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投资环境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3 09:49:14

河北省投资环境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对河北省利用外资概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问卷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河北省部分外资企业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对河北省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河北省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overview of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Hebei, and then researches part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analyzes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Hebei combined with survey results, finally 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Hebei.

关键词: 投资环境;利用外资;调研;对策建议

Key words: investment environment;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research;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93-02

1 河北省利用外资概况

河北省利用外资稳步上升,近5年利用外资情况从2008年的36.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0.3亿美元。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58.0亿美元,增长24.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72.8%;房地产业占3.8%。然而与其他省市相比,(以山东和辽宁为例,2012年山东省实际到帐外资123.5亿美元,增长10.7%;辽宁省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河北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一定的差距,外资投向主要是制造业领域,投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投资环境也亟待改善。

2 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分析

我们利用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部分外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同时,对石家庄、邢台等地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2.1 调研企业的的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查企业所处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54.1%的企业从事制造业,其次是批发零售业(10.8%)。由此可见,制造业是我省外资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所调研的企业中,在河北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占54.7%,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的占36.1%。企业到河北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利用本地资源(47.3%)、区位优势(41.9%)、开拓市场(29.7%)、降低生产成本(28.3%)、享受优惠政策(27.0%)。

2.2 投资软环境分析

2.2.1 政策法规环境 外资企业对河北省的政策法规环境满意度较高,说明河北省近些年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另一方面,在政策法规环境上,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与多家企业的访谈中,发现企业负责人所持看法比较一致,他们都认为河北省近些年在投资环境的改善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有几个: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改善,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很好,但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过低,尤其是具体的职能部门存在推诿现象严重。二是,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较差,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问题。三是,各种费用与摊派过多。访谈中,大部分企业都提到了这点。

2.2.2 经济环境 从调查结果看,对河北省的经济环境总体比较满意,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三项依次为当地市场的信用度、当地市场的开发潜力、土地及房产价格合理度。满意度最低的五项依次是:技术人才的供应、银行贷款、劳动力成本、辅助配套工业发达程度、技术配套。访谈中企业普遍反映,河北省人才供应上存在一定问题、融资环境不好。例如某公司建议:“河北省应建设一流大学,吸引全球高水平人才,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进行基础及实用性研究,产业化转移,促进河北省经济、科技可持续发展”。黄骅市某公司反映:“虽可从金融机构融资,但抵押贷款的额度仍比国际行情低,信用贷款很难。”

2.2.3 社会文化环境 企业对当地的文化包容度和当地治安满意度较高,而对当地民众素质及文化水平以及休闲娱乐满意度稍低。

2.3 投资硬环境分析 投资“硬环境”主要包括投资所在地基础设施及当地的自然地理要素等两大方面。调查中我们对投资地的基础设施从①当地水电、能源、燃料供应完备程度;②当地交通运输便利程度;③当地的邮电、通讯、网络的完善程度;④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对自然地理要素从①当地地理位置适合企业发展的条件;②当地天气及气候适合企业发展的条件等两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企业对河北省投资硬环境满意度很高,均超过了80%,与投资软环境相比,企业更认同河北省的投资硬环境。

3 提升河北省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3.1.1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农业等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冀中南城市群,发挥冀中南地区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城市职能分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此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可以谋划申报自贸区,这对当地扩大招商引资和进出口有很好作用,目前一些省市也瞄准了申报自贸区,河北省也应该积极尝试。

3.1.2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加强河北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市场与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矛盾。积极稳妥推进股权改革,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积极拓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例如在面谈访问某集团企业提出芜湖的投资环境要大大优于河北的投资环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芜湖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环境做的要优于我们。

3.1.3 培育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市场 河北需要以鼓励企业创新为出发点,强化对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导向作用,不断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吸引海外人才,2008年设立了人才特区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目前,光谷已经投入人才专项资金6.86亿元,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1500多个、高层次人才4500多名。河北省对这些好的做法也应该多加借鉴,鼓励全社会重视创新,形成创新氛围。

3.2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3.2.1 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效率 一切为投资者着想,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设立精干的管理机构,使之体制新、机制新、效率新,要始终推行设立“中心式”服务,一个服务中心承担投资者所有服务事宜,“一个窗口”办事。对这项工作,是本次调研过程中与几家企业深入访谈时企业最为主要的心声。

3.2.2 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增强服务意识 各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企业交朋友、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不断深化服务内涵,除了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中的具体困难、问题,还要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问题。整合服务力量,健全服务体系,真正为企业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3.2.3 削减企业税费负担 要清理压缩收费项目,减少、停收乃至取消一切不合理行政收费,人防、绿化等可纳入非税收性统一收费序列,对摊派或变相摊派实行举报奖励制度。

3.3 重视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 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政府在3-5年的时间里持续投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却是改善投资环境应有之义。目前我省的生态环境尤其不乐观,近期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河北省独占7席,改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对于落后的城市而言,提高教育和培训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到东南和环渤海先进城市的同等水平,将使企业生产率提高25%,外商投资增长10%。就我省而言,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县级电力、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白倩.河北省地区投资环境评价[J].全国商情,2010(21).

[2]张宝柱,殷焕武.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2).

[3]曾颖.我国中部六大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武汉金融,2009(3).

上一篇:关于电费预收工作的管理思考 下一篇:供电企业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