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2-10-13 05:09:36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

林业产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目前,绿春县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林木种植业、经济林业、种苗、花卉培育业、木竹采运业、木竹加工业、木竹藤家具制造业、林化产品加工业、非木质林产品采集与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产业门类,正在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一条广阔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林业正经历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林业产业的高度发展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林业产业的支持,林业就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把握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为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制定了本规划。同时,在本规划的框架下,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绿春县林产化工、经济林、林木种苗和花卉、竹产业、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等详细专项规划,以期形成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指导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规划范围:绿春县县域全境,包括全县辖8乡1镇,81个村委会,6个社区,735个村民小组,769个自然村。

规划时限:1~2015年

1.2规划目标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哈尼家园,生态绿春”为目标,着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在巩固现有重点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覆盖率由60.1%增加到62%。

,绿春县生产总值(现价)7.8177亿元,林业生产总值1.0942亿元,占全民生产总值的14%,以平均9%的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绿春县林产业总产值实现1.1650亿元以上,将占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以上,把林产业建成强势产业。

1.3建设规模与布局

⑴、本油料产业发展17.5万亩。即核桃每年发展1.5万亩,5年共发展7.5万亩;油茶每年发展2万亩,5年共发展10万亩。

⑵、结合低产林改造,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10万亩。主要树种以桉树、杉木为主,适当发展旱冬瓜、西南桦,每年按2万亩推进。

⑶、大力发展各类省级特色经济林5万亩。其中:草果2.5万亩,石斛0.5万亩,紫胶寄主树2万亩。

⑷、加大封山育林进程,规划封育面积10万亩。

⑸、实施好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规划发展荒山造林5万亩,成果巩固5万亩,补植补造5万亩,技能培训1万人,新建沼气池2500口。

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森林防火体系,规划建造村级防火了解台40座,森林防火通道50公里。

⑺、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建立5个乡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点。

⑻、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林业推广站的建设。

⑼、林产品加工体系建设。茶叶中型精深加工厂一座;八角中型加工厂一座;橡胶中型粗加工厂一座;紫胶加工厂一座;木材加工厂一座;竹木器小型精加工厂一座。

1.4项目总投资

绿春县“十二五”期间林业事业发展总投入46648万元。

⑴新建林业产业项目基地规划投资43243万元。其中,云南核桃基地投资预算3502.5万元,油茶基地投资预算6240万元,桉树基地投资预算2494.5万元,杉木基地投资预算2738万元,紫胶基地投资预算835.5万元,石斛基地投资预算26258万元,草果基地投资预算1174.5万元,

⑵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投资1925万元(含封山育林)。其中,荒山造林投入500万元,成果巩固投入600万元,补植补造投入250万元,技能培训投入200万元,新建沼气池投入375万元。

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1280万元。其中,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50万元,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投入50万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投入180万元。

⑷林产业加工投资200万元。

1.5项目效益

预计建设目标实现后,绿春县林业种植业年产值将新增19.192亿元。经济效益明显,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制:

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⑵、《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⑶、《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7月

⑷、《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们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红发〔〕7号)

⑸、《红河州“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红河州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红河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9月

⑺、《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1月

⑻、《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

⑼、《造林调查规划设计规程》

⑽、云南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62-

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

⑿、《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森林资源二类

调查报告》12月⒀、《绿春县志》10月

第三章绿春县的基本情况

3.1行政隶属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十分接近北回归线。东、北分别与本州元阳、金平及红河县接壤,西北倚思茅市墨江县,西南隔李仙江与普洱市江城县相望,东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绿春县隶属云南省红河州,全县辖8乡1镇,81个村委会,6个社区,735个村民小组,769个自然村。

3.2历史沿革

从西汉至唐初,先后隶属益州郡,牂牁郡、兴古郡、梁水郡、濮部、和蛮部;唐代南诏时期分属通海都督和蛮部和银生节度威远睑;宋代大理国时期分属秀山郡和威楚府;元代分属元江路、和泥路;明代大都分属元江土知府,钮兀御夷长官和临安府的纳楼、瓦渣、溪处土司及者米掌寨;民国时分属元江、墨江、石屏、建水及金平等县;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4年,分属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等县。1955年4月,设立六村办事处(临时县级机构),驻治于大兴镇。195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六村办事处所辖区域设绿春县。

