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闪婚闪离现象

时间:2022-10-13 05:15:49

婚姻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后悔而想出来。

――钱钟书

80后”青年人,特别是女性,满怀激情和梦想踏入社会,在打拼人生的征程中,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都充满艰辛。她们涉及处女情结、情感出轨、家庭矛盾、婆媳关系、生儿育女等诸多突出问题,同时凸现她们错综复杂的情感迷城和波澜起伏的精神世界。“躲猫猫”、“过家家”一般的闪婚闪离的“爱情快餐”对青年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高发的闪婚闪离问题,已成为婚姻管理部门、家庭问题专家、社会学家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难忍“一地鸡毛”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后悔而想出来。”据说他引自英国的一句名言: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据婚姻登记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230.5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北京有2587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1/5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1/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1214对,有6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数据表明,我国“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走高。其中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民政部门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因婚姻濒临破裂而走进婚姻咨询室的人群中,有一半是20多岁的年轻人。多半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小事闹得鸡飞狗跳。”

有专家分析,“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跟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养成孩子缺少忍让性、宽容度有直接关系。

“啃老族”离婚比例大

目前,长幼矛盾已成为“啃老族80后”离婚导火索。一项调查显示,在离婚的“80后”中,有八成家庭在双方父母家“蹭饭”,30%的年轻夫妇把自己的脏衣服拿到父母家里洗。

有一些彻底的“啃老族80后”,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没有就业,更没有独立住房,与其中一方父母共同居住。

由于经济不独立,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当年轻夫妇中的一方不能与对方长辈和谐相处时,双方便会争吵不休,当愤怒冤屈之情难抑时,双方会轻率地甩出“离婚”底牌。

“闪婚”、“闪离”全因头脑发昏?民政部门研究人员担忧:“两个人登记时可能对婚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不清楚,甚至根本就不愿担负责任,只注重婚姻中个人的感受。”

数据显示,在“80后”离婚案件中,有70%的夫妻是自行相识组成家庭的,其中通过网络相识的占20%。他们都有着以下共同点:婚前,都对现实生活怀有“乌托邦”式的幻想,婚前浪漫,婚后烦恼,因对美好婚姻的幻想破灭,最终走进婚姻死胡同。

导致“80后”离婚的原因众说纷纭,大致有五点:

1.缺乏宽容。“80后”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因为父母的溺爱,养成“大少爷”、“大小姐”作风,受不得半点儿委屈。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代人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高。平淡的生活,不能使他们满意,一些生活琐事容易引发“婚姻死亡”。

2.经济依赖。从小花钱大手大脚惯了,一个月的工资半个月花完不说,还经常换新手机,还得一人一部,甚至连电脑也是,随之便心安理得接受父母接济。直到产生两个家族的重重矛盾。

3.家务低能。“家务低能”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有调查显示,在已成婚的“独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计时工来做家务,20%由父母定期为其整理房间。

4.草率闪婚。导致“闪离”的前提正是践行的时髦“闪婚”。婚前缺乏深入了解,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草率结婚,结婚后感情基础不牢靠,而都市生活节奏快,人心容易浮躁,发生矛盾后不懂得自我调适和双方谅解,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匆匆离异。

5.离得方便。“80后”离婚大多没有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使得他们离婚时的顾虑少了很多。

都市里“闪婚族”增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对于“闪婚”,公众接受度为34.1%,认为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结婚。而51.5%的公众不支持“闪婚”,认为婚姻必须经过慎重考虑。

所谓闪婚,它指的是男女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相识,相爱到结婚,是有别于“一见钟情”、“”的一种实质性婚姻模式。与传统的婚姻相比,它的特点在于“快”。都市生活紧张的节奏,生存的压力,对人们习惯的生活发出了挑战。人们面对社会转变会不知所措,期望抛弃繁文缛节,对待婚姻的主张是:剪短过程,快出结果。那么,简化后的爱情究竟是浓缩的精华,还是绚丽的空壳,倒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闪婚的类型很多,一般来说闪婚可分成如下几种类型:

其一,感情冲动型。经过几天甚至更短时间的接触,男女双方“感觉不错”,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情感与法律上的程序,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其二,心灵空虚型。或者因为感情受过创伤,或者由于有过婚姻失败的经历,一些人在心灵异常苦闷迷惘、感情无处寄托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疗伤”对象,必定会“一拍即合”,加入到“闪婚”的队伍中。为了满足暂时的感情需求,把婚姻当成了可以挥之即来的“止疼药”。

其三,利益速配型。有专家认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随之增加,为了谋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为了车、房和绿卡,有些人就通过“闪婚”的办法来快速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

其四,从众型。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随波逐流”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因为人们认为跟随潮流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有些男女双方从最初恋爱到最后结婚,整个过程中有一种“游戏心态”,不是把爱情或婚姻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以此追求享乐与刺激,或者物质上的收获。双方都过于注重索取和获得,忽视奉献和给予,彼此都缺乏一种责任感。这样的感情和婚姻当然不会长久。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表达的看法是:很难想象有速成的爱情,突如其来的幸福往往会被证明为适得其反,然而我们的世界赋予速度和效率太多的荣誉及价值,对它们的追求使我们在自己生存的社会中感到迷失与陌生。

顾骏教授强调:“现代生活追求‘短、平、快’,但爱情不能发生得太快太功利,它应该与生活的步调保持一点距离。这样,除了短暂的激情外,爱情还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愉悦,带来韵味。”

“闪婚”型离婚案件的特点:

1.案件大幅度上升,所占离婚案件的比例不断增大。

2.恋爱时间较短,结婚时间不长即提出离婚。

3. 离婚当事人年龄普遍较小,一般不超过30周岁。

4. 女性提起离婚诉讼的比例较大,案件的原告多为女方。

5.调解离婚和调解和好的比例均较大。

上一篇:中国的“女孩效应” 下一篇:钱学森的青梅竹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