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10-13 05:42:45

摘要:高频电刀是手术室的必备设备,为了防止使用中的误操作及对高频电刀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频电刀的基本结构、原理、模式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频手术设备;基本结构;原理

Basic Principle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CHEN Cong,HAO Su-li

(Liaoning Medical Instrumen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Shenyang 110179,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 high frequency surgical equipment is the essential equipment in operation room,in order to prevent misuse and to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igh frequency surgical equipmen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principle、mode and the attention in using.

Key words:High frequency surgical equipment;Basic structure; Principle

高频手术设备俗称高频电刀,是用高频电流的方法进行生物组织切割和凝血的外科手术医用电气设备。它通过电极将高频电流送入人体,在电刀笔下的局部组织中形成高密度电流,从而使局部产生高热而达到切割和凝血两种电外科效果。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小,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与其他电外科手术器(如激光刀、微波刀、超声刀、水刀、半导体热凝刀等)相比,高频电刀适应手术范围广,容易进入手术部位,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1 基本结构

高频电刀一般由高压电源、低压电源、振荡单元、功率输出、电切、电凝选择等单元组成。电极单元包括电源变压器等,初级输入220V,次级输出高压和低压两路。振荡单元包括振荡线圈、电容,电子管或晶体管等,其功能是用来产生高频电流。功率输出单元包括晶体管及输出功率调节电路,其作用是来将高频电流作功率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电刀部件。电切、电凝选择单元主要是选择临床需要的电切和电凝功率,通过专用刀柄就可以完成切、凝的临床任务。

2 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因摩擦而生热。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肌体的这种"集肤效应"原理而研制的。高频电刀切割时高频电流只经人体皮肤流动,而不会流过人体内脏器官,并利用刀头高密度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火花,将表面组织快速融化,将电极下的组织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mm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3 工作模式

3.1单极模式 单极模式的电极由单极手术电极和中性电极组成。单极手术电极属于高频医疗器械的应用部分,当高频发生器输出一定波形的高频电流时,通过单极手术电极作用于人体组织,并通过人体组织,经过一个分开连接的中性电极回路至高频发生器。中性电极为同患者身体相连接的、具有一个相对较大面积的电极,为高频电流提供一个低电流密度的返回通道,以防止在人体组织中产生不希望的灼伤这类的物理效应,一般配套单极手术电极使用。

3.2双极模式 双极模式下的电极通常为两个电极组装于同一支撑物上,当高频发生器输出一定波形的高频电流时,高频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流动,直接作用于人体,由双极电极本身的两个电极作为回路,一般不需要中性电极。

4 输出模式

高频电刀的输出分为电切、电凝和混切三种模式。电切是高频电刀通过电火花将大量的强热量瞬时集中在手术区域,从而实现组织的分离。电凝是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远比单极方式要小得多。混切是介于电切和电凝之间的一种模式。

高频电刀能输出各种不同波形的高频电流,当高频电流波形发生改变时,电流对组织的切割效果也会发生变化。当选择电切模式时,切割电流的波形为一个连续的高频电流波形,细胞被加热膨胀直至爆裂、气化。当选择电凝模式时,电凝电流则呈现为一个间断的开关波形,细胞可以在停止输出期间冷却,这样细胞化而非汽化。当选择混合切割模式时,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也介于"电切"和"电凝"之间。高频电刀有三种"混切"模式,从"混切1"到"混切3"之间,电切的因素逐渐减少,电凝的因素逐渐增加,其高频效果也从"电切"转向电凝。

5 分类

根据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3类:

5.1火花式振动电刀 在临床中已经淘汰,它是利用钨合金电极间的空隙放电和LC振荡回路组成衰减振荡,因而输出的是间断的高频减幅波。

5.2电子管振荡电刀 现在也不多见,它由大功率高频电子管与LC振荡回路组成,振荡比较稳定,但体积比较大。若振荡管极板由直流供电,则输出连续高频等幅波,若极板由50Hz交流供电,则输出间断的、幅度变化的高频振荡波。

5.3半导体晶体管电刀 它是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组成振荡器、功率输出和控制电路,其输出是连续波或间断波或二者的组合波形。

6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6.1高频电刀在手术中出现事故较集中的是患者极板的灼伤。而引起灼伤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极板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太小或局部的接触阻抗太大。因此确保患者极板与患者皮肤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及良好接触非常重要,中性电极应整个面积可靠贴合到患者身体上,并且尽可能靠近手术部位。

6.2如不能预知手术实际需要功率,则功率设定先取较小值,试用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调整,只要达到手术效果,应尽量选用较小设定功率,如发现所需功率明显大于正常水平,应停机检查,不得随意增大功率。

6.3切割时进刀的速度和深度视功率大小和医生习惯而定,既要防止过分焦灼组织,也要防止组织液化而切割不佳。

6.4避免患者肌体与手术床或接地金属直接接触,皮肤与皮肤接触区应绝缘,防止皮肤对皮肤的接触,譬如插入干纱布,不能使用可导电呼吸管,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台,以防高频电旁路灼伤。

7 讨论

目前,高频电刀使用率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高频电刀的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熟练地设置相应手术的输出功率,了解电外科基础知识,理解电刀的原理及结构,并掌握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电击、灼伤等危险,很好地发挥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高频电刀的原理与使用[J].医疗装备,2003,21(5):37-38.

[2]医用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安全[J].哈尔滨医药,2010,4(30):59.

[3]高频手术电刀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J].医疗设备,2011,10(11):67-68.

上一篇:浅析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行前瞻性护理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