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爱心教育

时间:2022-10-13 02:21:29

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爱心教育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恰当运用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而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我尤为推崇大拇指赞扬法和击掌鼓励法。面部表情能表达教师的情感和意图,学生最会根据教师的眼色行事,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愉快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克服过去学生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只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体育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够激起自身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热爱体育、追求体育目标、全面健身发展的目的。

二、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

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练习失败或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理解和鼓励,从而营造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跳马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生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三、要用宽容和冷静感化学生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冷静,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个女生诚恳地说:“我错了,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讨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亲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教育的意义就更加显得十分重要。

上一篇:ISDB系统快速日志恢复技术 下一篇:高校开展女子健美运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