绿春县原名“六村”,其含义指县城周边有六个哈尼族村寨,现县名是1958年建县时敬爱的总理依据县境内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特点亲自确定的。绿春县情可以用“边、山、少、穷、战”五个字来概括。即“边”:区位相对偏僻边远,建县时由元阳、金平、红河、墨江等县的相邻地带划归组成;“山”:全县国土面积3096km2,全是山区,无一块足一平方公里的平地。县境内最高海拔2637m,最低海拔320m。年均气温16.6℃,年均降雨量2400㎜;“少”:全县21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98.2%,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8.2%,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世居民族有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穷”: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重点扶持县,按国务院确定的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1198元),全县尚有贫困人口14.1253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战”:中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处于战争前沿,全县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同时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是战区恢复建设县。

3.3自然概况

3.3.1地理位置

地处云南省南部边境,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位于东经101°48′~102°39′,北纬22°33′~23°08′。东临元阳、金平两县,南与越南毗邻,西南与江城县接壤,北与红河县相连,西北椅墨江县,西南隔李仙江与江城县相望,东南与越南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国境线长153㎞。县境东西最大横距37.5㎞,南北最大纵距60㎞,总面积3096km2,距省会昆明456㎞,距自治州首府蒙自220㎞,距河口边境口岸312㎞,距金水河边境口岸132km,省道s214公路穿越县城。部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雄居县境中部,神奇秀丽,常年山雾弥漫,云蔚霞起,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3.3.2地质地貌

绿春县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山脉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是云南省典型的山区县。除深切的“v”行谷,悬崖绝壁、瀑布、活冲沟等年幼期地形景观外,最主要的是沿线各分水岭和主要河流两岸广泛发育的古夷平面和台地,故河流深切,沟壑纵横,峰恋叠嶂,支离破碎为主要的地貌特征。坡面长,坡度大,山地坡度大部分在25°以上,按坡度级别分为:(平坡5~10°)面积占0.2%;缓坡(11~15°)面积占0.9%;斜坡(16~25°)面积占24.7%;陡坡(26~35°)面积占55.9%;险坡(46°以上)面积占18.3%。因阵雨强度大(年均2400㎜),冲刷力强(地表径流78.4%),岩石主要为板岩、页岩、砾岩还有少量石灰石,成土母质为坡积母质、残积母质、冲刷母质三大类。

3.3.3河流水系

县境内均属于红河水系,可分为7条河流小区,主要河流有李仙江、小黑江、牛孔河、腾条河及其支流,大部分河流注入李仙江后直接流出国境,河流落差大,一般在0.5~5%,上游更为陡峭,水流湍急,弯曲、洪枯季变动幅度大,干旱季除李仙江外,皆可步行。雨季河水暴涨暴落,严重冲刷两岸农田,水土流失非常突出,危害极大。雨季(5月至翌年10月)径流量占年径量的80.5%。这些河流均为常年河,流向不一,洪枯变幅大,落差也大,径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1%。

3.3.4气候

绿春县由于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立体气候类型,最高海拔(黄连山主峰)2637m,最低海拔(小黑江与李仙江交汇处)320.2m,相对高差2316.8m.气候属于云南省西部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型,是云南省典型的湿热区之一。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境从低到高包含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6种气候类型。县城海拔1640m,年平均气温16.9℃,最高年平均气温17.8℃,最低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月均温20.1℃(6月份),极端最高温为31.4℃。最低月均温11.3℃(12月份),极端最低温为-1.2℃。气温一般由4月份上升到18℃以上,9月份逐渐下降到18℃以下。年均日照数为2089.9小时,日照率为4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6~12月湿度大,均为80%以上,1~5月湿度较小,一般在80㎜以下。县境属云南省四个多雨区之一的滇南多雨区。年平均降雨量2400㎜,年降雨日数153~215天,每年11月至来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以6~8月雨日最集中,月平均在24至29天,占年总降雨日数的40%至47%。连续降雨日数最长60天,连续降雨量最多为765.6㎜。全年无霜期340天。

3.3.5土壤

根据绿春县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境内有砖红壤、赤红壤、黄壤、黄棕壤等七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个土属、二十七个土种。全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土壤分布的规律是: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800~1100m之间为赤红壤;1100~1600m之间为红壤;1600~1900m之间为黄壤;1900m以上为黄棕壤。

