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研究

时间:2022-10-13 07:02:42

机电安装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机电设备技术安装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多系统的复杂生产过程, 它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本着安全、优质、美观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规章, 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灵活变通, 确保机电设备施工的质量与美观, 并尽可能的减小机电设备的噪音和震动。

关键词:机电设备 安装施工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大的概念,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最终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

一、安装施工的遵循原则

1、 按要求选设施

经有关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共同研究商定,以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双保证为设备和设施选定取向,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2、 预定计划、总体布置、主次分明

经多方面考虑、技术论证,科学、有序地计划安排每项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顺序,不可随意改动,影响工程进度的连续性。开工前,需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设备的安装做出充分准备,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如先确定电源、动力源,再配备井架、提升绞车等,只有这样按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有序、合理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

3、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施工

严格按设备安装的设计技术要求施工,尽量减少时间浪费和材料耗损;对没有特定要求的,按常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以及规范进行安装施工,不可因赶施工进度而颠倒工序。如:井架安装,按常规作业方法和工作顺序,在基层组装完成后,利用测绘仪器进行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1、螺栓联接问题

螺栓、螺母联接是机电设备最基本装配,其用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联接,安装时需考虑设备的机械效应,更要注意其电热效应。

(1)螺栓、螺母联接时,压接不紧、联接过松都会使部件间的装配松动,增大接触电阻,造成通电时发热、接触面氧化、电阻增大的恶性循环,甚至在严重过热时,会烧熔联接处,引发接地短路、断开等事故;对于那些一次设备和母线,其联接线的并沟线夹、设备线夹、T 型线夹和接线相等也都可能受其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事故。

(2)螺栓、螺母联接过紧,容易使长期在机械力和电磁力作用下的螺栓产生金属疲劳,出现剪切或螺牙滑丝。

2、电气设备问题

(1)隔离开关安装时操作不当或动、静触头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会导致接触面电热氧化,增大接触电阻,灼伤、烧蚀触头,引起事故。

(2)断路器弧触指与触头的装配不正确,接触压力、插入行程、分合闸速度及同期性达不到要求时,将使触头过热、延长熄弧时间,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甚至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3)安装检修不慎,会使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开路,产生高强的过电压,对设备安全和人身造成威胁。

(4)在装配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时的装配错误,装配时不慎掉入的杂物卡住机构等问题,也将引发不同程度的事故。

(5)主变压器的主变吊芯及高压管等安装时,不慎掉入如螺帽与钥匙之类的杂物、器身及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在安装中损坏等,都会降低主变压器绝缘强度,导致局部绝缘被击穿或破坏,造成恶性事故。

3、超电流问题

(1)泵内有异物、泵内轴承损坏、泵的转子与壳体相摩擦等会引起超电流。

(2)电机的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及电源缺相等也会引发超电流。

(3)工艺操作中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现象,使所送介质超过泵设计能力,导致超电流。

4、振动的问题

(1)泵的问题,多见泵内轴承间隙大、转子不平衡、转子和定子相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其工艺操作参数与泵的额定参数偏离太多,就会引起泵的运行不平稳。

(2)电机的问题,常见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等。

三、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1、编制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

为合理、有序地组织好多个工种的施工作业,必须做好全面的布局计划,施工程序需按常规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先高后低;施工作业过程中,按施工作业要求和先后顺序安排阶梯式流水作业;各工种及各专业需按布局要求在指定标高位置上进行各自的设备安装。最好是根据这些程序和要求编制出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并进行合理化的探讨确定,按其所示进行施工,以求有备无患、事半功倍。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熟悉了解,如发现图纸中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提出或商讨处理意见,并随之及时调整准备工作的安排;对工程涉及的资料表格、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核查确认,以便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向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总体工程的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人员流动大的特性,按照工程进度情况分段进行交底。

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已会审的电气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以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中有问题,需及时提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但不可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坚持执行并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需有旁站监理;严格推行实施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工艺标准、规范、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注意在平时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隐蔽签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以防监督流于形式;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

4、通电调试

机电设备在出厂时无法完成总装及负荷试验,即便是使用过的设备,也难免因拆卸、搬运或再次安装而改变原始安装状态,因此,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必须尽快进行调试。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装设备在安装后需要进行调试,所有新增、自制、更新、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都必须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调试。且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合理性、完整性、安全性及渗漏痕迹等,以保证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主要调试其工作质量、可靠性能、操作性能与经济性能等。还需在施工现场对其空负荷及负荷进行试验考核,以正确检验并保证其性能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条件要求。

5、验收过程

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再进行一次自评、自查,之后再向项目监理部门提交竣工报告及竣工验收报验单。经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并按照督促意见,对检查出的施工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后,经项目监理部对竣工资料及工程实体再次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最后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

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并认真进行设备运行时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初期振动并加以消除,可减少故障的发生,降低维护费用,实现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泽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07):36―53

[2] 莫伸杰.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9):47―55

[3] 张树海.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铁道建筑技术. 2000(02):75―68

[4] 张欲晖,俞楠,唐凯宇,林海.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10(31):53―37

上一篇: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高真空击密法加固技术在吹填土地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