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01 08:46:50

探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思想启蒙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将开放性阅读模式引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阅读的积极性,拓宽他们的阅读面,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许多新的知识,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具体特点,从而以合理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84-01

开放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采用的多样化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的教学不仅要求阅读方法的创新与多样,还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具体特点和实施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一、兴趣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小学课本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色彩斑斓、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趣味性感强,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选取适量的素材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阅读,并逐步形成阅读意识,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设置阅读,重视导读。教师要构建一个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导读活动平台,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结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教师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阅读方式:多读、勤思考,摘录、写体会,查找、解疑惑,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读书的意义与乐趣。这样教师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了多种阅读方式,并结合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生需要145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导读”就是为了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

2、教活内容,强化议读。教师的精心设疑,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和研读阅读内容。在预习、教读和作业中均可提出问题,然后集中整理归纳这些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学生争辩解疑。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书的收获、体会等。这样通过议读,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文章美,从文本所描绘的生动画面中产生情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阅读效果明显提高。

3、拓展阅读,适量趣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遨游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读书时间,开展更多的读书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其积累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开放性阅读一旦深入人心,学生的阅读愿望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将会更积极主动地遨游在浩瀚的书籍海洋里,遨游于广阔的阅读天地间,去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去欣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享受浓浓的书海墨香。

二、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

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熊猫幼仔和大熊猫的可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熏陶。课前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增加阅读量,知道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温雅个性,憨态可掬,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因为美丽的祖国而可爱,祖国有可爱的大熊猫而美丽,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倡导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可以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每一偏课文都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用心去学感悟、内化课文内容,放胆让学生去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能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中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积极开展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

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实现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空间的拓展,充分利用网络、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资源,丰富阅读材料。此外,在教学活动的 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他们进行图书阅读的自由选择,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理和总结,让学生在归纳和回顾中提高赏析和感受文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开放性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活力,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和创新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名著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