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2-10-13 07:34:05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兴趣;自主;合作;愉悦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课堂中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最大限度减少教师的讲;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下面以“有理数的乘方”一节为例来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3+3+3+3+3+3=3×6,等式的左边是6个3相加,等式的右边是两个数相乘,它把相同加数的加法转化为乘法,使得等式右边在表示方法和计算上都比较简单。那么对于式子3×3×3×3×3×3有没有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能不能转化为其它更为简单的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板书)

(课题的引入比较自然,把教师讲授,改为师生共同探求,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知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方法。)

2.出示自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目标:(1)P72细胞分裂的规律是什么?

(2)an读作什么?意义是什么?哪是底数,哪是指数?

(3)乘方如何运算?

(4)例2可得什么规律?

3.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研究

(1)由电脑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完成问题1的回答:

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个数:2

第二次分裂后细胞个数:2×2

第三次分裂后细胞个数:2×2×2

第四次分裂后细胞个数:2×2×2×2(共有四个2相乘)

……

第十次分裂后细胞个数:2×2×2×……×2(共有十个2相乘)

学生的结论:第几次分裂就是几个2相乘。

教师提问:当多个相同因数相乘时,在书写上比较麻烦,如何快速准确的表示呢?(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过渡到对乘方的定义及应用。)

(2)对问题2的回答: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由学生完成对细胞分裂结果的表示以及引例中6个3相乘的问题。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设定学生口答练习。

(对乘方概念的分析、研究是对学生已学过的有理数的乘法特例的一种推广,这样做是顺理成章的,学生不会感到突然,也为完成对问题3的回答作了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有理数乘方的实质,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在得出乘方概念的过程中,学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3)对问题3的回答: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实质上还是转化为乘法运算。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针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让学生板演例1、例2、随堂练习,出现错误的地方由学生自己纠正,起到强化运算的作用,并为探索例2反映的规律作好准备。

(4)例2的规律:

①10n指数是几,1后面就有几个0;②正数的任何次幂还是正数;③负数的偶数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教、学、做合一”,教学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要通过精选的习题对有理数乘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训练学生不仅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而且还注意从中发现规律。

5.学生总结及评价

由小组推荐三名同学,引导他们对本节课进行分析总结:从学习知识的角度;从数学思想方法上;从学习方法上。教师通过课堂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指明优点,找出不足,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更加主动地学习。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一个非常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汲取知识,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在倾听中学会了尊重。

分析后我感觉成功来源于: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如何做好这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呢?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还真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细心斟酌、精心设计。但不管怎样,要记住---相信孩子。

二、重视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1.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学习小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通过解释推断和对自己思想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营造心理相融的学习气氛。教师是学生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的呈现。及时鼓励和评价,同时注意引导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提升。3.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课外学习也是学生课堂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提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为学生课堂上的展示打下基础,使他在展示中充满自信。所以家长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教师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三十四中)

上一篇:浅析对职高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审视数学价值,调整课堂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