3.4绿春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概况

3.4.1自然资源丰富

绿春县一带是云南省水热条件最优越的热区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67人,有海拔1000m以下的热区面积100多万亩。全县森林面积258万亩,林业用地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1%以上。二是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20万千瓦以上,现已引资50亿开发80万千瓦。县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李仙江、小黑江、勐曼河等。这些河流均为常年河,流向不一,洪枯变幅大,落差也大,径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1%。水能蕴藏量达167.69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很大。三是矿产资源,县境内有丰富的金、铜、砷、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属哀牢山成矿带,成矿条件较好。蕴藏着金、银、铜、铁、锰等10种金属矿和砷、煤、水晶石、花岗石等多种非金属矿。已初步探明的牛波金矿、龙土金矿和大马尖山铅砷矿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现正在清理、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四是生物资源,绿春县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典型的动植物基因库,有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有中国、越南、老挝三国自然保护区相连的被称为国际“绿海三角洲”的黄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7万亩。保护区良好的光热和水气资源,对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风光神奇秀丽,常年山雾弥漫,云蔚霞起,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大风丫口溶洞和神秘鸟会等迷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哈尼梯田景观,古朴、神奇的民风民俗都具有很大的旅游

观光开发潜力。有列为国家一、二、三类重点保护动物长臂猿、老虎、金丝猴、马鹿、绿孔雀等20多种珍稀动物。绿春县已知树种140余科960余种,有珍稀植物桫椤、东京龙脑香、多毛坡垒、绿春苏铁、长蕊木兰及近千种中草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是绿春县的最大财富。全县累计发展绿色产业100余万亩,人均突破5亩。3.4.2人文、旅游资源

3.4.2.1旅游资源

宋壁石林溶洞群

宋壁石林溶洞群落位于绿春县大水沟乡境内,在群山层峦之巅屹立的一块块大青石,似百年古木,万年青藤。有的尖峰破天,有的沟壑通洞府,当地人亦称为“石林”。山顶有一年一度的百鸟聚会,凡每年农历八月间夜晚,这一带秋雨朦朦,雾气腾腾,百鸟从四面八方飞聚山顶,一声声鸟鸣刺破长空,神秘莫测,令人称奇。

黄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

黄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中部,海拔2637m,属哀牢山南延支脉,与老挝丰沙里自然保护区相连,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绿色三角洲之一。山中景色优美,形如流云、声似雷鸣的瀑布及山水交映、茫茫林海、云雾缭绕的一幅幅迷人的景观令人留连忘返。

李仙江热带雨林

李仙江在绿春境内流程达96㎞,顺江而下,江水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水流湍急,两岸山水石林相映生辉,热带雨林尽收眼帘。随着戈兰滩、土卡河两座中级电站的建成,将形成湖光山色常青、波光涟漪的热带雨林游览库区景致,是欣赏江岸自然风光、江上激情漂流、航游出国之旅和享受异国风情的好地方。

3.4.2.2人文资源

绿春是哈尼族最集中的家园,是哈尼标准语音所在地,是哈尼原始宗教文化圣地,原生态的哈尼服饰、饮食、传统习俗保存良好,民风纯朴,可挖掘的文化旅游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原生态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潜力大。

3.5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700万元,同比增长12.3%,第一产业完成32440万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完成29035万元,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完成29225万元,同比增长14.7%;完成财政总收入11107万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81万元,同比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25556万元,同比增长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万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245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1866元,同比增长15.3%。

第四章绿春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绿春县总国土面积46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0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175万亩。根据12月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森林资料统计数据,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58万亩,灌木林地面积66万亩,人工未成林造林地0.46万亩,无林地17.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1%。

近几年来,绿春县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等契机,立足县情,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产业富县”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工作,并始终坚持把林业产业培植作为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切入点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来抓。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举全县之力,动千家万户,大规模培植林业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41%提高到现在的60.1%。初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截止,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5.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6.4万亩,封山育林累计完成56万亩。在人工造林面积中,橡胶36万亩,茶叶16万亩,八角14万亩,草果17万亩,紫胶3万亩,核桃2.5万亩,木姜子、胡椒、石斛、竹子等经济林12.8万亩,促进了“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

