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上的名人诗词秀

时间:2022-10-13 05:39:52

庐山上的名人诗词秀

中外闻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突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盛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素有“五岳之外,首推庐山”之说。

相传殷周时期有匡姓兄弟七人隐居在庐山之中,后得道成仙,故有匡山、庐山之称。加上历代文化名人来此寻幽探奇留下的几千首壮丽诗篇,使庐山不仅以风光秀丽著称,更以灿烂的文化名扬天下。

想感受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的魅力,就要去桃花源景区,这里以田园山色见长,且历史涵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有楚人村、康王谷、恩桃庵、陆羽亭等遗址;有谷帘泉、汉阳峰、乌龙潭、吕洞宾洞等胜景;有陶渊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家咏康王谷、谷帘泉的大量诗文和所留下的摩崖石刻。置身于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欣赏摩崖石刻的书法艺术,是何等舒心自在!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的庐山三叠泉,瀑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大气磅礴,但却以“奇秀”闻名于世。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从五老峰、大月山峰汇集而来的泉水,在山上折成三叠,飞流直下,宛如一幅水帘悬挂在空中。

来到庐山,可游览五大丛林之一秀峰。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的说法。山路上的绿色植物丰富,山风凉爽袭人,很是惬意。这里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等等。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历代文人墨客的丹青墨迹。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名僧慧远就在《庐山略记》中说:“百余仞中,云气映天,触石吐云,倏忽而集。”陶渊明、谢灵运、宗炳、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宋人李纲留有“云舒雾卷互明灭,倏忽变态无停留”的诗句。清代诗人张维屏还专门写了一篇《天池观云记》,讲庐山之云“白如雪,软如绵,光如银,阔如海,薄如絮,厚如毡,动如烟,静如练。”

在众多的庐山诗作中,当首推唐代大诗人李白,他有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把瀑布那龙虎声威、似玉如银、一泻千里的景色写得神采飞动,成为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

宋代大诗人苏轼也给我们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章,那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庐山的雄伟险峻、突兀峥嵘、参差错落描绘得淋漓尽致。

1959年7月,登上庐山,即兴吟成了《七律·登庐山》这首诗,成为又一篇雄奇宏阔与日月共存的诗篇:“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首诗将高瞻远瞩大气磅礴的精神气质和时代历史形貌融为一体,更具强大的艺术概括力和审美内涵。

炎炎夏日登庐山,飞流直下观名瀑,身居此山赏云雾,英雄怀古读诗词,一身暑气卓然而消,匡庐美景尽收眼底。

上一篇:第二十二讲 家庭用药基础知识(十三) 下一篇:那些与诗为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