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舞蹈在高校形体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7:33:09

即兴舞蹈在高校形体课中的应用

摘 要:以多年在高校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将即兴舞蹈融入到非舞蹈专业的形体训练中。结合即兴舞蹈在非舞蹈专业大学生的形体课中的应用,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对形体艺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即兴舞蹈;大学生;形体艺术;应用

形体课是一门内容丰富、包容性较强的综合性艺术课,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综合美和艺术表现力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开设的形体课既满足了普通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也适应舞蹈专业之外其他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所以,形体课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艺术选修课,也可以是非舞蹈的其他表演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即兴舞蹈就是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及现时的氛围、意境、感触等因素的影响,瞬间产生且随心而动的以肢体语言为表达手段的一种创作方式。舞者在各种体态造型的变换流动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出乎意外的和谐和精彩。在畅快淋漓的随性表现中,舞者会获得一种彻底释放的满足感和创作表现后的成就感。即兴舞蹈既符合大学生心理释放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人自由表现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在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具有突出的效果。所以,将即兴舞蹈融入到大学生的形体课中有其较强的训练价值。

1 充分把握即兴舞蹈,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形体训练是以改变和调整学生自然体态,促使养成注重肢体语言的表现,擅于肢体语汇的表达。所以形体训练课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纠正不良的形体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柔软度和灵活性得到训练的同时,能够自如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涵养。

“即兴”就是受现时环境、事物的影响,瞬间迸发的一种随性创作。即兴舞蹈的表现结果往往与舞者个人的成长环境、动作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审美理解等方面有着必然的关系,虽然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所呈现出来舞蹈语言会相对生硬,但即兴舞蹈在育人功能上的作用较为直接,特别在想象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训练价值更为突出和明显。即兴舞蹈和形体艺术训练,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要求,但同样是以解放肢体、同样是以动作审美表现为训练目的,所以也就有了共同的切合点,且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将即兴舞蹈融入到形体课的教材当中,前提就需要任课老师能够充分地把握即兴舞蹈,并善于示范,在形体课的教学实施中,才能够引导学生融入到即兴舞蹈各环节训练中去,最终才能达到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2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所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形体舞蹈训练有其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再融入即兴舞蹈的内容,无形中更增加了一定的教学难度,所以我们更应认真审视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如何让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方面相适应的问题。

形体艺术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感知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学内容种类纷杂、形式繁多。而即兴舞蹈一般属于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对于非舞蹈专业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选择舞蹈教材之前,更需要任课教师对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生源构成、男女性别、身体素质等基本情况具有个客观的了解,而后再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将即兴舞蹈的命题选择、难易程度和启发模式等方面与学生接受程度相适应,并在形体课的教学计划中给予系统考虑。只有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精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才能使即兴舞蹈在非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当中得以顺利实施,才能让即兴舞蹈在形体训练课中发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3 严谨规范课堂管理,注重和谐教学礼仪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任何革新和发展都需要在课堂这个阵地上实践。课堂管理是教学管理中最小的管理单位,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中,各种情况均会导致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课堂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管理中最复杂,也最难掌控的领域之一。

任何教师,不论教龄长短,只要有过课堂教学的经历,都能体会到课堂管理与教学效果必然联系。故此,对形体训练课堂进行规范管理,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使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最大限统一。首先,就需要定制度、立规矩,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应与学生一起明确从考勤、着装、纪律、课堂礼仪等方面的课堂制度要求,并在往后的教学活动中带头严格遵守执行;其次,讲规范、有激情,明确的教学要求、简洁的教学口令、文明的教学礼仪、规范的教学示范、激情的教学风格会使严肃、抽象、艰苦甚至枯燥的形体训练课在老师规范而激情氛围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再次,重鼓励、多启迪,在形体训练过程中,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表现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较大,老师应该更着眼于对学生进步的肯定和训练兴趣的引导。在即兴舞蹈练习当中,老师应尽量启迪、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形体训练课属于理论和实践同时并进的一门理论实践课,体能和心力消耗较大,而即兴舞蹈又需要更多的思想专注和感情投入。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当中就更需要严谨把控课堂节奏、规范课堂管理、注重教学礼仪、构建和谐关系,才能保证即兴舞蹈在形体艺术的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4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共享舞蹈艺术魅力

遵循教学规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即兴舞蹈的训练当中更应遵守。在学生刚接触即兴舞蹈开始之初,他们往往会没有动作、不敢表现和无所适从。那么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由浅入深,由静止造型到局部变化,再到整体流动,循序渐进地开导和投入地示范,逐渐带动学生习惯于根据命题要求或音乐旋律进行舞动。

在即兴舞蹈教学当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不自信、羞于表现的心理问题。老师除了投入地动作示范之外,还应对一些直观的肢体语汇进行剖析和讲解。如仰望远方的向往;低头沉思或凝视;握拳上举的愤怒;五指分开的张力等等,通过熟练塑造命题静态造型的训练之后,再进行逐渐变化。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在初始时很难如舞蹈专业学生那样地挥洒自如,但在专业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经过分层次递进练习之后,学生会慢慢克服肢体语言随性表达的心理负担,逐渐融入到音乐情绪当中,慢慢会体验到即兴舞蹈因多变性和自如性所带来的美妙感觉。在学生基本能跟随音乐旋律自行舞蹈之后,老师再来强调眼神、表情、体态、延伸、线路等等规范的形体训练要求,学生便更容易理解枯燥而单一练习与审美造型和美妙舞姿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形体训练当中。让学生从怕舞蹈到爱舞蹈,再到能舞蹈和会舞蹈,充分享受到舞蹈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聂跃军(1974―),男,云南香格里拉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学及艺术理论研究。

上一篇: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音乐心理与音乐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