4.1.1经济林生产现状

4.1.1.1橡胶

橡胶是绿春县的一大重要产业,在绿春县种植、栽培的历吏悠久,从1958年开始引种到现在已有50年的历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突出生态调结构”的林业发展思路和“绿色产业富县”的目标指引下,全县上下结合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等契机,大力培植橡胶产业,使橡胶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底,全县累计发展橡胶产业面积达36.4万亩,其中:国有(红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橡胶面积11.1万亩,民营橡胶面积25.3万亩。橡胶投产面积4.8万亩,占总面积的13.2%,尚未投产面积31.6万亩,占总面积的86.8%。年产量1899.9万t,年产值17096.93万元。

4.1.1.2茶叶

回顾绿春茶叶发展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茶园到茶园的荒芜,已历经了几起几落,直到全州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绿春县召开后,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纳入“绿色产业富县”战略目标的重要产业项目,确定把茶叶产业加以培植,进行了规划,出台了政策,制定了措施,加大了投入,使绿春茶叶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末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茶叶产量达5000t,茶叶产值由的3000万元增加到的7500万元,增长67%,茶农人均增收625元;全县拥有各级各类茶叶技术人员50多人,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人员7000人,茶叶受益农户达1户,80000多人,分别占全县农户总数和总人口的37.2%、45.7%;全县现有茶叶初(精)制加工厂64个,拥有各类初(精)制加工机械224台,年生产总设备能力达10000t。

到产量4049.3t,年产值2024.65万元。同时,茶叶种植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突破,无性系良种种植大面积推广,玛玉茶、绿春绿茶、绿和茶、龙山春剑、蓝碧等茶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全国的茶叶博览会上屡次获奖。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茶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4.1.1.3八角、油茶

起,绿春县开始抓八角产业的发展,截止种植面积将达25万亩,并且部份八角已郁闭成效,可进行八角叶油的加工。

到年产量28

.6t,年产值17.16万元。经调查结果表明,绿春县曾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定植栽培过油茶,主要栽植树在海拔1200~1800m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村办茶厂周围,呈块状零星种植,地貌分布情况为中山地段。主要种植目的是提炼后的油作为揉茶机等茶叶加工设施、设备的剂,据有群众说,油茶在绿春县的单株产量特高(具体的单产和亩产都未测定过,所以数据不详),但由于当时种植面积少,没有形成规模,加之,加工等条件落后,油茶利用率特低,多年失管理粗放,导致自然死亡或人为更新,目前,境内油茶资源的分布稀少。

4.1.1.4竹产业

绿春县工业发展滞后,但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再加之各族群众有四旁种竹,编制农具自用和出售的习惯,同时生产的竹笋既可鲜食又能加工成笋干或腌制成品出售,只需进行简单培训即能以户为单位小作坊零散加工,然后化零为整进入市场。

采取“以竹代木”,大力发展竹材加工产业化的气候逐渐形成。竹类的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建筑、家具、人造板、造纸、编织等领域。其材质可塑性强,耐腐蚀、防蛀虫是目前替代木材绝好的首选材料之一。竹子成林后还有其他树种不可替代的防护作用,它不但每年可以收获竹笋创收外,还可以有计划地进行间伐获取竹材,同时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功能,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4.1.1.5其它林业产业

到底:草果产量年2391.1万t,产值6216.86万元;胡椒年产量220t,产值286万元;花椒年产量14.4万t,产值44.64万元。

4.1.2林产化工业

4.1.2.1紫胶

紫胶具有绝缘,防潮,防锈,防腐,防紫外线,粘合力强,易干,易溶于酒精,涂膜光滑,强性好,耐酸,可塑性强,固色好,化学性稳定,对人畜无毒性与制激性等优质性能。被称为胶中之“全能冠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都把紫胶列为战略物资。特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涂料工业、绝缘材料工业、粘合剂工业、油墨工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虫胶市场开始起死回生,供需矛盾突出。紫胶生产是绿春县的一大产业,早在30多年前绿春县创办了虫胶厂,加工能力初具规模,由于原胶供应不足,加工作业不能终年生产,经济效益上不去而难以形成绿春县的支柱产业,要使工厂能正常发展,原胶的长期稳定供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山区群众具有丰富的放养和管理经验,为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为培育原胶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绿春县1975年开始经营紫胶生产至今,己有49年历史,曾几何时,紫胶生产历史辉煌,有紫胶场7个,经营面积2万余亩,培养了多树种,即:鸡树果、马榔树、秧青、牛肋巴等天然紫胶寄主树,但是80年代,由于紫胶价格的下幅度波动,香茅油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紫胶寄主林受到破坏并改造成香茅草地,紫胶寄主林经营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紫胶场解体。到紫胶市场价格回升,加上政府的引导,紫胶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截止,在保护天然紫胶寄主林的同时,已发展紫胶寄主树人工造林3.2万亩,部分已投产,生产紫胶320t。现林木长势喜人,起逐年增加投产面积。

