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时间:2022-10-13 02:02:11

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摘要: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对一个地区的政府、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过程中,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公路工程的环境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切人点,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使公路

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降低。

关键词:公路建设 环境 保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运输业迅速发展,私家车不断增长,使得人们对良好的交通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国家巨资投入修建公路。公路的修建,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繁荣与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 设计、施工与环保工作

公路的修建将不可避免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公路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限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使其损害程度不得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发生危及人类生存条件的状况,使公路交通建设与环境相协调,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公路设计应考虑环保因素

(1)公路设计时,线路走向很有可能经过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小区或居民集中区,也有可能经过农田、文物保护区、耕地、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等。因此,路线布设时,应先调查地形、地貌、周边的环境情况,调查公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情况,再进行方案设计。在考虑工程技术标准、路基稳定、线型顺畅、缩短行车里程、减少工程量等参数的同时还应结合环保问题,要少占农田、良田;沿线尽可能避开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小区或居民集中区、文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世界、国家级保护区等物质遗产。如非要从敏感区域或周边通过时,要考虑增加人工墙设计,尽可能少占耕地、少拆迁。山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并注意填挖平衡。对于原有交通系统和排灌系统要尽可能恢复,避免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在设计桥涵时,要着重考虑排洪问题,选线时应尽量少占或不占河道范围。

(2)在道路设计时不仅要求工程质量好,而且还要求环境好。要做好人工结构物的景观造型,做好建筑环境和行车环境设计,公路两边的绿化,不仅美化环境且可以吸声降尘。此外加强对公路的维护、管理,使得舒适的环境长期保持。

1.2 公路施工及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常常包括推、挖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辅助工程(管线铺设)等。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大气、噪声和水土流失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沿线敏感点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1)固体废物的影响及相应措施

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开挖山体、推平路面等将产生弃土、弃渣,如处理不当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或河道堵塞引起淹没农田、民房等现象 因此,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开挖工作要尽量避开汛期;如果要在汛期进行作业,要及时清运;回填土不得随意挤占公路两侧的农田、耕地、河流和水库等,要做到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设计堆土场的位置,在堆土场四周还应修砌排水沟、做好护坡等工作;待回填土回填后,临时占地要进行复耕、种树、植草,不但美化环境而且还可避免水土流失。

(2)大气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施工阶段,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路面铺设时产生废气(针对沥青路面)。

①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6O%以上。另外,露天堆场和场地会产生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且临时堆放,在气候干

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防治扬尘主要措施是洒水,要达到一定的洒水密度,尤其是调运土石方更需要做好洒水防尘工作,以免引起粉尘污染超标,在填筑路基碾压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洒水。

②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商品沥青砼,不在现场备制沥青混凝土。如果要在道路铺设现场设立专门的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应设在与居民区的距离不得小于1O00m地方,并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地方。且采用先进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拌和设备,场地的材料堆放应规范化管理,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装置。

(3)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科学布置强噪声设备,选择低噪声施工机械;强噪声机械周围设声屏障等。在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应安装有消音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筑路机械的整机噪音不得超过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雨季中尽量减少开挖面,土料随挖随运;暴雨期,应尽量用塑料布和草包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塌崩。施工时有效利用弃土,同时,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做好必要的防护坡,防止水土流入低洼的河涌。

2 运营期环保工作、公路绿化

2.1运营期污染及环保措施

(1)道路沿线经过环境敏感区,禁止鸣笛、限制速度,道路两侧设立声屏障。

(2)收费站是重点污染区,应大力加强噪声和废气污染防治,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注重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养,垃圾分类收集等。

2.2公路绿化

(1)选择有吸附或净化能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林带。林木本身可以阻挡粉尘飞扬,减低风速,使颗粒较大的灰尘沉降于地面。绿化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公路沿线的空气保持新鲜;植物对声波有散射和吸收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声6dB~8dB,因此公路两侧的绿化可以有效降低公路噪音污染的影响。林木在防止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利用树木的生态平衡可以防治这些污染,维护人类的健康。

(2)公路绿化是司机和乘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能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诱导、提示公路线形的变化,使前方视野更清晰明了,行驶的车辆更安全。中央分隔带绿化可以阻断来自对向车和辅遭的眩光。由于最接近驾乘人员,所以中央绿化带是人与公路生态环境中交通安全功能发挥和景观构建的重点,它不仅有反眩、提高行车安全的作用,而且可改善公路景观。

(3)公路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公路路基、路面,延长公路的寿命。

3 结语

公路环保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公路环保、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公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实现建设绿色道路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尤晓伟.公路工程选线与定线.北方交通大学.2003.1

[2] 朱海鹰.高速公路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国外公路.1996.12

[3] 王健.交通美学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上一篇:质量管理是公路建设的生命线 下一篇:浅谈城镇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