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解密”

时间:2022-10-13 11:29:14

近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表决关于任命查敏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的议案,以一票之差未获通过。由于有关方面未就其中原因作出解释,致使民间议论纷纷。联想到今年的全国人代会,在对“两院”报告进行表决时,因反对票与弃权票总数较往年均有所增加,一时间,也曾引起人们的各种猜测。是什么理由让代表投下了反对票?有关媒体就此采访了一些人大代表,让他们透露点“内幕”。

“千百次的问”,显示出民众对人大工作日渐浓厚的兴趣。但囿于目前人大公开的程度,无奈之下,人们开始寻求民间的挖掘方式。“人肉搜索”也好,媒体暗访也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了解事件背后的“隐情”。

客观而言,人们对人大工作从以往的粗略了解,到如今的密切关注,甚至是“盯牢不放”,这本身就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也体现了人大工作的进步。试想,如果没有否决和反对,全部是一致通过,人们对人大工作还是以前那种“橡皮图章”的印象,哪有心思“打破沙锅问到底”?

与以往人大工作“蒙着面纱”的神秘相比,如今的人大工作已经开始逐渐“打开天窗”。例如人大常委会旁听制度的建立,法律法规草案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在新闻媒体上刊登,常委会相关报告、工作计划向社会公布,代表、委员发言视频直播,常委会就审议政府专项工作召开公民座谈会等等。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理应公开的内容,或因其“敏感”,或因其“尖锐”,或因其涉及“面子”问题,往往会掐头去尾、磨去棱角,要紧关头语焉不详。这种“删节版”的公开,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情“胃口”,与我国迅速发展的民主法治进程也不相协调。

回应民众的呼声,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公开的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案,这是规则实行20多年来首次进行修改。其中对于官员的任免,修正案规定:“任免案应当附有拟任免人选的基本情况和任免理由;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对此,有专家认为,明确规定政府官员任免理由应向公众“解密”,这不仅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更是对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进行的合理规范。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任免程序跳出了“黑匣子”,那么,猜谜语似的“背景分析”、“内幕解读”必将失去它的市场。

事实上,“公开”最核心的意义,不仅在于就人事任免、重大决定等事项向民众提供有说服力的理由,更在于使人大权力的行使本身接受社会监督,以防止少数人大代表和委员为了一己之私滥用权力。没有公开就没有民主。任何一个国家机关,其有效运作的根本保障,在于社会成员能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如果没有公开的压力,“代表发言做‘广告’”、“审议发言不搭边”、“发言10分钟歌颂占了8分钟”等现象还会继续下去,官员“带病提拔”、“带病复出”也将是“你方唱罢我登台”。

公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的精神写在法律文本里。公开原则回应了茁壮成长的公民社会、法治社会对人大行权信息公开的诉求。以公开为基石,让人大工作接受全社会的检阅,人大的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才能真正达到权为民所用的价值追求。可以想见,这种令人期待的“公开”效应,将给人大注入更多的活力。

上一篇:浙江需要丰富的金融生态 下一篇:判决书上网:延伸的司法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