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应用性看现代商业吉祥物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2-10-13 03:47:13

从产品应用性看现代商业吉祥物的设计原则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吉祥物”一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吉祥物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吉祥物以其特有的魅力帮助企业或者活动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影响力。本文试从产品营销模式与吉祥物设计之间的关系入手,简要阐述和分析吉祥物设计在定位、造型、功能等方面的设计原则,并对吉祥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品营销;情感消费心理;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03-01

吉祥物是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人类趋吉辟邪的心理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吉祥物的范畴很广,凡是被认为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物件都可以被视为吉祥物。

从时间上追溯,吉祥物可简单概括为传统吉祥物和现代吉祥物,而商业吉祥物属于现代吉祥物的范畴。随着现代商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选择树立自己品牌的商业吉祥物来促进品牌推广,一个深入人心的吉祥物往往是企业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

商业吉祥物分类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企业、组织等商业品牌吉祥物,第二类为运动会等活动吉祥物。吉祥物是设计师创作出的虚拟形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商业优势,一方面,它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吉祥物可以树立品牌个性,增加商业产品的市场效应。

商业吉祥物的另外一大类型是活动吉祥物,尤其是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活动的吉祥物。吉祥物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象征,反映东道主国家的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传递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

吉祥物设计在原则上要认知“吉祥情感”和理清“设计思路”。首先应该进行吉祥物相关资料的收集 ,借助图形阅读,把握主题,避免撞车,尤其是特色元素的收集与整理――包括特产、民俗民风等。 其次确立主题,选定原型,并且对原型进行加工、解构、重组,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动势造型、表情、服饰、道具等。 最后,设计具有可辨识度的色彩。

一、展现商品特征或地域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2010年广州第16届亚洲运动会吉祥物――“乐羊羊”,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创意来源于流传千年“五羊衔谷”的城市传说,这个传说是广州城市最为知名的一个标识,“乐羊羊”充分体现该届亚运会举办地的特色。

二、设计简洁、整体、独特、鲜明的多元化造型

在吉祥物的形态设计上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将实物进行拟人化处理的传统表现方法,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利用自然界的原有因素进行打散重组,也可以尝试虚拟的造型,如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就是一个虚拟的形象。文洛克的五官进行极简化处理,只剩下大大的独眼,它的造型突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吉祥物的设计方式。

三、塑造商品个性,增加吉祥物或者品牌的亲和力

吉祥物一般采用Q版比例,可以提升角色魅力,增加亲和力,吉祥物是积极的企业价值的概念符号的象征,转化在商品上,就是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从开发商品本身到开发商品价值符号系统的转化,吉祥物的亲和力是提升和增加企业以及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者在商品的外观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上融入情感设计。

吉祥物的色彩设计上也应当鲜明,具有可识别性,符合产品特性和功能,尽量使用基调色来产生视觉冲击力,使消费者偏爱企业的产品。同时在设计和选用色彩时要考虑世界各国对吉祥物色彩的喜爱与禁忌。

四、相关周边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随着世博会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吉祥物的设计、开发全面运用于商业范围,超出了其表层意义,达到了更深层次的境界。2005年日本的爱知世博会发行了一百多种纪念产品,小到绒毛玩具、徽章、文具、大到T恤、领带、毛巾手帕、提袋等。

吉祥物在材质与规格的选取和创新, 应从不同应用角度考虑吉祥物的材质,比如毛绒、塑料、金属、木质等要考虑到企业在产品宣传和活动促销时的应用,将周边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除了具象的周边产品的开发,还可利用资源进行虚拟产品的开发。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腾讯公司,它的企业标志是一只企鹅,利用得天独厚的网络平台优势,腾讯公司积攒了大批忠实的QQ游戏粉丝,这为吉祥物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发展平台。利用游戏等网络平台拓展吉祥物的市场会成为未来吉祥物设计与发展的一大趋势。

吉祥物设计这一学科门类综合了艺术设计、广告、动漫等相关专业知识,属于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现代商业吉祥物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探索、发展期,我国设计者对于吉祥物设计风格的把握还比较薄弱,很多造型不可避免地借鉴甚至搬抄国外的风格造型。

应当看到,随着吉祥物市场化的深入,吉祥物设计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设计者可以充分吸取这些丰富的文化养料,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吉祥物。

参考文献:

[1] 闫评.吉祥物设计[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 张雪.吉祥设计新风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 李中扬,汤晓影.创意源――吉祥物创意[M].武汉:湖北美

术出版社.

[4] 周霞.从品牌和情感角度探讨现代吉祥物设计[M].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张倩.探索现代吉祥物设计的新思路[D].大连:辽宁师范

大学,2011.

上一篇: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下一篇:浅析刘岘的早期木刻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