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汉字的书写现状看教师的示范责任

时间:2022-10-13 10:07:30

从学生汉字的书写现状看教师的示范责任

【摘要】目前中小学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不容乐观,书写水平较低。究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教师在课内外写字缺乏示范性和责任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字成为自身形象的“代言人”;要重视自我提高,课堂示范带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持之以恒,让书写成为学生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汉字书写;示范作用 ;教师责任

写字是一门功夫,一手好字,终身受益。“字如其人”,一笔一画就是自身的一张名片。但认真审视,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现状不容乐观,毕业生书写一份自荐信,填写一份简历,使用文字不规范,字体歪扭不端正,潦草、随意,字迹难辨、行款不整齐,书写水平较低。尤其是毛笔,似乎与我们的青少年没了缘分。究其原因,我认为课堂上除学生正常的学习需要,社会生活中他们的笔逐渐被电脑键盘替代,对它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外,教师在课内外写字缺乏示范性和责任心是其主要根源。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方块字有一种特殊的美丽。它奇特而有规则的组合,再现了人类语言中最富于魅力的古典情怀。而以书写汉字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则是艺术园中的瑰宝。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对于写字不那么重视了,练字似乎被打入“冷宫”。他们认为,既然电脑这样好用,哪用得着费尽心力来练习写字?教案可以打印,上观摩课,网上可以下载。于是课堂上,在鼠标的轻轻一点之下,生字缓缓地从起笔到落笔,知识要点一行行再现――多媒体代替了老师的粉笔字,省略了教师的范写步骤。

事实上,有的老师所写的字,已经到了让人不敢恭维的地步。写字基本功差,粉笔、钢笔字书写不规范,更缺少写字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板书,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尤其是许多校园的大幅标语,都是电脑为之,难得见到老师的墨迹。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写字带来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对此,有些老师很善于找托辞:我不是语文老师,字写不好不是我的责任。语文老师又说,我是教语文的,不是教写字的,写字是书法老师的责任。话虽如此,但我相信这些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一本书写特别清洁、工整,安排匀称的作业放在你的眼前时,自然感到舒服,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当一本字迹潦草、安排凌乱、墨迹点点的作业映入眼帘时,厌恶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

1 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字成为自身形象的代言人

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还有人把写的字比作人的外观仪表,“每为一字,各如其形”。认为书写时“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字如其人,一个认真、勤奋的人,他写的字也一定是非常认真、工整、漂亮的。很难想象,一个精神颓废、得过且过的人会写出一手刚劲挺拔的字体;一个粗枝大叶、毛手毛脚的人能写出一篇秀丽潇洒的文字;一个不讲文明、毫无素养的人会写出一笔赏心悦目的笔画来。

作为教师,写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基本技能训练,也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通过写字可以提高自己鉴赏和表现美的能力,培养自己观察、比较、理解及想像等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教师书写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映出你的性格、情操,修养等。可以说,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做教师的一定要把写字能力当成最基本的能力来抓,要认识到写一笔好字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做广告,在为自己贴标签,为自己增光添彩,要让字成为自身形象的“代言人”。

2 重视自我提高,课堂示范带头

教师有一定的书法造诣,能写一手好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黑板上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马上就能征服下面的几十双眼睛,学生会由衷地佩服你,并从此把你当作自己的楷模。因而,无论是哪一门课的教师,只有练就一手好字,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示范和榜样,这是任何学科教师的共同责任。

叶圣陶先生说:“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入善读善写。”写字也如此,惟老师善书,学生才能善书。汉字书法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有它自身的规律、原则、要求和方法,作为老师应当有些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粲奇古形翩翻”。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学生善于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当然也会模仿老师的书写。教师的书写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不难想象,一个自己书写潦草的教师,却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学生怎么会心服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板书时必须书写工整、排版整齐、美观匀称;批阅学生作业时也要一笔一画,注意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连批改的字迹也要规范、端正,不能为了快而字迹潦草。教师除了要以身作则之外,对于书写格式和书写安排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可以说,学生听老师朗读和听录音机的朗读感受根本不同,看老师写字和看电脑写字的感觉也是大不相同的。真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问问自己:我敢在黑板上写字吗?

3 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不管教何年级,教了多长时间,教师都要关注自己的书写。不管是板书、教案,都要工整、耐心、细致地完成,养成一种良好的写字习惯。有些老师问,我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我认为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方法对头,掌握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心领神会,就能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当然,要想写一笔好字,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完成的,需要毅力,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黑板上,在校园里,教师的笔迹就会成为学生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代在进步,文字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它永远也不会消失,特别是汉字这一神奇的文字,它的魅力是常驻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写好一手规范的汉字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既能传承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写字的示范作用和示范责任不能轻视,更不能丢,它不仅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关系着祖国文化的继续繁荣和发展。因此,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我们广大教师要给文字注入活力,让汉字书写常新永存。

上一篇: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下一篇:试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