4.2林业加工企业现状

4.2.1绿春县红冉橡胶有限公司

红冉橡胶有限公司下辖三个橡胶林场,即大黑山胶场、坝溜胶场、龙塘胶场,属于私营企业,主要进行橡胶生产和加工,公司经营面积121062.9亩,橡胶实种总面积94527亩,其中投产面积24095亩。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05人。公司有2个日产干胶分别为40t和16t的橡胶加工厂,总设计产能20160t,实际产量320t,资产总额13868万元,资产负债率62%,营业收入57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90%,当年利税负1249万元,利税增长率负201%。

4.2.2绿春县紫胶加工厂

绿春县虫胶厂厂址在城区,私有企业,主要加工紫胶,全厂现有20名工人,设计产能200t,实际产量150t,资产总额800万元,资产负债率30%,营业收入30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10%,当年利税10万元,利税增长率负3%。

4.2.3茶叶加工企业

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6.2万亩,拥有茶场(厂)34家,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5000㎡,各类茶叶加工机械200台,固定资产多万元,年加工能力5000多t,其中:县外贸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3000㎡,拥有初制加工机械30台,精制加工机械10台,年加工能力700t,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春苑”牌绿春绿茶系列产品;大水沟生态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拥有初制加工机械20台,精制加工机械8台,年加工能力500t,共有固定资产4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黄连山”云雾茶系列产品;乡(村)办茶场22个,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0000㎡,各类加工机械132台,拥有各类固定资产1100万元,所有初制茶场以生产烘青毛茶、晒青毛茶为主,无精制加工能力。现有34家茶企业中目前生产经营尚好的有10家,分别为茶叶县外贸茶厂、县康丽达茶厂、县红山茶厂、牛孔素华茶厂、大水沟生态茶厂、平河双王茶厂、戈奎俄东茶厂、大兴苦么山茶厂、三猛巴东茶厂、康丽达茶厂、大兴老边茶厂等,这10家茶企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已拥有各自注册商标,而且分布于我县的主要产茶乡镇,加工布局趋于合理化;其中具备普洱茶加工能力的有4家,即县康丽达茶厂、县外贸茶厂、大水沟生态茶厂、平河双王茶厂,获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有3家,分别是县外贸茶厂、平河双王茶厂、牛孔素华茶厂;全县拥有各级各类茶叶技术人员50多人,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人员7000人,茶叶受益农户达13000户,10多人,分别占全县农户总数和总人口的37.2%、45.7%。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能象茶叶产业那样覆盖全县八乡一镇的千家万户,也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象茶叶产业那样被各族群众所接受,更没有任何一项产业在短期内能够替代茶产业在各族群众中所发挥的脱贫作用,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3绿春县现有的森林旅游概况

4.3.1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省黄连山森林公园位于绿春县境中南部,属哀牢山南延余脉,于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较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6月经国务办公厅批准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5058hm2,区内最高海拔2637m,最低海拔320m,相对高差2317m,森林覆盖率达75.3%,其中核心区面积26744hm2,占41.11%;缓冲区面积21444hm2,占32.96%;实验区面积16870hm2,占25.93%。保护区内及周边涉及大兴、牛孔、三猛、骑马坝、半坡、平河6个乡(镇),16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

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开发利用的“十大”旅游景观有:

(1)神仙哈达(黄连山瀑布):位于保护区中部实验区。水从悬崖急泻而下,多台跌落,落差100多米。团团浪花倾入台潭,又奔泻下流。瀑布玉絮飞花,树木苍翠欲滴,鲜花姹紫妍红,一幅绚丽的山水画。水丰量大时,瀑布奔泻湍急,震山撼谷。由于瀑布隐藏于原始森林中,林中湿度大,第一台瀑布常隐水雾中,难窥全貌。如遇阳光,水雾化成彩虹,景色壮观。

