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2-10-13 01:47:44

学生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多的要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角度出发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注重其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完善其教学方式,并注重实验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最终实现其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创新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意识则能够有效的拓宽其思维的角度,使其不断的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化学教学的特点有机结合,将试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环境的创设等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化学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从而更好的自主探索学习,提高其思维能力及其创新意识。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性较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其在实验操作或者贯穿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的实验现象,实现其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收,对于教师的课堂提问等学生也无法有效的参与其中,甚至出现一些躲避提问的现象,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在这种僵化的思维影响下,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习题练习中,并且在解题的过程中只关心正确的解法,对于相关的推理过程等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一种学习状态的持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锻炼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单项的教学活动,师生间的互动是比较少的。这种教学末实现,教师通过板书或者实验的演示来讲授相关的内容,没有将实验与理论知识间的关系进行展开讲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囫囵吞枣的现象,也没有将学生调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中的培养途径

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学科,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思考以及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方式,应该认识到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特点,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更好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及时的辅助,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思维和发展的空间,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教师应该更好的理解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情境学习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大胆思考问题,针对一些实验现象等进行大胆的猜测并进行验证,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沟通和表达能力。教师在一些问题的设计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创新点,使其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注重实验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得到培养和锻炼。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特点,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通过演示实验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更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化学反应中一些颜色、气味以及质量等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该种实验教学的优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示范等引导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高中化学与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联系,将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生活化的设计,以一种学生熟悉的状态来进行化学实验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相关的生活化元素,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化学的实用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好观察生活和发现生活,在生活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时,教师将生活现象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进行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或者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应该注重递进性,使其在难度以及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更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将其答案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解答学生的一些疑惑,使其更为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并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以探究性活动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学习的机会。在新课标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以及化学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科技活动或者化学兴趣小组等,通过特定的研究性课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这样一种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假设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综合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高其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语

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创新意识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出发,不断完善教学措施,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将试验教学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引导其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成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9)

[2]邱敏.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

[3]唐蔚华.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

上一篇:激发兴趣,培养初中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下一篇: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