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被生活套牢的方式

时间:2022-10-13 05:44:34

18种被生活套牢的方式

No.1:我被LOM0套牢了张千里&唐晓敏:生活需要出其不意

套车症状:举办名为“37度2”的LOMO展览及婚礼派对,用LOMO照片记录下相爱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LOMO是什么?

LOMO是一款起源于前苏联的间谍相机,无需摄影技巧便能拍出色彩艳丽,效果特殊的照片。LOMO族是什么?LOMO族是一群为LOMO疯狂的人,用LOMO记录下身边的世界与自己的心情。无关专业,无所谓技术,只要喜欢。

仿佛是在突然之间,这款曾被人久久遗忘的相机,突然又成了新新人类的宠儿,为无数摄影爱好者或者时尚弄潮儿所注目,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LOMO族们有自己的BBS,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发烧友圈子,甚至聚在一起举办LOMO摄影展。他们无论去哪儿,都不忘带上自己的LOMO相机,用它随时捕捉生活里的影像记忆。

LOMO族说,爱上LOMO,如同爱上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LOMO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它总能带给你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很多高端的相机在技术上已经做到了极致,反而让你觉得有很多因素太容易被控制,缺乏令人惊喜的期待感。而LOMO不同。它简单,不用考虑太多方式,你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甚至不能够预料到将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聊到为什么爱上LOMO,早已在各色高档相机中浸润了好多年的张千里这么解释道。

要的,就是那份不可预知,却又充满期待的感觉。张千里手里的这台LOMO,因为用的时间长了,有点漏光,不打算去修,因为这样一来,拍出来的效果将会更加奇妙,不可预知。

“我还故意选择过期很久的胶卷去拍,出来的效果就更好玩了。”

玩LOMO,玩的就是这份游戏般轻松自如的心情。

2005年2月14日,张千里和唐晓敏的LOMO婚礼派对在上海顶层画廊举行。巨大的展厅里,贴满了他们这一年来用LOMO相机记录下的爱情瞬间。派对取名为“37度2”,略高于体温的温度,就如同这段青梅竹马的爱情,未必有多么跌宕的情节,却足够温暖,有无数被镜头记录下的瞬间可以常留在心。

时光回溯到许多年前。他7岁,她5岁,是弄堂里唯一一对年纪相当的玩伴。然后,搬家,离开,难得联络。再然后,他去杭州读大学,她依然停留上海,彼此慢慢淡忘。

“隔了十多年再见,那种感觉很难形容。你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童年伙伴,心里明白,他代表着那一段最纯真的岁月,可是,你对他却又不怎么有印象了,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回忆起几年前重逢时的场景,唐晓敏如此形容。

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重新尝试认识对方。从最开始的无话可讲,到后来一起听摇滚、玩摄影,成为恋人,再阴差阳错进入同一间公司成为同事。彼此的生活巧合般画下一道圆满的轨迹,从起点到终点,仿佛重合,却已经经历良多。就如同他们两个人都钟爱的玩LOMO的感觉:你不曾刻意调度,只是随心情捕捉感觉,却能得到超乎意料的美丽结果。

生活,还有爱情,本来也就是这样:本质简单,无需太多计算,顺其发展,享受过程便好。而在这其中,你曾付出的,总有回报。

LOMO影展婚礼派对那天,幸福并不仅仅属于两个人。有羞涩的男生当场向暗恋已久的女生表白心意,也有无意中撞进展厅的情侣,同所有人一起成为一段爱情的见证人。那天是情人节,外面下着大雨,没有什么太刻意的派对游戏安排,一百多个彼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却在同一个屋檐下玩得高兴非常,不亦乐乎。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LOMO和它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你们会选择哪个词呢?我问。

百无禁忌。他们俩毫不犹豫地回答。

因为,你只需认真感受,它便会给你提供更多的可能。无论是LOMO,还是生活。

No.2:我被娱乐套牢了朱桢:用工作的心态来娱乐

朱桢:电视节目主持人

套牢症状:同时主持多档娱乐节目,其中包括《欢乐总动员》、《东方新人》、《天地英雄榜》等。

荧屏下初见朱桢,有一些惊诧于他的安静。“我在网上看过不少对我的市评论,有不少人都觉得我是个很闹,很十三点的人,其实那只是工作状态中的我”,他一脸郑重地解释,“私下里我是个比较沉默的人,工作的时候说话太多,生活中就像沉淀一下。”

也难怪会有这样的误解。2005年,加上新接手的《欢乐总动员》和《勇者总动员》,朱桢的工作日程表里,4档娱乐节目,加上2档情景剧,再加上各种不固定的演出,排得水泄不能。无论何时打开电视机频道,总能看见他稍大力四射地在荧屏上蹦蹦跳跳。每周为了录节目,北京上海连轴转,以至于亲得了个外号,叫叫“劲量小子”。

