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母离婚找“款爸”,顽劣少年毁家之后又救家

时间:2022-10-13 09:30:16

逼母离婚找“款爸”,顽劣少年毁家之后又救家

儿子在身为高级财务经理的“强势”母亲的熏染下,从小对知足常乐的小科员父亲看不起。长大后,在同学有富爸爸的刺激下,儿子对“窝囊废”父亲怨恨疯长,萌发了找个“大款爸爸”满足虚荣心的极端念头,甚至以年少无知的任性强悍,逼迫父母离婚……但当少年终于卸下“无用”父亲的负累后,他并没有收获预期的欣喜,狂傲的心和父母一样陷入痛苦和彷徨之中。母亲反省之余展开了艰难的家庭挽救,这个破碎的家庭还能回复从前光景吗?

“母强父弱”成隐患,儿子心灵扭曲逼母离婚

1989年陶宇出生时,母亲梅华是武汉市某银行营业网点出纳员,父亲陶大凯是部队转业到银行系统办公室的科员,一家人的生活平静温馨。但随着儿子长大,感觉生活压力的梅华经过几年的充电和拼搏,从出纳员成长为一名会计师,还兼职成为一家企业的高级财务经理,收入不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事业有成的梅华也时常敦促丈夫努力升职,但性情温和宽厚的陶大凯没有野心,面对妻子的催促,他抱着儿子在房间里转悠:“总得有人顾家,你主外我就主内!”从此,陶大凯把重心转移到家庭,精心照料妻儿,包揽了一切家务。

梅华本来一心希望丈夫能有所作为,自己回家相夫教子,如今却只能逼着自己外出奔波,劳累不堪。每当她正职、兼职忙得团团转,回家却见丈夫优哉游哉地看电视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抱怨丈夫“人家都是男人挑大梁,我们家倒好,你哪一点像个男人呀?”听着妻子的气话,陶大凯也不气不恼,说道:“咱们有稳定收入,有房子,有儿子,有票子,你自己愿意出去找累,我有什么办法?”

丈夫一副不求上进的样子,让梅华寒透了心。本来对妻子心疼不已的陶大凯在妻子不满的唠叨中逐渐烦闷不已,两人曾经真挚的感情也渐生间隙。在这种“母强父弱”的特殊情势下小陶宇慢慢长大,母亲对父亲的不满和抱怨充斥了他幼小的记忆。

梅华在对丈夫失望之余,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陶宇身上。为了激励儿子,梅华总不忘提醒一句:“你可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像你爸爸一样没出息。”见妻子拿自己当反面教材教育儿子,陶大凯也窝火,忍无可忍时,对梅华就反驳几句。“一家之主”的梅华哪能容下丈夫的牢骚,她对陶大凯的鄙夷、贬低从“面瓜”升级到“窝囊废”,对儿子提起陶大凯时开口闭口“你那窝囊废爸爸”。在母亲这些言论的影响下,渐渐长大的小陶宇也觉得父亲无用,不把父亲放在眼里。

在父母日复一日的争吵中,陶宇变得贪玩、不爱学习,连高中都没有考上。2005年6月,梅华费尽周折托关系,花掉几万元才把陶宇送进了武汉一所普通高中。听着怨言满腹的母亲每天唠叨,看到原来的同学都进了好学校,陶宇心情非常失落,他开始憎恨这个没有给他温暖的家。

进入高中后,陶宇班里同学大都来自富裕家庭,16个男生就有12个家里有车,这让他很没面子。“我怎么生在这个家庭?我爸怎么不是当老板的呢?”他经常这么问梅华。梅华只好安慰他说:“每个月你一个人就得用掉600块钱,咱们家也不是很穷吧!”

2006年4月14日是周末,看着儿子满腹牢骚,陶大凯开导儿子:“你多享福啊,有空调吹着,有电视看着。你看看多少人还在工地上劳动,在蒸笼似的屋子里生活。你要知足!”一听这话,陶宇突然跳了起来:“人家老爸都赚钱买车,我连电脑都买不起,你还庆幸自己有空调吹,怪不得我妈老是骂你不上进!我现在才知道我家为什么穷了,就是因为我有个不上进的爸爸!”陶大凯惊得睁大了眼睛。也就在那一刻,梅华第一次为儿子对陶大凯的怨恨有了担心。