(2)急流探险:源于南涧、景东之间的无量山,在境内流程96㎞,河面最宽处达200m。江水如脱疆之驹,湍急腾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崖风光旖施,峰峦峥嵘,热带雨林、季雨林碧翠苍莽,乘竹伐或独木舟顺江漂流,沿途或峭壁断

崖,或棕榈婆娑、或奇石异洞,或婷婷修竹,妙景叠现,扣人心弦,其乐融融。(3)腊姑神田(哈尼梯田):腊姑哈尼梯田是保护区周边结构最完整、景观最漂亮的哈尼梯田之一,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到山顶,埂回堤转,重重叠叠,犹如天梯直抵云端,蔚为壮观。

(4)金鸟托日(二甫三景):(云海、日出、绿色大三角州)在半坡乡二甫管理站凌晨可以欣赏到海潮般的云雾如涨潮般呈一条直线虚无沉缥缈地从山脚缓缓升起,对面的哈尼村寨整个笼罩在云海之中,恍若仙境,而此时一轮红日也由天边冉冉探出头,朝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中、越、老绿色大三角州,十分壮观,使人流连忘返,云海直至升到山腰随着阳光的出现而消失。

(5)恐龙家园:在骑马坝乡与半坡乡交界处的小黑江管理站,可以欣赏到以绿春独有而命名的苏铁品种—绿春苏铁。绿春苏铁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苏铁新种,仅分布于我国的小黑江流域和越南的黑水河流域,分布范围狭窄,大部分是中幼龄林。面积约有4666.7hm2呈片状分布,数量约80多万株,群落结构保存比较完整,年龄结构基本是金字塔形,是一个较稳定模式,是对苏铁属植物进行多方面研究的较好类群。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原始种类不多,而保存面积小,因此尤显珍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该地为目前国内苏铁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对研究中国苏铁资源的种类、分布、生长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6)绿海宝石(了望塔、黄连山水库):在此可以观赏到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保护的珍惜物种的驯化与培育;登上防火了望塔,还可以看到碧水蓝天和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生态体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7)竹楼情怀:骑马坝傣族村是绿春县唯一一个傣族寨子,傣族人民热情好客,有着与其他民族相近的价值观和道德风尚,近水而居。柔情似水,来到这里,可以品尝傣族风味、欣赏傣族服饰、观赏傣族舞蹈。

(8)男子成人礼——“度戒”:来到这里,你可以了解瑶族神奇的医药秘方、巫师经文、原始宗教习俗以及世界上瑶族最为隆重的男子成年的“度戒”庆祝活动等等。

(9)森林民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聪明的拉祜族人民是如何使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的,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和浓厚的平均分配意识,善狩猎,精于藤竹编织,喜跳《芦生舞》,是体验一种原生态的美。

(10)彝家欢歌:牛孔土嘎彝族“狂欢节”,可以欣赏到彝族浪漫的“火把狂欢节”以及彝族的《鼓舞》、《葫芦生舞》和《罗作舞》。

4.4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山高坡陡,地质灾害频繁

绿春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高坡陡,地质灾害频繁,加之,人民群众长期受小农生产意识的束缚,对生态治理及林业产业培植的认识不足,在陡、险坡及生态较为脆弱的面山、公路沿线进行农耕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严重地威胁着境内交通、信息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管近几年来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林业生物产业,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林业生物治理的作用,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地质灾害和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城镇面山、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上游的陡、险地段还存有很多农耕地,香茅草地,轮耕地和荒坡荒地。据调查统计,全县除了部份陡坡、险坡和一些不可利用的岩石地采取封育措施进行封山育林以外,尚有20.2万亩的荒山及坡耕地必须进行林业生物治理。其中:县、乡城镇面山面积2万亩(以玉米地为主的农耕地1.88万亩,香茅草地0.12万亩),二是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沿线的农、坡耕地1.2万亩(以玉米地为主的农耕地0.8万亩,香茅草地0.4万亩),三是境内主要河流,如牛孔河、渣玛河、勐曼河等上游地段,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农耕地及荒山17万亩(以玉米地为主的农耕地1.8万亩,轮耕地0.8万亩,香茅草地2.4万亩,宜林荒山12万亩)。对以上几个地带的各类用地,必须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林业生物治理措施,做到标本兼治。