“我最忙的那一天,从中午12点到半夜2点在北京录节目,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赶往机场,中年回到上海,直接去上视台里录《东方新人》,下午5点左右再赶去《老娘舅》情景剧的拍摄现场,等半夜?2点这边拍摄结束,再赶到东视,去做张韶涵的专防。”这边话音未落,那边手机又响,三言两语之间,下一周的工作日程又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过和朋友在一起,我是个‘朋来疯’”,他想想,又加上一句。“只要有冷场,我就会条件反射地跳出来一讲笑话,让气氛热闹起来。”

“这算不算是一种职业病?”我问。

“确切地说,应该算是种职业优势吧。”他笑得有些狡猾。

“做这行其实在承受很多东西,每天过得很赶,压力压得人私人空间越来越小。站在台上的时候,心跳还是会很快。无论准备得多好,都会担心现场不小心说错话。”在这行浸润这些年,他已经学会随时因为工作而进入“表演者”的角色。赶往演出现场的路上,会自动想象面前人山人海的景象,在车里大声喊两句。“因为一到现场,你就必须马上进入状态。”

辛苦,然而,绝不埋怨。“每个行业都要辛苦付出,我很幸运,在这个行业里,你的成就更容易被人注意到。所以我很享受这种生活节奏带来的疲惫感,因为你会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今年春节,朱桢给自己放了7天的长假,一个人去了沈阳。没有工作,没有通告,每天睡到自然醒。在人潮拥挤的超市里购物,在服饰市场里和摊主们侃价,“没有人认识你,看着你”。而在上海,这是不可能的。“平时,我每天都会接到30个以上骚扰电话,其中最早的是早晨4点,最晚的在半夜2点”,他耸耸肩,表情无奈,“许多人打这样的电话仅仅只是出于好奇,他们只想问一句,你真的是朱桢啊。”然后,下一秒,他已忘记烦恼,开始兴高采烈地跟我分析,如何通过语气从第一句便将这样的电话打回原形。

他是心甘情愿地,被娱乐套牢。

No.3:被花样男套牢

女人的生命里,总有那样几次刻骨铭心的迷恋。这样的迷恋,无关爱情,无关距离,无关年龄。享受的,只是看见一个人的脸,然后心跳漏一拍的感觉,哪怕那个被迷恋的人他其实远在天边。

套车症状:对某个与你根本就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NO.4:被相亲套牢:

时髦的说法,可以是“8分钟约会”,也可以是“艺术约会”,还可以是“单身派对”……然而,名字再花哨,它们终究还是要被归结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相亲!

套车症状:你相了很多次亲,对方却纷纷成了你的朋友、客户,甚至铁哥们。

No.5:被韩剧套牢

曾经清秀的木村成了孩子他爸,幸好我们还有一大拨韩国帅哥来填补空档,虽然女主角们总是长得很像,但是王子与公主的感人爱情总是让我们眼泪流得稀里哗啦。

套牢症状:周末花销大大节省,你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视机前看韩剧,连出去玩的开销也省了――谁让韩剧都那么长呢?

No.6:被细节套牢

他们热爱硬件指数,热衷于比较每个厂牌之间微小的不同,直至最终成为一个细节狂。没错,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发烧友!

套车症状:他们的物理会突然之间学得很好,因为要精心计算音响的摆放角度达到最完美的视听效果。

No.7:被限量版套牢

限量版的手袋、限量版的时装、限量版的珠宝……这是一个限量版的时代,我们希望以此在这个大规模工业流水线复制生产的年代寻找到自己特殊的身份与归属感。

套车症状:见到任何据说是限量版的东西,都会有想要买下来的欲望。

No.8:被城市套牢

被工业文明熏陶出来的人,身在城市中时,要日日抱怨生活机械化如流水线。但一旦离开这种被高科技服侍得妥妥帖帖的单调生活,却更要觉得无味。

套车症状:对酒吧、派对、血拼甘之如饴,无法离开电话、电脑、手机、出租车等一系列城市附属品。

No.9:被GOOgle

你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到任何东西。我们在享受Google便利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保存隐私的权力。生活它就是这样:在某个地方挥霍了,在另一个地方它就透支了。

套牢症状:不把网页首页设置成Google就无法工作。

No.10:被宠物套牢

你常常听她充满爱意地念叨“我家女儿”或“我家儿子”怎样怎样,但实际上,你知道她是连男友都没有的单身女郎!

套车症状:认为“养狗比养男人好的N条理由”说得一点儿都没错。

No.11:被车套牢

城市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贵,不过我总算还买得起一辆车吧?据说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住在郊区,工作在闹市街区,每天开车进城上下班――你看,一不小心,咱也成了中产阶级了!