5月7日,武汉开始升温,梅华卧室的空调坏了,晚上休息的时候,梅华对陶宇说:“小宇,我们的空调坏了,晚上我和你爸去你的房间打地铺吧!”陶宇很不耐烦,立即反对。见状,本来在地板上睡下的陶大凯嚷了一句:“热死也比气死强”就往外走。回到自己闷热的房间,陶大凯才发现把枕头落在儿子房里了。正准备转身回去,只听“砰”的一声,陶宇把门狠狠地关上了。陶大凯在外面喊,让陶宇把枕头递出来,可陶宇在屋子里大吼一声“滚!”一听这话,陶大凯气极了,边骂陶宇边捶门。陶宇猛地拉开了门,虎视眈眈地盯着父亲。陶大凯1.78米,陶宇长到1.83米了,两人都气愤得像狼似的。梅华知道大事不好了,果然,陶大凯上去和陶宇推搡了起来……梅华拉不开这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急得在一旁直哭。

那天晚上,父子俩打完后,陶宇把梅华喊到他房里,一字一句地大声说:“你赶快和爸离婚,我一分钟都不想再看到他了!”他给梅华提出,一个星期之内,她必须与父亲离婚,否则他就要卖掉家里的所有东西,拆掉这个家”

疯狂儿子步步催逼,悲情父母苦涩妥协

陶宇在房里大吼大叫,屋外的陶大凯听得字字真切。见妻子伤心地从儿子的房间走出来,他无限悲凉地说:“儿子要父母离婚,这真是世上奇闻哪!”陶大凯恨得咬牙切齿,摔门离去。

陶宇父子反目也让梅华心里痛楚不已。深夜,梅华似睡似醒间被儿子叫醒。陶宇打开灯,满眼兴奋地与母亲商量:“我想了一晚上,你还是要和我爸离婚!”梅华一愣,像不认识似的看着儿子。见状,陶宇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总嫌爸爸窝囊吗,那还不如去找个大款!”

梅华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了一句:“你是要妈妈离婚,去给你找个大款爸爸?”陶宇无所谓地说“我这可是为你好。你不想像人家的妈妈那样过‘有品质’的生活吗?要怪只能怪爸不争气,没有责任心!”这些都是梅华平时骂陶大凯的话,从儿子嘴里冷冰冰地说出来,梅华觉得心都寒了。

“你们每天吵架不如离婚!”陶宇又补充说,“尽快离吧,给你一条生路,也给我一条生路。你好好想想吧!”说完撇下发愣的母亲转身而去。

眼见事情演变到这个地步,梅华关起房门大哭了一场。虽然在嘴巴上,她对陶大凯极为不满,但这么多年下来,温和体贴的丈夫不辞辛苦地操持家务、照顾妻儿,如果没有丈夫安排好家里,她哪能放手工作呀?只是脾气急躁的她忍不住抱怨,没想到却在儿子身上种下了祸根!梅华悔得肠子都青了,睡意全无。

5月8日下午,梅华下班后看到客厅里酒柜的门大开着,正准备关上时,儿子在自己的房间里阴阳怪气地说道:“您没发现里面少了什么吗!”梅华一惊,发现一直没舍得喝的一瓶茅台酒不见了。

陶宇笑嘻嘻地说道:“我昨天已经跟你讲清楚了,我说到做到。你们赶紧离婚,这家里一样也不留,咱们都另谋出路。”梅华一听这话,只觉得头痛欲裂,又是一夜无眠。

5月9日,连着两夜未眠的梅华憔悴不已,眼圈发黑。早上起身去洗脸时,竟眼前发黑,晕倒在客厅里。陶大凯吓了一大跳,朝着儿子的房间大骂了一声:“都是你个不孝子做的好事呀!”说着,抱起妻子就往医院赶。医生诊断,梅华因连日受精神刺激,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

父亲的那声怒吼也让陶宇心头一震,他远远地跟在父亲后面看母亲就诊。看着母亲苍白的脸,陶宇也有一丝怀疑,是不

是自己做错了。但一想到父母以前经常争吵的情形,一想到父亲“无能”,让自己受委屈,他就气恼,就只想继续加快逼母离婚的步伐。

5月10日晚,梅华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莫名其妙地浑身发抖。陶大凯紧紧地抱着她,像安慰小孩子一样轻轻拍她。黑暗中,门一下子被拉开了,灯亮了,陶宇冲进来对着床上的父母大声喊叫:“还睡什么睡,你们俩从今天开始马上分居!”梅华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紧紧抱着被子……陶大凯气得从床上跳起来,冲进厨房拿出一把菜刀冲陶宇大喊:“你给我滚!”陶宇动手要把父亲往外推,只听见梅华大叫一声,父子俩惊得往床上一看,梅华口吐白沫倒在了床上……

