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13 01:44:55

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探讨

[摘 要]10kV配电线路范围非常广,长时间暴露在外界自然环境中,供电半径也非常长,而且接入用户非常多,此外,接线方式也非常复杂,这势必会影响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从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方法两方面对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仅供交流使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 安全运行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24-01

由于我国地形地势比较复杂,这就决定了10kV配电线路运行环境的复杂,很多线路都需要穿越山区、丘陵,再加之,气候环境变化明显,这使得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成为电力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现如今我国的电力部门已经采取了多个管理方法以此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一、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首先是雷电事故。雷电灾害可以说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最不可避免的灾害,很多配电线路设备时常受到雷击,受损,比较典型的雷害事故有设备烧毁、绝缘击穿等。因为雷电会产生比较强大的过电压,过电压是线路设备受损的重要因素;其次,线路舞动。此种类型的线路故障,主要出现在线路覆冰之后。线路上负有一定的冰之后,会出现频率比较低,但是幅度比较大的摆动情况,通常情况下,我国丘陵、山区等地容易出现线路舞动的情况,如果线路舞动过于严重,电能的输送将会大受影响。

2、外力因素

首先,机动车辆撞杆。因为10kV配电线路长时间在露天运行,涉及的点比较多,面也比较广,车辆驾驶员可能会一时疏忽,将路边的电杆撞到,还有些大型施工车辆,高度比较高,在行驶的过程中,非常有可能刮倒线路,造成导线断线,最终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其次,因为现阶段,广大的人民群众电力设备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时常在线路走廊等地生产生活,使得很多异物搭接到10kV配电线路上,导致故障跳闸,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工地的垃圾,在风力的作用下,刮倒线路上;最后,人为因素。比如市场上依然存在着贩卖非法电力器材的商家,而这些电力器材,很有可能是盗窃取得,此外,树木砍伐时,砍伐人员未能注意到线路,使得线路断线。外力破坏对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甚大,严重者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3、设备本体事故

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各种故障,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设备本体性能不佳。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造成,也可能是由于线路长期处于过载运行状态,还有可能是因为导线连接器未能进行良好的连接等。无论哪一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10kV配电线路发热、倒杆。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有关部门未能进行良好的规划,使得现有的10kV配电线路长期出现过负荷、线径比较低的问题,最终导致导线发热,烧断,出现了跳闸;其次,线路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尽早建成,很多建设安全隐患还未解决就开工,而施工结束之后,还有很多缺陷没有解决就投入使用,这使得线路非常脆弱,一旦发生问题,难以立即解决,尤其是出现停电事故时,抢修人员无法在最短时间内通电;最后,某些地区的10kV配电线路运行时间过长,未能进行及时的维修,再加之,建设资金过少,无法进行设备的更换,这就导致了短路等问题的出现。

4、管理因素

首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态度不端正。有些10kV配电线路可能已经隐藏着安全隐患,但是管理人员却未及时发现,使得线路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故,还有些检修人员对小缺陷并不重视,草草解决,线路运行依然存在着明显的隐患;其次,客户产权电力设备普遍存在着维护不足的问题,配电室中长时间都没有人员进行管理,有很多设备需要进行性能实验才能够使用,还有些设备需要及时轮换,但是管理人员却省略了这些步骤,导致跳闸事故的出现。

二、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

1、应用先进的避雷设备

比如应用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空气动力稳定器等。在此着重对空气动力稳定器进行分析,采用干扰舞动导线附近气流以及防止覆冰的方法来抑制舞动。扰流防舞器(防舞鞭)是一种由具有刚性、耐腐烛性和热塑性的非金属或金属材料预绞成型的防舞装置。它由两端的夹紧部分及中间的扰流段(防舞段)组成,扰流线与导线的直径比为0.78。两个夹紧部分的作用是将气流干扰线夹紧在导线上;2-3个完整节距螺旋段的作用是改变各处覆冰导线的断面形状,破坏或抵消引起舞动的空气动力升力和扭矩;1个支撑螺旋体段在安装干扰线时起支撑作用。扰流防舞器(防舞鞭)的基本原理是在导线上缠绕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螺旋状物体,以改变导线覆冰后的断面形状,这样导线在覆冰后由于其各段断面相互不同,因此所引起的空气动力效应就会相互干扰制约,从而破坏了发生舞动的条件。该种扰流防舞器在线路上已经成功应用。

2、外力破坏日常预防措施

科学巡检是保证配电线路运行可靠的保障。建立科学的巡检方案和完善的线路档案,有效保证处理突发的处理时间。实践证明,对线路、设备健康状况有效跟踪是科学管理的根本保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配电线路走廊交叉穿越问题。夏天雨季树木生长茂盛期注意加强线路穿越树木的巡视。定期做好树木修剪工作。对建设超高建筑定时督促整改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3、设备本体管理方法

新建线路施工要求,对于杆塔基础、接地等隐蔽工程加大中间验收环节管理,规范影响资料存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线路选径时避免低桂、河道、靠近公路过近等问题,尽量减少建设隐患。对于过载运行或导线连接器接触不良引起发热的线路,技术运行部门应密切注意各l0kV馈线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连接各馈线的负荷,严禁线路超载运行。

4、管理方面的方法

加强公用配电设施运维管理。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管理模式,统一配网设计、建设、检修、运行标准,实现配网管理的标准化。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组织好验收。加强线路技防措施应用。在l0kV线路加装防线路短路/单相接地事故指示器,在l0kV线路发生短路/单相接地事故时,以便巡视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查出事故点及时排除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充分利用自动化信息系统,及时对配网异常数据开展分析,查找线路运行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避免隐患发展为事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如今,由于自然、管理、外力等方面的因素,使得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线路时常出现短路、跳闸等故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通过近些年的运行管理,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已经基本上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永章.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机电信息. 2014(24)

[2] 郭维,李青,张丛麟.构建符合“五统一”培训管理体系的探索[J]. 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 梁向东.10kV配网技术中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探究[J].广东科技.2013(20)

[4] 刘健,程红丽,张志华.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2)

[5] 吴斌.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04)

上一篇:300MW机组氢气纯度快速下降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义络煤业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及节能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