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打“雀巢”还是痛打“碘超标”?

时间:2022-10-13 08:23:41

痛打“雀巢”还是痛打“碘超标”?这个问题,源于6月23日的两篇报道。

《京华时报》一篇题为《本市检出雀巢奶粉碘超标》报道介绍,除了雀巢奶粉之外,“红星”牌的一种红星邦儿能奶粉也同样“碘超标”。同日的《南方周末》报道,不仅仅是雀巢奶粉有“情况”,还有如“蒙牛”等其它多个品牌的产品。

“碘超标”奶粉如此之多让笔者震惊。“碘超标”的奶粉,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违反了《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所有“碘超标”奶粉,都应该被痛打。那么,为什么此前的媒体点名中,只有雀巢一家?涉案的“雀巢”应该被点名,那么同样“碘超标”的奶粉,就不危害消费者健康了?就不违法了?就不该被执法部门和媒体点名?就不该让消费者知道?

据悉,“雀巢事件”的源头是浙江省工商局的一个“新闻通稿”。“通稿”说:“儿童配方乳粉个别商品‘碘’超标,如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浙江工商部门对此解释:使用“如”字,并没有否认还有多家“碘超标”,我们也从来没有说过只有雀巢一家。然而,无论是浙江多家媒体,还是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在“碘超标”新闻报道中,几乎都是“述其一点,不及其余”,没有告诉读者有多家“碘超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消费者也难免被误导,把“雀巢”与“碘超标”划了等号,以为其它的奶粉不存在“碘超标”,痛打“雀巢”就是痛打了“碘超标”。

是痛打“雀巢”还是痛打“碘超标”?执法者和媒体的态度不同,直接导致“碘超标”涉案企业的不同反应。雀巢公司是惟一公开道歉的企业,另外一些“碘超标”涉及的企业呢?有的企业明确表示,他们对浙江省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并不认可;有的企业认为,检测标准有缺陷,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有多严重的问题;“蒙牛”方则对涉案很吃惊,“我们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得到过浙江省工商局的通告,该不会是有人造谣中伤吧?”

是痛打“雀巢”还是痛打“碘超标”?结果大不一样。目前,全国不少地方的工商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雀巢碘超标”检查,而其它的涉案产品是否被大范围检查和处罚,人们并不知情。

媒体报道雀巢碘超标是真,但这样的真却掩盖了另一部分事实,对公众具有欺骗性,也有失公平。雀巢成长奶粉碘含量严重超标,应该受到批评和惩罚,但我们不该只把批评之剑对准“雀巢”,而放过其它的“碘含量超标”的奶粉和生产企业。

上一篇:农村野蛮圈地的罪恶标本 下一篇:光明奶该由谁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