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教学浅谈如何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

时间:2022-10-13 02:11:01

从《背影》教学浅谈如何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创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才能把“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适合学生教育 以人为本 课堂教学 和谐温馨 父爱

近两个学期来,学校相继组织观看专题教育教学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只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把“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只有走近学生,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场所。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气氛应当追求宽松和谐、充满活力、充满温馨。也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关系才能融洽,学生学习才会感到愉悦,教学与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呢?下面以我在八年级二班执教的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激感,创设氛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爱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不是。今天让我们走进《背影》,感受深深地父爱。

分析:八年级学生都有这样的阅读经验,歌颂母爱的文章远比歌颂父爱的文章多。教学开始作此对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父爱真谛的热情,从而将课堂引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去。

其次,探究课文,领悟主旨。

1.本文几次写到“背影”?(四次)

2.几次“背影”各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李晓娟、杨平、袁梦、娜母四位同学回答)

3.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第二次。 (望父买橘)

分析:以上三个问题是上节课内容的延续,通过这种线条式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学生的回答,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背影”这个文眼,为深入探究文章重点作铺垫,同时分层次的提问学生,体现课堂教学的平等、和谐。

4.欣赏学生朗读,领略朴实的语言中尽情诠释着的父爱的真谛。

分析:借学生的朗读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气氛,学生聆听美声,神驰其境,情思自然被激发了。

5.这一段动人的情感力量主要得益于哪两种描法?(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6.大家读一读,议一议,小组合作,找出本段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词语。并思考“这是怎样的背影。”(找准确的词语慨括,感伤、感动)

分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行为,让学生动手动脑,读思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感受,让他们畅谈自己独到的见识、感悟。这样,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就得于展现。

7.小结:朴素的衣衫,蹒跚的步履,艰难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无言却又深沉、坚强的父爱!

分析:简短有力的小结,凝聚思想,升华情感(学生把课本的父子之情和课堂的温馨气氛融合在一起,收到了特殊的情感效果)!

8.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父亲的话语,来去匆匆,只留下四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这其中包含着一位父亲怎样的深情?(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简单讲解)

9.小结:父亲性格内向,加之处境艰难,所以话语简短,聊聊数言,几乎都是深情的流露,几乎都是对儿子的关切、叮嘱,可谓言短情深,爱子在心了。

分析:探究语言描写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上一过程的简单重复,而且承载着“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这一教学难点的重任。

10.面对父亲真挚的爱,儿子的表现怎样?铮铮铁汉朱自清也为这朴实平常的父爱而潸然泪下。

11.找出文中作者四次流泪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12.小结: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家庭的温馨自然引到课堂)

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学会与作家、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13.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父亲的关爱如温暖的阳光时刻沐浴着你。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4.同学们,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爱我父亲,爱我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用感恩的心去搜索享受父爱那最动情的一幕,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记录“我的父亲”最精彩、最动人的瞬间吧!(写作片段训练)

分析:如果说上一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那么这一环节再帮助学生将业已成型的理论知识回归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提高将纳入积极健康的良性轨道。(这时本节课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得于延续)

教学反思:本节课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两方面相辅相成,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吸取了有益的写作营养,如细节描写、截取法等技法,朴实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和谐温馨的教学形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使每个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氛围中参与到教学中来。

本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自然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这一教学重点上。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教师营造的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思考的空间。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以片段写作的形式记录“我的父亲”最精彩、最动人的瞬间,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关爱身边爱着自己的人,包括父母、老师、朋友。

总之,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重点,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获得顿悟并能从课堂中体验到真切的人间至情。

上一篇:巧妙地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 下一篇: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文化传承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