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甲酯如何正确且稳定地提高(减少)T1进料量

时间:2022-10-13 10:39:54

在碳酸二甲酯操作中,T1平稳进料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在增加或者减少进料量时就会产生一些操作上的波动,本文主要是谈论这个方面的问题。

今年,碳酸二甲酯装置进行了大规模的节能改造,在节能的各个方面获得非常优良的效果。改造后的本装置开创性的使T1,T3,T4一体化,使得装置平稳性大幅提高,在T1进料量平稳时,T1顶出料和T1釜出料一般都比较稳定,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小。而在进行提量或者减量操作时,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主要是在提量后T1釜底出现PC超标,同时还会出现DMC超标,浪费物料;而在减量时T1顶DMC含量降低明显,T4操作难度加大,由于T1,T3,T4是一个整体,T4的不稳定加剧了整个装置的不稳定性。通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经验,我认为要想平稳地提高(减少)进料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办法,由于方法类似,下面以提高进料量为例,:

1.1 逐步提高T1进料量的幅度

虽然逐步提高进料量不调整其他能够稳定一段时间,但是为保证T1顶釜质量安全起见,可以参照进料量的增量相应减少回流量,使温度点回到平稳时的位置。大量提高进料量时,应该分少量多次提高进料量,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

1.2调整T3去T1的补甲醇量

提高进料量前首先应该提高T3去T1的补甲醇量。T3去T1的补甲醇俗称补气甲,补气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气液交换的气相,实际上就是补充轻组分向上分离的动力,防止未完全反应的PC落入塔釜,造成物料的浪费和后续工序处理的困难,所以补气甲这步骤应该优于其他的步骤进行。

补气甲的量对于调整装置稳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补气甲量过多会导致T4的符合过大,补气甲量过小PC会落入塔釜,造成物料浪费。由于并不清楚T1混料的进料时的状态,对于补气甲的量来说,只能以经验数字来代替。一般来说,补气甲量约为进料量的一半时就基本足够维持塔内稳定反应的需要。

1.3逐步提高T4的加热量

在实际操作中,进料量的增加意味着整个装置的处理量加大,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就会相应增加,即相应加大T4的蒸汽量,但根据操作的实际来看,一般情况下,进料量的增量总量不超过500m3/h时不需要增加T4的加热量,只是在调整对T1的加热后,T3温度会偏低,这时可以适当调节T3去热水换热的流量,保证T3釜的温度即可。当调整进料量超过500m3/h时应考虑增加T4蒸汽量。T4蒸汽量以进料量为3100时的16t/h为基准,每提高进料量1000m3/h时大约需要增加1t/h的蒸汽量。

在加大T4加热量的同时,为保证T4不出现大幅波动,应及时增加T4回流量,保证塔内压力和温度在控制范围以内。

1.4调整T1温度,回流量和出料量

1.5调整其他参数

T4的进料量也应该依据T1和T3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注意调整T4回流量,保持T4处在稳定状态。T3的进料量可以根据T4进料量和T4顶组成可以计算出来,这样T3的回流量和顶釜出料量也一定,从而保持整个系统稳定。

综上所述,提高(减少)进料量首先要树立少量多次增加(减少)进料量的观念。而在操作步骤上,在提量不超过500m3/h时,可不用调整蒸汽量,先调整补气甲量,然后以每次不超过200m3/h的幅度提高(减少)进料量,小幅调整T1回流量,然后小幅调整T3即可。提高进料量超过500m3/h时,则应该首先调整T4的蒸汽量和T4回流量,然后增加(减少)T3的补甲醇量,基本上保持为T1进料量的一半,调整T1进料量和出料量。每超过500m3/h时应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次以相同的方式调整。注意T1中段三个温度点的变化,这是判断反应进行的如何的一个因素。调整好T1后,相应的应该调整T4的进料量和出料量,同时注意回流量的控制。最后应注意T3的各参数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进行提量和减量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的浪费,保持各塔的操作稳定性和连续性。

上一篇: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 下一篇:中职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