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分析

时间:2022-10-13 03:38:31

【前言】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虽然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需要。北部湾企业缺乏高技能技术工人的现象越发突出,根据企业的生产状况,高技能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但在社会需要大量人才的同时,毕业生就业却较难。目前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

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分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现状,探索了目前北部湾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北部湾经济建设;探索分析

一、引言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企业的快速发展,急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北部湾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针对北部湾的经济形势、职业教育现状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如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虽然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需要。北部湾企业缺乏高技能技术工人的现象越发突出,根据企业的生产状况,高技能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但在社会需要大量人才的同时,毕业生就业却较难。目前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有的学校就业率低的学科得不到有效控制,没有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有的高等职业院校缺乏突出的办学特色,虽定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上,可毕业生却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上岗难以动手,甚至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还在盲目地为升本奔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经常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北部湾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投入保证机制不健全。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在经费投人、人才录用、职称晋级等方面,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毕业生的歧视比较普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现实是毋庸置疑的,但无论媒体如何宣传,对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高职教育都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似乎是无奈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上了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把它作为专升本的跳板。加上社会用人方面的高学历追求,使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以上原因,在招生过程中,优等生不上高职,高职招生分数线一降再降,广西区200多分就能上高职,生源质量差异大且普遍较差,培养任务繁重,教育质量与规模增长难以实现同步发展。

2.高职教育理念不新。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落实不到位,“中专延长”和“本科压缩”的影子挥之不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技能型”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理解、实践不到位;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

3.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当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等职业院校的功能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鲜明。行业、企业参与和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长远观念,过分重视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加之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普遍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尽管近几年教育部启动了“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需要在生产实践的真实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才能锻炼成熟。

5.缺少合适的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建设校内仿真、模拟或完全等同于工作现场实际的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目前广西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力不从心,实践教学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在经济和工业后发达的广西,尤为明显。

一些北部湾企业由于缺乏高技能专业技术工人,不得不实行委托生产或放弃了到手的定单。因此,研究如何解决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是北部湾所有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解决办法及对策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依据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比重较大的教学计划;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以在北部湾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学历教育的最主要一点,就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应本着面向区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市场,以培养服务本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宗旨。针对北部湾经济建设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找到各专业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把握市场信息,掌握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目前和未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与各企业的沟通信息平台和多层次的合作,研究一条与企业合作多赢的渠道。

2.立足于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2+1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能力本位型、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等模式。因此,北部湾高等职业教育要针对北部湾经济建设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找到各专业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确立以“订单”为导向的培养方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优良的工程环境和实践条件,在企业中安排较长时间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以企业中普通技术人员的身份深入生产工程现场,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工艺技术,直接参与技术攻关和生产管理工作。

3.培养目标应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应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

4.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及课程。只要有岗位需求,就可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同等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培养模式、职业特点突出、人才质量可靠等特点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等职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从职业岗位群分析,进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设置三个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技能训练课模块。尤其要注重技能训练课模块的设置,使学生达到岗位所要求的某项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证书。

5.办学多元化,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筹措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联合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以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校企双赢。

6.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但不是终结性教育。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外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高等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要上移,与学科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同时要开放办学,促进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好专升本、自学考试本科教育、国际合作专升本及本硕连读等多种模式继续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平台。

7.推行多证书制度,促进就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使学生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应根据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需要,办出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高职,真正领会国家的办学方针,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取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开拓就业市场[J].职业技术教

育,2007,(5):22-23.

[2] 罗辉,梁赵清,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3] 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1.

[4] 南海.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5] 张丽.关注市场需求培养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J].

中国教育教学论坛.2007,(4).

上一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下一篇:基于SYB模式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