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老戏 两种心情

时间:2022-10-13 08:27:40

昆剧《十五贯》的故事由《双熊梦》改编而来――娄阿鼠为盗十五贯钱杀死肉店主人尤葫芦,知县过于执臆断熊友兰、苏戍娟私通杀人,监斩官况钟察觉冤情,力争缓刑,乔装算卦先生私访,庙中巧遇凶手娄阿鼠,借测字套出真情并赚其归案。1956年,浙江国风昆剧团(现浙江昆剧团)携《十五贯》进京演出,引起轰动,立即被全国各剧种、剧团争相排演,使该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传统剧目之一。昆曲也由此获得新生,出现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奇迹。

此次重排《十五贯》,年近七旬的刘异龙与尚未而立的袁国良自有迥然不同的感受。刘异龙携弟子侯哲、胡刚同台献艺,看着自己手把手教出的学生演绎全新的娄阿鼠,禁不住慨叹时光飞逝、后生可畏;而从苏州来到上海的袁国良,目前已是“上昆”优秀青年老生演员,心中一直感激陆永昌、计镇华两位恩师的指导和关怀。

回忆起初学《十五贯》的情形,刘异龙的思绪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杭州。那时他刚从戏校昆大班毕业,同计镇华、蔡正仁等一起跟随不同行当的“传字辈”老师学戏。华传浩、周传沧、王传淞等名家不计门户之嫌,倾其所能地将拿手绝活都教授给这些后辈们。刘异龙由此懂得了各门类的丑行在角色处理上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华传浩擅长把握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王传淞则努力揣摩有身份的副丑形象。在两位风格迥异的明师教导下,刘异龙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还根据自己身手灵活的特点,将各行当的特色融会贯通,为娄阿鼠加入了矮子步、蝎子步、拍脚尖、地蹦、凳子虎跳等动作,使其外形动作更像一只老鼠。勤学苦练之下,终能做到驾轻就熟、举重若轻。此次重排该剧,67岁的刘异龙依然将这些身段动作演绎得精准到位,博得阵阵掌声。

袁国良与昆曲的缘分,始于陆永昌。当年,这位昆大班的高材生为了家庭回到苏州,为苏州评弹学校的苏昆班带去了昆大班的风格。在陆永昌的引导下,袁国良从15岁开始学习昆曲,主攻老生。袁国良一直谦虚地说自己并不是坐科出身:“其实我还在苏州时就已听说计镇华老师的大名,后来到了上海戏校就毛遂自荐地给他写了封信。当时我人小胆大,自我介绍说专业成绩不错,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本以为那封信会石沉大海,不想老师不但收到了信,而且还牢记在心。2002年,我进了‘上昆’后,他有意采取了‘先贬后褒’的态度,让我真正体会到踏实学戏的重要性。”在听到计镇华评价他演戏不佳时,袁国良曾借酒力壮胆,直接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就是喜欢演戏、而且喜欢演老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其实,计镇华早已明白徒弟的心,要的就是他的表态。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袁国良在唱腔、身段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刘异龙虽已退休,但仍坚持每天早上九点来到团里,看年轻演员排练,跟老伙计们叙旧,有时还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客串一把,如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良辰美景》中担任昆曲指导等。“昆曲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没有漂亮地死去”,这是刘异龙最感欣慰的,这归功于老一辈昆曲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也是他们对新一代昆曲演员的希望。

接连不断的排练、演出把袁国良的日程挤得满满的,他手背上的针眼就是连日带病演出后的证明。在全国昆曲老生行当有些青黄不接的当下,需要像袁国梁那样的年轻演员挺身勇挑这个大梁。袁国亮具备这个潜质,具有这个能力,正如计镇华在给他的评级推荐中写的那样:“袁国良有英俊漂亮的扮相,天然的好嗓子,演出中有生命的张力,能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充满激情。难怪他的每一场演出都能受到如此众多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我觉得他是一位难得的好演员,前途远大,大有可为。”

上一篇:让传统走近现代 下一篇:红与黑,极致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