(2)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制约瓶颈还没有根本性突破,全县769个自然村中尚有303个自然村未通公路,致使老百姓出行难、资源开发难,严重阻碍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境基础设施落后,居住在边境沿线的民族都是跨境民族,农村公路、卫生网络建设滞后,群众出行难、看病难、饮水难、听广播看电视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3)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加工技术

目前,绿春县缺乏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无大的龙头企业,林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滞后。无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没有出名的林产品品牌。

(4)缺乏发展资金

绿春县属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虽有发展林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种质资源,但资金缺乏,当前需国家、省、州给予扶持。

(5)人才储备不足,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绿春县地处边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技术骨干缺乏,科技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完善,支撑能力薄弱。

第五章绿春县

“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及预期目标

5.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决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强化森林资源的基础地位和林业产业的支撑地位,努力提高产业素质,积极推进多资源综合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带动,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5.2基本原则

5.2.1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同时,只有林业产业的极大发展,生态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多种需求。

5.2.2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林业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给予必要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流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产业。

5.2.3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

统筹全县的林业产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优势,发展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5.2.4坚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多种森林资源的原则

适应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从木材利用转向多资源利用,从单纯森林资源利用转向森林、景观和环境资源综合利用。

5.2.5坚持服务于“三农”的原则

林业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要充分发挥林业特有的行业优势,努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

5.3规划发展战略目标

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深化“资源、边境、民族”认识,围绕“绿色产业富县,电矿产业强县,哈尼文化生

态县”三大目标,努力培育“生物资源、林产品加工利用、森林旅游”三大林产业,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用新观念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把握发展机遇,完善产业体系、努力做大、做强林产业,使林产业的产值占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以上,使林产业成为全县的强势产业。5.4主要预期目标

项目规划目标现有面积总发展面积

油茶1010

云南核桃7.52.510

紫胶235

桉树527

草果2.51719.5

杉木527

石斛0.50.5

合计32.526.559

第六章绿春县林业产业宏观布局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突出生态调结构”的林业发展思路和“绿色产业富县”目标要求,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加快绿春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和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格局。在树种选择上,结合绿春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因地选树,因树选地”的原则,选择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核桃、美国山核桃、油茶、紫胶、杉木等生态、经济兼用林树种进行营造。并按照造林地快的分布情况和各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具体规划布局情况为:一是所有城镇面山和海拔在1400~2300m之间的中低产林地、退耕地营造核桃树种。二是海拔在1100~1400m之间的中低产林地、退耕地和海拔1100m以上的宜林荒山荒地营造美国山核桃、油茶、杉木树种。三是海拔在800~1100m之间的退耕地和部份宜林荒山营造油茶南岭黄檀等紫胶树种。美国山核桃布局于海拔800~1500m间;油茶布局于海拔600~1600m间;桉树布局于海拔900~1900m间;逐步走出一条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的林业产业发展新路子。

6.1种植业

表6-1种植业布局规划表单位:万亩

项目规划目标规划布局乡镇新规划布局乡镇海拔备注

油茶10全县各乡镇700~1600m

云南核桃7.5除半坡乡外各乡镇全县各乡镇1650~2250m

紫胶2除大兴镇外各乡镇500~1200m

桉树5除大黑山乡、半坡乡外各乡镇全县各乡镇1200~1900m

草果2.5除大水沟乡、大黑山乡、半坡乡外各乡镇400~1000m

杉木5各乡镇全县各乡镇1000~1600m

石斛0.5全县各乡镇400~1100m

6.2森林旅游业

主要布局与县城和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及部分周边区域。

森林旅游景区布局和线路

第七章经济技术指标、投资测算与效益分析

7.1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1.1材料设备

⑴种苗:

云南核桃每亩平均定植13.8株,单价为5.0元/株;

油茶每亩平均用苗111株,一年生油茶嫁接苗,单价为2元/株;

桉树每亩平均用苗333株,单价为0.3元/株;

紫胶寄主树每亩平均用苗42株,单价为0.5元/株

杉木每亩平均定植296株,单价为0.5元/株;

草果每亩平均定植90株,单价为0.8元/株;

