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滋暗长 润物无声

时间:2022-10-13 05:48:51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关键词:生活;平等;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45-01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教育一方面是系统的语言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蕴含在游戏和户外活动中,伺机而入,有的放矢,不失时机的进行口语渗透。由此可见,口语表达的习惯、动机和路径,得从小抓起。潜滋暗长,润物无声,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幼儿想说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自主的创造情境,把幼儿带到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他们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交际实际情境,形成良好气氛,在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动机后无拘无束地参与。

如在教《“说”道歉》一课时,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把第一排一位小朋友的书碰掉在地上。老师没有帮同学把书捡起来,准备继续上课。此时,一位同学举手了说:“老师,你把他的书给碰掉了。”“是呀!那老师应该怎么做呢?”此时,已经创设了一个道歉的情景,再加上小学生好胜的心理,能帮老师、告诉老师怎样做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孩子们在这样的情景中畅所欲言。

又如,在教《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一课时,由于课堂的需要,我先请孩子走进生活,通过电视、网格或去亲友家去看一看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记住它们的样子、颜色;去问一问它们爱吃什么、生活习性以及你想知道的一些情况,一些温顺的动物还可以摸一摸。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课上,先放了一段有关动物的影片,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可喜欢影片中那只可爱的兔子啦!你喜欢吗?”此时把生活情景再现课堂,引导学生再现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动物,它长得什么样?引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看来只有调动幼儿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幼儿在口语交际中畅所欲言。

二、让平等走进课堂,让幼儿敢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小朋友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勇气,并且因为区域特点,一些幼儿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最关键的是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教师还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小朋友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其次是要处理好幼儿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所以要鼓励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幼儿的心灵,所以平等、轻松的环境从使他们自然敢说。

三、让活动走进课堂,让孩子会说

“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远而口不逮。”在课堂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两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现自己,但一旦真正让他们说了,又往往会语无伦次,言不达意。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况,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

1、演一演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表演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有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章节,学生学起来也趣味盎然。这时,创造机会让幼儿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不是更有意思吗?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调动他们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便有了说得具体、真实、有趣的效果。如教学《指路》时,我创设了“问路”情景。有的扮演“小朋友”,有的扮演“问路人”,进行交际表演。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怎样文明问路,丰富了生活经验,为他们“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在一些有趣的童话教学中,课前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给孩子戴上可爱的头饰,兴致勃勃地表演生动的故事,口语交际地训练也在不知不觉地进行,如此以往,幼儿们兴致很高,而且不觉得疲倦。

2、想一想

在语言教学中,时常利用一些有启发性的小故事,让他们想象的空间得以拓展,并尝试成为其中的某一角色,想象说话,借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我引用《春笋》一文进行师生互动时,“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我让学生学做春雷,说:“小春雷们,你们是怎样唤醒春笋娃娃的?你们怎么说怎么做呢?”有一个幼儿说:“轰隆隆,笋娃娃,快醒来吧!”一边说一边还带着动作,其他同学都被感染了,不自觉地伸了伸腰。当春笋们钻出地面后,我又让孩子们做小春笋,说:“你们这些小春笋终于钻出地面了,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有的说:“我看见了红红的太阳,心里很高兴。”有的说:“我看见了五颜六色的花,多美呀!”还有的学生说:“我看见了好多美的景色,心里舒服极了!”……在这些童言童语中,不难发现他们进行了角色换位,体验了春雷和小春笋的心情,想象了它们的语言和动作。

3、聊一聊

在教《买文具》前,布置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参观文具,引导他们观察别人买文具以及自己买文具的过程。可用聊天的形式问同学们:“我们去买文具的时候先要干什么,然后怎么样呢?”由于都认真观察过,亲身体验过而情绪高涨,同学们自然能兴致勃勃地说开了。

因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每一个幼儿的口语表过水平、能力和方式也各有区别,所以语言课上在“说”的过程中更应因材施教,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牢牢抓住予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尝到“说”的甜头,让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敢说、想说、会说,培养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能说会道”者。

上一篇:名著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