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

时间:2022-10-13 05:07:07

论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

作者简介:张咏华,女,1994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士,单位:运城市广播电视台;现任总工办副主任,主任编辑。

摘要: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可以增强可信度、亲切感,使报道与事件同步,把观众带入新闻发生现场,身临其境。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现场感强等是现场报道的鲜明特征,正是集这些特征于一身的现场报道使电视的优势在新闻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她使观众仿佛被带到新闻发生现场,身临其境,取得其他媒体达不到的效果,因而成为当今新闻报道最普遍、最热门的一种形式。

然而,如何充分挖掘现场报道的潜在优势?如何能使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将新闻现场更直观、更真实、更生动地展示给受众呢?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与作用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增强现场感:我看现场,如同你看

现场报道主要是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目击者的形式向观众报道现场情况,这样不仅增强了观众的直观感受,还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出镜记者在现场通过看、问、触、闻等多种方式给观众更多引导,紧紧牵引着观众,增加了新闻的深度。所以,出镜记者并不只是他个人的行为,实际上,他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他代表摄制组、代表电视台,甚至可能代表一部分群体。总之,出镜记者使现场报道更加真实,更加直观,更加生动。

如在报道2008年的冰冻灾害时,贵州电视台的记者克服台里硬件困难,从制作机房接了很长的线,将信号直接与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接,而她将现场选在了十字路口,因此在第一时间就将抗击冰冻灾害的成果直观地展示给了受众。跟随她的引领,大家看到:万众一心,抗冰救灾取得成功:车流如故,秩序井然,人们开始正常的生活。正是出镜记者带来的真实画面与采访,胜过万千解说,让受众感觉你就在现场,因为:我看现场,如同你看。

二、增强可信度:我在现场,如同你在

出镜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可以增加观众对新闻事发现场的真实感受。中央台《焦点访谈》有一期节目——《惜哉文化》,主要内容是报道吉林市博物馆发生了大火,所有文物被烧毁。当时是的出镜记者采访市长时市长说“损失不大”;采访群众时却有人说“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此时,出镜记者及时记录下了被采访者“深深叹了一口气”的声音,正是这一叹息声,大大强化了现场的真实情况。所以,当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变得很重要时,出镜记者应在新闻现场如实报道,捕捉现场细节,给观众以身临现场的感觉,因为:我在现场,如同你在。

三、增强亲切感:我在亲历,如同你在亲历

出镜记者在现场,使观众感觉在倾听一个具体的、有声有色的人叙述事件:亲切、真实,无形中就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是出镜记者的话语、眼神不知不觉牵引着受众的思维与情绪,一起感知、一起领悟。《远方的家》中,出镜记者王端端端庄不乏真诚,优雅不失风趣,清纯而又平凡的主持与引领,轻松自如地带领观众走进边疆、走进苗寨、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新生代的旅行态度,探求着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构建起华语圈共同的心灵家园。王端端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让受众仿佛感觉在跟着她的脚步一起行走,一起见证。因为:我在亲历,如同你在亲历。

四、赋予人文关怀:我在表达,我的真诚

西方的新闻学者对新闻是这样定义的:“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有人情味足以吸引大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事实,才构成新闻”。由此可以看出“有人情味”、“足以吸引大众”是新闻重要的必备条件。因此,每位记者应该怀着博大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才能真正与受众达成心灵的融合。同样,出镜记者也应该体现出自己的人文关怀。

首先,在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倾听是新闻采访必须的手段,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同时,要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在采访时哭成泪人,也不能充当警察的角色,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沉默与适时的提问尤为重要。因为当一个人停顿时,内在的东西经过思考与积淀回答时,更能打动人。擦完眼泪再说,一定会出现深层次的东西,会出现情感上的升华,说出的话也会更精彩。

如中央台《收获》节目中,采访对象讲述了两个牺牲的人:一个是副队长,一个是赤脚医生。中途哭了很久没有讲话,摄像机没动,记者没有插话,仿佛时间在这刻静止。然而,这一段记录下的是真诚,流淌出来的是关怀,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我在表达,我的真诚。

五、赋予个体风格:我在报道,我的报道

由于纸媒主要是文字形式为主,广播是以声音为主,而电视除了这2中形式外,还多了现场报道的独特优势,所以跟其他媒介相比,电视中节目报道的个体化程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出镜记者的提问、形象及肢体语言等都要与新闻高度结合,贯彻整个报道过程。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一个有着敏锐观察力与思辨力的新闻人,一个将节目赋予强烈个性色彩的采访者。在她所做的一期《新闻调查》节目——《村官的价格》当中,为了体现在贿选问题中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她如此提问:选委会知道这件事之后,你们的态度是什么?选委会主任答:我们知道以后,根据上面指示精神,就加以奉劝和引导。问:你们是怎么奉劝跟引导的?答:引导他们不要用钱。问:你说完这个有用吗?答:有用没用我们已经做了工作了。谁能把那个尺度掌握得那么好呢?问:你是选举委员会主任啊?答:我是选举委员会主任又不是政法机关怎么能强制他们呢?正是在这层层递进的一问一答中,寥寥数语就将选委会的推诿与不作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试想,如果没有记者的出镜,没有一连串的追问,这种效果就难以如此准确生动地表现。正是因为有了出镜记者以及她的鲜明个性从而让整期节目更加鲜活生动,更具冲击力。

目前,许多出镜记者很难从容地走到镜头前面,这中间有许多因素。因此,在出镜时,记者应首先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始终牢记你是为新闻服务的。其次,要把握好语言风格。现场对采访者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因人、因事而宜与现场环境相吻合。最后,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宜尽量口语化,但并非完全口语化,所提的问题应该逻辑清晰、通顺流畅、平实精炼。

记者出镜必须做到:一、普通话基本标准,谈吐清晰,让观众能够听清楚;二、出镜记者要塑造出让观众可以信赖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将自己融入节目之中,并通过自身的演绎,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而又难以磨灭的感受。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名观众,用记者的口问出观众想问的话;用我的方式、我的风格,为观众解读我所了解的最真实的新闻,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出镜记者必备的素养。因为:我在报道,我的报道。

上一篇:德艺双馨 尽心为民 下一篇:浅析美国“家庭制”个税模式给我国个税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