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和本一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时间:2022-10-13 04:03:59

本三和本一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摘要】 目的 描述本三学生和本一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对本一和本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做对比分析和整体分析。结果 本三学生在负性情绪,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等方面大于本一学生;在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方面比本一学生差。结论 学习、就业、人际是困扰所有学生的三大问题;本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加强;两群体学生都需要加强情绪管理教育。

【关键词】 心理健康;本三学生;调查

MentalHealth Investigation between the First Batch and the Third Batch of College Students. Wei Tongru, Dong Jing, Shi Ship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between the first batch and the third batch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rning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Methods Mentalhealth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contrast analysis and global analysis were made. Results The third batch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more negative emotion,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love pressure than the first batch students. Moreover, they are worse than the first batc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learning adaptive capacity and living adaptive capacity. Conclusion Study, employ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re the main problems disturbing all students. The third batch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really in need of mor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t'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od management education on thes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Third batch colleg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都成立了独立学院,招收本科三批学生,该类学生人群日益增多,由于入学分数,教育资源及分配去向等多方面的不同,有可能造成本三学生和本一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有差异。各高校虽然在学生工作中经验丰富,但根据该人群的特点有针对的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实效。因此,对该人群心理状态的了解是教育的依据,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通过对所在高校本一和本三学生的抽样调查,经统计后给予概述性描述。本次研究通过对某高校学生的心理调查的比较,描述该人群的特征,更客观地看待该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在该类研究中探索研究方向,并给出相关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教育部直属高校本三和本一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300份,回收后本三学生共277人,本一学生280人。有效回收率92.8%。

1.2 方法 自制量表80题,包括自信因子、生活适应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家庭困扰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习适应因子、情感恋爱因子、就业压力因子、经济压力因子、抑郁情绪因子、强迫情绪因子、焦虑情绪因子等12项及若干基本信息。调查后使用SPSS 11.0软件对基本信息和各因子原始值进行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F检验。

2 结 果

2.1 本三和本一学生基本信息比较 见表1。

本三学生调查的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本一学生调查涵盖4个年级学生;统计中发现本三学生复读生居多;调查中两组男女数量差异不明显,独生子女比例相差不多。

2.2 各项调查因子总体比较 我们在比较数据时为了保持数据的同质性,将本一学生中的大三、大四的数据删除后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

经过t检验,在调查的心理健康因子中,强迫、抑郁情绪、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学习适应、家庭困扰,生活适应等方面有差异;本三学生在强迫、抑郁情绪,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家庭困扰方面大于本一学生;在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方面比本一学生差。

2.3 各项调查因子间相关比较 见表3。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发现焦虑和很多因子存在相关,和自我接纳相关最高,就业压力无相关;强迫和焦虑情况类似;抑郁和生活适应、人际关系相关较高,和自信是负相关关系;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有相关性;恋爱和抑郁情绪相关性最高,和心理健康成正相关,和其他因素为负相关;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成负相关,和其他因素成正相关。

2.4 复读生与应届生各项因子比较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复读生在强迫因子上重于应届生,在生活适应上却比应届生差。

2.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 见表5。

独生子女在就业压力和家庭困扰方面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在经济压力方面小于非独生子女。

2.6 有差异主要题目比较 在分析总体差异后,本研究比较了所有题目的差异,由于篇幅关系不在一一列举,现在只分析主要题目。

在对自己满意度上,本三学生81.23%对自己不满意,本一学生有64.64%对自己不满意,两群体差异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心理调适)。

在对不幸的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上,本三学生有31.77%的人表示还经常想起,本一学生受影响的有23.93%,两者的差异也比较大。本三学生更不宜走出负性情绪(情绪训练,以后的研究方向,情绪控制)。

在恋爱中遇到不快乐事件的本三学生有58.85%,本一学生有38.93%。

对四六级带来的压力,本三学生有56.58%有压力,本一学生有36.79%有压力,前者比后者高出20个百分点。

对于父母的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本三学生有63.54%感到压力大,本一学生有45%有压力。

本三只有27.80%的学生在本校学习感到高兴,本一有53.21%,两群体对学校的接纳度差异明显(学校入学教育,建立学校认可度)。

在生活费用上,本一学生花销比本三学校要少一些。

2.7 其他调查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除了区分出12项大家关心的因子外,还采取了多选和问答题来了解情况。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出本三学生和本一学生在就业压力、生活适应等各方面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且各因子间的相关也各有不同。

我们让学生列出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本三学生排在前3位的是学业问题、就业和前途、人际问题,本一学生排在前3位的是就业和前途、学业和人际问题,两群体比较差别不大。

在回答造成心理困惑的原因时,统计发现本三学生排在前3位的是个体特征、就业和前途、挫折和压力,本一学生和本三学生类似。大学生大部分把心理问题都会归因为自身的原因,大部分认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统计学生需要的心理帮助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支持或宣泄,得到人际关系上的帮助和个人的成长。

在统计恋爱情况时,有80%的人希望在大学能谈恋爱,而且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谈恋爱,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本三学生的恋爱率比例明显高于本一学生。

在选择来校就读的原因时,本一学生选择的首位因素是好就业,而本三学生的首位因素是成绩刚够,而且很多学生是由于父母的选择来校就读的。

3 讨 论

3.1 心理因子差异显著 本次调查通过数据说明了不同批次录取的学生确实存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压力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学习、家庭、经济、就业、心理等各方面,具体其表现方式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虽然不能详细调查出各压力原因和具体相关因素,但是为以后进一步详细研究两群体的差异探明了方向。

3.2 学习、前途和人际是学生的首要问题 平时很多言论认为大学生不太注重学习,本次调查发现学习是影响大学生的首要因素,是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理念,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而且学习成绩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为避免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中应该尽快完善学习预警机制,让学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学习到合理的应对方式。我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期中测试,都是期末考核,相比其他高校的期中测试对学生来说少了一些学习中的反馈。因此建议学校采取中期检查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反馈学习情况,及早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3.3 感情需求强烈 调查数据明显表明情感需求是大部分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多人学生都想在做好学业的同时寻找一份感情。高校是开放的学校,对学生的恋爱也采取了“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恋爱现象日益普遍,但是高校对大学生恋爱指导课程较少,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正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心理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给予指导。

3.4 情绪控制教育有待加强 研究显示很多学生对自己不满意,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且很多在遇到挫折后负性情绪化解较慢。因此,可以建议学校开设情绪有关的讲座和训练。让学生学习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开展让学生能参与的娱乐活动,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而且,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学生情绪管理也应该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日常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式、教会学生懂得求助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

3.5 学生内在需求未受关注 调查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在我们越来越多的提到80后、90后自我中心的同时,而他们却在说缺少的是理解和支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经历造成其心理也不同,大学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相应的支持和服务,这样才能使工作更有实效性。新一代的大学生的成长和我们的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成长中的压力并不是我们所经历过的,因此,我们应当更多的从他们的角度,把学生视为成人,去理解支持他们,引导他们合理应对面对的压力和变化,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4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2005:28-46

[2]汪向东等.SCL-90,SDS,SAS.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9:31-35,194-196,235-238

[3]洪映军,廖传景.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大学生需要心理调查与比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33-135

[4]课题组.对“本三”学生心态的调研分析与对策思考.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100-103

(收稿时间:2007-09-16)

上一篇: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 下一篇:理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