但是陶宇并没有停止对母亲的逼迫。从医院回来后,他继续对梅华大叫:“我要你一周之内离婚,你没动静,所以别怪我这样做。你们不离,我就继续犯事。你离了,一切都好说……你一个高级白领,跟一个小科员有什么前途?我的前途也得被你们俩毁掉!你赶紧甩掉这个‘垃圾股’,给我找个‘绩优股’!”

听到陶宇说自己的父亲是“垃圾股”,梅华气得大骂:我和你爸养你这么多年,你把我们当投资项目啊!陶宇冷笑一声:“那你干吗总给我‘洗脑’,让我别像我爸呢?”气得梅华开始整夜地失眠,甚至白天无法正常工作。

5月13日早上,陶大凯在办公室读梅华的邮件:“我们都40岁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可我们不离婚还能怎么办?不能眼看着儿子毁了。我们还是妥协吧 ”陶大凯觉得有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沮丧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太失败了。

赶走“无用”父亲,偏执过后是失落

5月15日晚上,为了防止儿子做出更加过分的举动,陶大凯和梅华商量后决定暂时屈服,去办一个假离婚证。2006年5月16日,陶大凯把“离婚证”丢到陶宇的床上,默不作声地开始清理自己的衣服。梅华安慰着丈夫:“你先回你妈那里住一阵子,等陶宇脾气过了,我就去接你回家!”陶大凯不作声,眼涩心酸,他的尊严已经扫地。夫妻俩在灯光下感觉一片凄凉。

陶宇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畅快和复杂的情绪交织着。第二天放学回到家,他习惯性地四处看看,没见爸爸熟悉的身影,在轻松的同时,却也有股说不出的失落,他故意大声地哼歌,想说服自己,这样的安静是求之不得的。直到晚上,他饿得胡乱吃了泡面,打妈妈的手机,梅华没好气地说:“我正满大街给你找‘大款爸爸’呢,没时间给你做晚饭……”陶宇忽然觉得无助和空落。

其实,2006年5月18日,梅华就慕名来到武汉“心天地”心理咨询中心,向咨询师骆霞求助。骆霞告诉梅华,陶宇从小生长在不断争吵的家庭里,缺乏安全感,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固执多疑、心胸狭窄、容易产生敌意、与人相处能力差,他从小听到的都是父母间的指责,没能正确理解父母的艰辛,处在青春期又有叛逆心理,采取逼母离婚的方式“解救”母亲和自己,已经是严重的偏执行为,他有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所以家长作出适当的让步是必要的,母亲长期的唠叨也对儿子产生了影响,在孩子的内心一遍遍强化:“爸爸没用,没上进心。”梅华回家后真诚地对丈夫道歉,她为十几年来一直不停地刺伤他的自尊心感到痛悔不已……

2006年5月20日。陶宇放学回家无意中看到沙发上妈妈早上说要扔出去的东西,其实那是梅华故意找出来让儿子看的陶大凯的许多本获奖证书和军功章。陶宇从没听父母说过这些,他一本本翻看,哇,原来爸爸在部队时是个勇敢的英雄!他看着沙发上爸爸的照片,想起他小时候每遇到害怕的事情,都是爸爸鼓励他:“爸爸保护你,小男子汉别怕!”陶宇心里忽然发酸。原来从今天起,梅华要按心理医生说的,先培养陶宇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而这一点正是他们家所缺失的。

第二天,梅华把家里所有的影集翻出来:“帮妈妈把这些照片都换出来,找到新爸爸就放新照片了。”然后对迟疑的陶宇看似无意地说,“你3岁时淘气掉进了院子里的下水道,你爸爸把你弄上来,你们像对泥猴子……”“你5岁发烧,你爸爸守着你三天没合眼,累得住院了……”“你10岁学画画,非要画黄鹤楼,结果你困得睡着了,爸爸舍不得叫醒你坐车,就背着你走回汉口来……好了,这些你都扔到垃圾桶去,没用了……”陶宇接过照片,感到从没有过的沉重,他若有所思地答应着,却悄悄地拿回了自己的卧室。