石斛每亩平均定植5株,株价1.0元/株。

⑵农药、肥料根据标准用量和单位折算成亩投资综合单价为176元/亩年的农资费。

⑶劳务投入按各类树种折算成平均投资综合单价为220元/亩。

7.1.2劳务费

当地人工40元/工日。

7.1.3产品价格

云南核桃收购价25元/kg;

风干油茶籽收购价10元/kg;

紫胶原胶收购价10元/kg;

杉木原木收购价330元/平方米;

桉树原木350元/平方米;

石斛收购价400元/kg;

草果收购价20元/kg。

7.1.4投产后产量

云南核桃5年以后,干果100kg/亩;

新种植油茶5年后,按干籽166.7㎏∕亩,种子出油率按30%计;

杉木定植18年以后,可采原木20立方米∕亩;

紫胶投产后,产干胶300㎏∕亩;

草果投产后,干果500㎏∕亩;

桉树定植15年以后,可采原木30立方米∕亩;

新栽石斛3年后产新茎200kg/亩。

7.2投资测算

7.2.1林业基地建设投资测算表

绿春县新建林业基地建设经费概算表单位:万亩万株万元

造林当年投资结构后期四年管护费合计平均每亩投资(元)

规划树种面积株/亩用苗量元/株种苗费新修水池数量新修水池费培训费项目管理费规划设计费农资劳务费

核桃7.513.8103.55517.5555132016503502.5467

油茶1011111102222020202017602240624

紫胶寄主树242840.5420.50.50.5352440835.5417.75

桉树533316650.3499.555588011002494.5498.9

杉木529614800.574066688011002738547.6

草果2.5902250.81801.51.51.54405501174.5469.8

石斛0.5526000126000202020881102625852516

合计32.530667.53019958585857207150432431330.6

7.2.2林业产业加工业投资测算

本次规划仅到2015年所建核桃基地才进入初果期,所产果实主要在市场上销售,加工厂作为远期规划进行,茶叶加工厂、橡胶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紫胶加工厂、竹木器加工厂不做新的规划投资,保持现有的规模不变,新的投资不增加,仅在厂房维修、流动资金等方面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投资。

7.3效益分析

7.3.1种植业效益分析

种植业效益分析

规划品种面积(万亩)每亩产值(元)总产值(亿元)

云南大泡核桃7.525001.875

油茶1016671.667

紫胶230000.6

桉树5105005.25

草果2.5100002.5

杉木566003.3

石斛0.5800004.0

第八章主要政策保障措施

8.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决定》精神

深刻认识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林业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本县实际,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协调实施,引导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8.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非公有制林业产业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在资源利用、资金和信贷支持、税费负担等方面一视同仁。放宽私营企业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个体经济的经营约束。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和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绿春县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业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上档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8.3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积极发展经济林、竹林、工业原料林基地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结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林、竹林、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低产林改造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8.4培植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扶持引导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大户的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制定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

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和规模效应,促进由独立分散经营向“公司+农户”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林业产业的经营水平。8.5继续实行并完善优惠林业的税费政策,促进森林资源综合利用

现行林业优惠政策要争取长期实行并进一步采取鼓励措施。一是利用林区“三剩物”及次、小、薪生产的产品继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二是对从事种植业、农林产品初级加工所得免征所得税;三是对进口种子和非盈利野生动植物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四是逐步降低育林基金的征收水平,并扩大返还经营者的比例。

8.6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原则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管理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森林经营者的意愿,保障并优先满足其采伐利用属于经营者所有或经营的森林。鼓励以木材为原料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凡达到一定规模并依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对其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单列。积极推进森林资源流转,落实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对森林资产处置权。

8.7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整合和完善现有林业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建立区域性林业产业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具有法人地位,独立开展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业内交流、咨询服务、产品促销、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等服务,加强林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并逐步承担起履行参与林业产业国际国内贸易争端调处的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

8.8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要遴选一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到生产中进行组装配套、系统集成并加以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如林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工业原料林高产、优质、高效培育技术,新型木基复合材料和木质功能复合材料工艺技术,林产化工及非木质林产品高效加工利用技术,竹藤、花卉新品种选育技术等;要大力支持新兴林业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中试;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要求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提高林业产业经营水平,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演讲稿--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创业的... 下一篇:学校中层干部(信息科长)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