套牢症状:是车迷俱乐部的成员,大家一到休息日就一起浩浩荡荡地开车兜风。

NO.12:被动漫套牢

据说动画制作已经成了人才最匮乏也最赚钱的职业主一,而在上海,甚至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动漫频道。动漫,已经成了我们集体回忆童年的一场游戏。

套车症状:经常会唠叨一些你完全听不懂的名词,比如Cosplay(动漫角色扮演),或者声优(为动漫角色配音的人)等等。

NO.13:被玩偶套牢

芭比、Snoopy……它们是玩偶,它们也是时尚明星,甚至连麦当娜出席派对时,手袋上也俨然印着HelloKitty。

套牢症状:可以为了赠送的Snoopy玩具,逼迫自己的男朋友一连几个月都吃麦当劳的儿童套餐。

NO.14:被短信套牢

当你敲出一条短消息时,他可能回复,可能杳无音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你们看不见彼此的表情,万年不变的手机屏幕隔离了原本可能存在的拒绝、犹豫和伤害。在这个人与人关系日渐疏离的世界,有的时候,手指运动敲出的字符比距离感十足的声音存在得更加理直气壮。

套牢症状:早就锻炼出不看手机键盘就能运指如飞敲出短消息的高深功力。

NO.15:被博客套牢

当年的“木子美现象”未曾对所谓“性解放运动”有太大推动,反倒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来了场博客普及运动。有人说,博客的存在满足了我们偷窥或被偷窥的需要。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关于寻找和发现的游戏:在博客里,我们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每个博客里,都有一座秘密城堡,那里隐藏着我们最初的真实一面,无论是善,还是恶。

套车症状:有自己的博客网页,网页旁边还挂着一大串博客链接。

NO.16:被星座套牢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每天打开办公室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各大门户网站的相关页面,把当天的星座运程浏览一遍?

套车症状:与新朋友攀谈时,总是不忘问一句,你是哪个星座的?

No.17:被自助游套牢

在这个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我们开始学会每天拼命工作,然后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休假,履行一次梦想已久的旅行计划。因为平日里的忙,那一刻的悠闲便显得弥足珍贵。旅行,是为了在一个陌生的空间里,给自己一次发现内心与自我的机会。

套牢症状:有一个“自助游驴友”的圈子,大家平时工作没什么交集,一到假期,便呼朋唤友旅行去!

No.18我被时尚套牢了庄晓璐:细节决定胜负

庄晓璐:平面设计师

套牢症状:为报纸和杂志撰写时尚专栏,著有两本时尚DIY手册对收集时尚包袋情有独钟。

最近,晓璐出了一本新书《时尚DIY》,把自己的扮靓心得跟所有爱美的女孩子一同分享。她不是专业却是专业的逛街狂和购物狂。“一直觉得细节决定胜负,如果整套衣服都漂亮得体,但包包不合适,对着镜子看自己会很别扭。反而有时衣服只是简单的基本款,却会因为醒目的包袋而添彩。”

包包里,晓璐最喜欢的有两个。一个是妈妈3年前从日本买回来送给她做毕业礼物的LV的公文包,还有一个是JanSport的网眼镂空双肩背包。那款LV公文包虽然有些过于成熟,不过因为是限量版的,所以晓璐在打扮中性一点或者去正式场合的时候,那个包拎出去还是很能让人眼睛一亮的。而且它和《东京爱情故事》里赤名莉香最后一场戏里拎的包包实在很像,所以是“东爱迷”的晓璐当然对它爱不释手了。而那款JanSpOrt的网眼镂空双肩背包,不仅个大,能装很多东西,而且因为是黑色,所以到哪儿都能随便一扔,也不显脏。

“那有没有买过让你觉得最有收藏价值的包呢?”我问。

“当然!我去年买的一个Levi's红底花色大包,可是Levi's两百年的纪念版!”

那款包以前晓璐也只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直很喜欢,也托人去香港觅过,都没有。一次在澳洲的黄金海岸旅游时,晓璐发现有家日本人开的Levi's专卖店,卖得都是外面很少看到的款式,原来店主是个收藏各类限量版Levi's的爱好者。于是晓璐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个一两年前就很垂涎的包包。“所以我总说买东西也要看缘分的! ”

注重细节的晓璐,在购物和搭配中马不停蹄地寻找着自己的时尚快乐,也希望把这份快乐带给更多的从在杂志报刊上开设专栏,介绍服装饰品的搭配,一直到出版《穿行四月的公主街》和《时尚DIY》两本时尚手册,晓璐觉得被时尚套牢的感觉,很好。

上一篇:婚纱照,美丽背后的猫腻 下一篇:踏上世界奇异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