接下来,梅华每天回家都要买一些新的小摆件:“这个台灯当初是你爸爸亲手装的,你还跟着配合呢。到时候都拆了!”每次让他换掉这些熟悉的东西,陶宇心里都酸酸的。

天黑了,梅华照常出门兼职去了。屋子里的灯都亮起来了,但没有爸爸和他一起等妈妈回来,陶宇发现这房子原来如此空旷冷清。陶宇恍惚中看着镜子里酷似爸爸年轻时的面孔,第一次对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爸爸和妈妈感到怀疑……他扑到床上低声哭了。

第二天,他心事重重去上学,在路上看到一对父子骑着自行车说笑着同行,陶宇的心又沉重起来。

幸福回归,风雨飘摇过后不再有亲情风暴

有一次,梅华带陶宇去做客,吃饭时,梅华不停地夸奖朋友家的豪华装修,还对朋友的孩子说:“陶宇的爸爸没你爸爸能赚钱”。陶宇涨红了脸:“要那么多钱干啥?我爸说得对,咱家又不穷。”阿姨说:“我情愿他能像你家陶大凯一样陪着儿子,也不愿意他满天飞着去赚钱!”梅华笑着说:“算了,他没什么能耐,快给陶宇找新爸了……”陶宇忽然打断话头:“妈妈,早点回去吧!”

接下去的几天,梅华都告诉陶宇:“叫外卖!以后没人像你爸那样耐心地每天亲自给你做鱼丸了……谁愿意像你爸那么傻,只为你能吃得营养,每天做饭那么辛苦哦!”她给陶宇讲陶大凯曾怎么“傻”――热心助人、打抱不平……“啊?看不出爸爸那么厉害!这不是傻。好酷哦,老爸!”陶宇发自内心地欢呼,见妈妈盯着自己,他尴尬地笑着说:“其实,我爸也有许多优点。是吧?”梅华知道,陶宇对父亲的尊敬已经开始了。

在梅华几天的劝说下,陶宇终于答应与骆老师见面。这是第二步――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陶宇问:“他们常吵架说离婚,我现在要他们离婚,这不是成全了他们的心愿吗?”骆老师笑了笑说:“判断一个家庭是否濒临破碎,是看夫妻之间的爱是否还在。其实你父母深厚的爱都藏在吵架背后 你可以观察一下……”

陶宇回到家,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收拾一些换洗的衣服,还烧了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打算送到奶奶家去。看到儿子回来了,梅华有些躲闪地停下来。陶宇心里有些愧疚。

骆老师又分别单独找来梅华和陶大凯:“对陶宇的治疗只是单方面的,关键是梅华放下‘强势’、恢复温柔,陶大凯要回归做丈夫的角色,两人要纠正自己的态度。还要你们为他营造一个夫妻互相体贴、更加和睦的家庭。更重要的是表达爱……”

7月2日,陶大凯和梅华都向单位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一家三口从青岛港出海游玩。陶宇往海船上跑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阶梯上,撞伤了腿骨,痛得摔倒在地。陶大凯急得背起儿子就跑。到了医院,陶大凯不熟悉地方,背着1.83米的儿子上上下下地来回找骨科、拍片子、上药,没一会儿全身都湿透了。梅华忙不迭地在一旁给丈夫擦汗。陶宇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爸爸妈妈,他忽然发现,他们互相对视的眼神那么深情和默契,而且两个人的神情都惊人地相似。

回家后近一个月,陶宇都无法正常走路,陶大凯承担起了背他上厕所、洗澡的任务。梅华则替丈夫敲打累酸的腿,陶宇看着爸爸帮妈妈拔去白发,看他略显驼背的身影,忽然心里柔柔的,暖暖的,他情不自禁地说:“爸爸,你辛苦了,陶宇以前不懂事……”陶大凯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陶宇大声说:“爸爸,对不起!”梅华也对陶大凯动情地说:“这么多年,委屈你了,亲爱的……”妈妈如此柔声对爸爸,对陶宇来说,如同天籁……他张开手:“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请你们复婚吧……”他激动地和爸爸妈妈拥抱在一起……

上一篇:前妻,是你点亮我生命的灯 下一篇:李亚鹏细说女儿:你是降临这个世界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