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

时间:2022-10-13 10:16:22

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50例环行混合痔随机分为治 疗组(外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8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70例。对其术后疼痛等7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随 访6个月至1年,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无大出血、失禁等 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狭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痔;括约肌切断术;临床观察

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间,我们采用外剥内 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并与单纯 外剥内扎术70例进行比较,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 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39例,均为环形混合 痔(单发混合痔除外),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 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的诊断暂行标 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外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 76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63例。两组病例 的组成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外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即行外剥内 扎术后,左手食指伸入肛管内摸清括约肌间沟,探明 内括约肌下缘和外括约肌皮下部,在截石位左后或 右后位,剥离的外痔创面处作一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用弯止血钳将内括约肌下缘1.0 cm挑起, 并用刀自内向外切断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修剪创缘,使切口呈“V”形,以利引流。松解程度以 自由通过2横指为度。术后以硝矾洗剂熏洗坐浴, 每日便后换药至痊愈。

对照组:行单纯外剥内扎术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校正的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指标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 合。即外形及功能恢复正常,排便通畅,无便 血,便后无痔脱出,下坠感消失。好转:症状及 体征改善,创口未愈。即外形基本正常,无明显 便血,便后痔脱出,下坠感减轻。无效:症状及 体征均无变化。

2.2 疗效及并发症 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 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 术后无大出血、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 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狭窄发生例 数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见表2,3。

3 讨论

我国直肠疾病中,痔发病率占80.6 %[2]。 环形混合痔是指肛管失去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齿 状线下移消失,原有生理功能不复存在,故临床上治 疗较为棘手,往往需手术治疗。但传统外剥内扎术, 切除不完善,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较多,文献 报告狭窄发病率为1%,失禁为2 %。混合 痔术后系开放性创口,常引发便后疼痛,术后创面渗 出物增加,加之术后病菌感染,可使局部发生炎性水 肿,进一步导致剧痛。

括约肌具有括约的功能,因而在痔手术时怕切断括约肌而导致失禁,不予切断。但由于内括约肌具有肠管环行平滑肌收缩特性,容易痉挛而引起术后痉挛性疼痛,或因手术瘢痕挛缩 而致狭窄,故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则是肛 裂、狭窄和内痔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内 括约肌大部分切断可彻底解除其持续性痉挛,肛管 内压力下降,但仍能对抗腹内压的增加,维持自制功能。因此,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不会导致失禁、内括约肌切断术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术式之一,其目的有三:①解除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降低 内括约肌的压力,使肛管静息压下降,恢复肛管皮肤 的正常灌注,使疼痛缓解。②预防狭窄,由于切 除过多肛管皮肤或滑动的皮肤与黏膜间产生横行瘢 痕而致狭窄。③减轻肛缘水肿.解除了内括约 肌痉挛,恢复了正常血液、淋巴的循环,减轻或避免 了术后肛缘水肿及残留皮赘的发生,使外形美 观。术中注意事项:①切断括约肌时,必须将外括约 肌皮下部和内括约肌下部完全切断,尤其切断内括 约肌长度要适当,一般长不超过1.0?1.5 cm,厚不 超过0. 5 cm,既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又保证了 术后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以达到松解之目的。 ②手指扩肛时以自由通过2横指为度,若无限扩大, 可致应激性大便失禁或失禁。③年老体弱或肛 门松弛者慎用或不宜切断括约肌。④修剪切口应呈 “V”字形,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或肛缘 水肿。⑤必须在食指引导直视下挑出内括约肌下缘 并切断,但不能超越齿状线,否则容易损伤对侧肠壁。

参考文献

[1]喻德洪,杨新庆,黄筵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 :890.

[2]李春雨,张有生主编.实用手术学.沈阳:辽宁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95-96.

上一篇:制药企业风险评估探讨 下一篇:超声诊断甲状腺急性淋巴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