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VS白云山:顾问之战

时间:2022-10-13 04:00:52

天士力VS白云山:顾问之战

利用的力量,既能达到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又能把握主动,达到进退自如的境界。

当人们发现“正义”的举报者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正义之时,业界的目光很快由“院士造假案”转移到了质疑天士力产品的“药效”身上。

冤家之间的争斗不仅仅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正面对决。有时候,商场冤家们在企业开辟的“第二战场”上的争斗也同样精彩绝伦。医药行业中天津天士力与广州白云山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008年10月开始,在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就不断有网友发帖,声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员、时任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剽窃他人成果、编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方式,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上十余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

浙正大学在调查之后表示,此事系该校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所为。贺海波承认,在自己的八篇论文中存在剽窃、一稿多投行为,还在李连达院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李连达的名字署在论文上。2008年11月13日,浙江大学决定撤销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对于李连达院士,浙江大学则未加追查。

浙江大学的判决似乎并没有让这位举报人满意。随后,举报人祝国光也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并分别于2008年11月18日、12月6日,以“全欧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特别专家小组”的名义,给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发了两封公开信,要求严肃追查李连达的“不端行为”。院士造假案扯出天士力

由于李连达的院士身份,“院士造假案”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过,正当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造假案”时。李连达在今年2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话,让大家嗅到了它背后的“铜臭味”。

当月,在接受中国广播网记者采访时,李连达抱怨说,其之所以被举报“造假”,皆因上市公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士力)打击报复。

事后媒体才发现,多次写举报信的祝国光,在担任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全欧中药商会副会长,北欧现代自然疗法协会、世界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等之余,还有。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天津天士力公司的高级顾问。

李连达说,正是祝国光的这一身份,让其立刻明白,对方此次不遗余力地打假,根本原因出在自己一项即将公布的研究成果威胁到了祝国光所服务公司的商业利益。

原来,李连达曾经在2008年上半年对天士力的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做过专项研究。该研究成果显示,天士力的这一产品有效成分低,不良反应率达3.1%,而且未做长期毒性试验,会引发肠胃道反应,休克、尿血等不良反应。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李连达不断声称:“该药的不照反应发生率太高了。”

李连达告诉记者,天士力在获知此事后,曾企图阻止李连达公布结果,不过遭到拒绝。在李连达看来,所谓的“院士造假案”的一系列举报行为就是天士力的报复行为。

当人们发现“正义”的举报者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正义之时,业界的目光很快由“院士造假案”转移到了质疑天士力产品的“药效”身上。

天士力很受到了这一变化。次日,天士力的股票以3.8%的跌幅低开,早盘最大趺幅一度达到6.65%,最终报收于13.47元,跌2.60%。当天下午,天士力紧急停牌,并发表澄清声明。

在承认祝国光是其技术顾司的同盹天士力方面极力否认了祝国光的行为与天士力的关系。

“他检举李连达造假是其个人行为,与天士力无关。”天士力集团总裁特别助理朱永宏一再向媒体强调。

在意识到一味撇清与祝国光的关系并无济于事之后,天士力对于李连达的研究成果也开始了反击。

天津天士力集团总经理李文就反驳说,李连达所说的3.1%的不良反应率,声称是他自己的实验数据,其实这是天士力的临床研究数据。

李文说,“当时确实有161例不良反应病例,但这161例是我们经过十几年收集起来的。正确的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光看病例数,还要看使用人群数量,这十几年来我们的使用人数不少于1亿人,因此真正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百万分之几,而不是院士所声称的3.1%。”

随后,天津药监局、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合出具了一份相关的书面报告。报告称,2004年至2009年,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监测到7例复方丹参滴丸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其中2004年1例,2007年、2008年分别3例,多为一般性肠道性反应,停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且未收到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按照此数据推算,该数据反映出的不良反应率为1/144200,远低于李连达院士公布的3.01%不良反应率的数据。

李文还声称,天士力集团几年前跟李连达接触过,但并不是李连达所说的“他的研究结果出来了,天士力要买通他”。他说:“当时接触就是他希望我们资助他经费搞研究,他要200万元,但我们当时只同意资助50万元,所以没有合作成。之后没有任何接触。”

院士原来“受雇”竞争对手

如果说李连达的爆料让业界大跌了一回眼镜的话,那么,天力士方面随后的爆料足以让业界的眼睛再跌一回。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文暗示说,和祝国光一样,李连达的“屁股”也一样“不干净”。其本人同样也在一家做“复方丹参片”的中药企业兼职做首席科学家。

按照李文的说法,复方丹参片是复方丹参滴丸的竞争对手,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连续数年占据行业第一,而李连达任职首席科学家的复方丹参片的生产企业目前排名第二。

李文表示,李连达通过媒体向全国人为地上千倍放大复方丹参滴丸的不良反应率的事件,足以造成上千万人的恐慌和混乱,已经对该公司和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此,李文相信,李连达很有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利益代言人”是复方丹参片的利益代言人,“他出这个研究的目的是来打压我们。”

李文的一系列表态,让人很快把目光关注到了广州白云山中药厂身上。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这家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复方丹参片生产厂家。

毫无悬念,该公司也很快证实,李连达目前的确在该公司旗下的中药研究院任职,是其中的科研人员,职务是顾问。

至此,人们才彻底明白,原来所谓的“学术造假”事件的当事双方背后都站着一个“隐形人”――一个是天士力,另一个则是白云山。一位在中药行业浸淫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小康・财智》记者,天士力和白云山可谓传统冤家。

“学术造假案”的当事双方是商场冤家们各自的“顾问”,这也让李连达与祝国光之间的对垒具备了更多的深意。“并不像大家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不可能没有企业利益在里面。”上次业内人士就直言不讳地对《小康・财智》记者说。

不过,和天力士的表态极其相似的是,白云山也否认企业与李连达关于“丹参滴丸”的研究成果有任何内在的利益联系,一再宣称李连达和天士力之间的纷争与其无关。

只不过,由于当事企业双双否认其顾问的行为与本企业有直接联系,因此,这场充满了硝烟的大战在一触即发之时,却只能悄无声息。

有意思的是,虽然口水战打的热热闹闹,但是当事双方却没有一方要将此案深究下去。这种“点到为止”的做法,是不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写照呢?

利用力量,既能达到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又能够实时把握场上主动权,进退自如,能战能退,不过多伤害企业利益,以免“偷鸡不成蚀把米”。或许,这就是这对商场冤家的高明之处。

上一篇:国美VS苏宁:王位的轮回? 下一篇:九月后股市无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