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具木材加工企业为例浅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管理创新

时间:2022-10-13 11:33:31

以家具木材加工企业为例浅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管理创新

[摘 要]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在解决地方劳动就业、经济发展以及增加税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不容忽视,存在先天与后天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社会及人民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创新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家具木材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98.1;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47-01

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消防问题也日渐突出,火灾事故接连发生,这不仅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亦影响了经济稳定与社会安稳。本文笔者结合当前全国开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及日常工作,通过以家具木材加工企业为例浅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管理创新。

一、家具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现状

(一)建筑先天不足,安全条件差。从建设方面来说,一些家具木材加工企业在没有取得规划部门、建设部门、消防部门意见的情况下,擅自动工修建,导致建筑本身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消防水源、消防车道、消防设施缺乏等问题,且这些建筑大多为锌铁硼结构,耐火等级低。从使用功能方面来说,厂房用作仓库,厂房改作展厅等情况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安全系数。

(二)消防安全设施匮乏,完好有效率低。企业的厂房大都未经消防审核验收而擅自投入使用,所以规范中要求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以及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未设置,有的甚至连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器材都未配置到位。而消防设施完善的企业由于平时疏于维护管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年久失修,不能保证完好有效。

(三)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安全,管理投入低。大多数企业未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与消防安全管理人,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建立相应的巡查检查制度,更是被动地对安全方面进行投入。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选用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车间内的木屑粉尘控制不到位;喷漆车间、易燃易爆仓库未设置独立设置或采取防火分隔,未使用防爆用电器;喷漆房水帘装置缺乏日常维护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弱。家具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岗位与工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从业者只顾埋头苦干赚钱,自身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更是不愿意花上班时间接受消防知识培训,企业的日常培训与演练偏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存在疏散宽度不足、疏散出口缺失或封闭等现象,发生火灾会时造成人员疏散困难,再加上员工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弱,自救能力差,就更加容易导致群死群伤。

二、家具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治理对策

(一)尊重历史,严把新建关。对于既有建筑,采取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形式,如通过设置合理的防火墙、增配消防设施、安装甲级防火门窗、拆除局部违规建筑等措施进行改造,使既有建筑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对于新建的厂房和工业区,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从源头抓起,严把家具木材加工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的关口,凡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相关部门一律不予审核批准,坚决从源头上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的滋生。

(二)部门齐抓共管,筑牢安全防线。安监、工商,住建、消防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企业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要实地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力争以有限的整改资金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坚持严格执法,坚决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足等老大难问题。

(三)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消防职责。家具木材加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从资金、人员上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运行;要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喷漆房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实行管控;要组织开展日常性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运行的完好情况、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出口畅通情况等内容,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四)开展全员教育,提高安全素质。企业一定要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定期请专业人士对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每个员工都会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懂得扑灭初起火灾、熟练掌握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及懂得组织人员疏散。还要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务必让所有员工都要懂得在本岗位上火灾的危险性及基本火灾防范措施。

三、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

(一)政府统一领导,落实正规化管控。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立项、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审批、发证、管理上,政府要统一领导,严格把关,严防先天性的火灾隐患产生。规划、建设、国土、消防等职能部门应对企业厂房、储存仓库、员工宿舍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技术规范进行审核,严格把好建筑工程的施工、验收关;国土资源部门要合理安排民营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用地;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和执照年检时应严格把关,依法登记,对擅自改变功能和用途的,应停发证照;建设部门要抓好城镇的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部门要认真抓好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安全培训工作。

(二)部门各司其职,落实常态化监督。针对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落实常态化监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要依法查处企业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工商部门对排查发现的无照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取缔查处;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足用好责令停产停业、临时查封等执法手段,集中整治火灾隐患,集中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三)单位自查隐患,落实标准化管理。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归口部门, 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环环相扣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要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建立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明确了各级巡查内容,及时发现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变被动为主动。借鉴重点单位的管理经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分级分类,落实户籍化管理,对单位消防安全状况实行网上公开,内容包括消防设施有无定期维护保养,有无开展防火巡查,消防演练,宣传培训等。

(四)员工积极参与,落实群众化宣传。以消防志愿者为依托,广泛发动企业员工参与消防公益活动,组建企业消防志愿者服务队,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消防知识的传播者,营造全民消防的良好氛围。以消防站开放为载体,结合各类宣传日活动,组织企业员工体验模拟逃生通道,走进科普教育馆等形式多样活动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以新兴平台为介质,建立微信公众号,要求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与管理人全部添加,每天更新不同类型的消防知识,更辅以电视、电台、报纸、QQ、短信等传统宣传模式,进一步扩大消防宣传的范围,提高消防宣传的效果。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减少人员的伤亡有重大意义。只有更好的创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管理机制,才能创造出益于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洪锦.关于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38)

[2]王军.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J].武警学院学报.2012(6)

[3]杨继亮.浅析木材加工企业防火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 (S1)

简介:叶水荣,男,学历:本科,籍贯:广东阳春,职称: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消防监督检查.

上一篇:浅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下一篇:物联网基本体系架构与未来实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