(1);85.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上一篇:中英文词缀的比较探究 下一篇: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