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时间:2022-10-13 01:53:42

在重庆江津区,有一对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浙江籍老夫妻。老先生魏澹,曾任原江津先锋区副区长(主持工作),1991年从江津林业局调研员岗位离休,今年已79岁;老太太袁静,也已77岁高龄。他们从同窗变成私奔的小情侣,又一起投身革命,共同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其坎坷曲折却幸福美满的质朴爱情,令人动容。

激情燃烧冲破禁锢私奔革命

魏澹本叫魏吉人,袁静本叫袁雪春。受革命思想影响,1949年,热血青年魏吉人借古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之义,为自己和袁雪春分别更名为“澹”和“静”,改成了今天的名字。

两人的老家,在紧靠钱塘江的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乡,茶山桑园、小桥流水、炊烟人家,处处都勾勒着江南的秀美。

1929年出生的魏吉人是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家境殷实;而袁雪春出生于一个小生意人家庭,一大家子人全靠经营小杂货店维生。

尽管战火纷纷,但激进的新思想还是让两人都争取到了上学受教育的机会。在同一所学校里念书的两个孩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那时候,袁家一直靠能干的祖母支撑。因为穷,他们根本买不起房子,找一位亲戚租了间门面,开了家小杂货铺。雪春在袁家七姊妹中排行第一,很懂事,也很勤快。

战乱中商品供不应求。虽然杂货店赚不了多少钱,但为了保住维系全家生活的店铺,祖母选择了当时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联姻,把雪春许配给那位租门面给他们的亲戚的小孙子,一个比袁雪春小3岁的小男孩。

得知此事后,倔强的雪春死活不依。作为一家之长的祖母态度也很强硬:“如果反抗,你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受过新式教育的袁雪春坚决不向包办婚姻屈服,把菜刀横在脖子上,宁愿死也不依从。见硬的不行,祖母又开始来软的。她声泪俱下地说:“全家十几口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你是家里的老大,怎能不为家里分忧?”一席话说得袁雪春唏嘘不已。

逼婚的压力让袁雪春痛苦不已。

1945年,成绩优异的魏吉人考上当时的杭州市立中学,而袁雪春因为家里穷,上学的事情就此搁浅,家里也抓紧时间筹备她的婚事。

袁雪春天天哭闹,但祖母仍然无动于衷。袁雪春一咬牙,找到小学时候的校长,求他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在校长的帮助和同学魏吉人的鼓励下,她如愿考进当时的杭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虽然两人不在同一所学校,但他们都思想激进,常常通信,交流心得,互诉衷肠。两颗年轻的心也因此挨得更紧。

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解放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革命的战火也迅速烧到杭州。解放区民主的生活、自由的氛围,甚至解放区传过来的民歌小调,都吸引着两颗年轻火热的心。他们在信中开始密谋:我们要挣脱封建家庭的禁锢,逃到苏北解放区去,投身到火热的革命中去!

在同学的帮助下,魏吉人揣着20多元钱,带着袁雪春一起逃到义乌,寄居在一个熟人家里。

魏吉人和袁雪春的“私奔”,引起了袁家不小的震动,祖母找人四处打听,要把她捉拿回去。袁雪春的父亲在寻找袁雪春时,还险些被的飞机炸伤。对于这些,当时的袁雪春并不知道,她的心,已经全部投入到火热的革命事业中。

风雨同舟岁月动荡爱情坚贞

两人到达义乌时,这里已经解放。“那时候,解放区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自由的味道,人们心潮澎湃,都想在这个新天地中干一番事业。”初到义乌时的兴奋,袁静至今难忘。两人改名为魏澹和袁静后,双双参军,并随部队转战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因是知识分子,他们被录取进中国人民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学院。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二野军大的大学生士兵们集结在湖北沙市,开始向大西南进军。

经过艰苦卓绝的行军战斗,二野军大的学员们在当年年底抵达重庆,魏澹和袁静被分到江津县(现江津区),开始为重庆的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

1952年,23岁的魏澹任江津县先峰区副区长,袁静则在团县委任组织干事。这个时候,两人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感情甚笃,却因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并没提及婚嫁。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已经颁布实施,时任江津县县委书记王昭对袁静敢于冲破封建包办婚姻枷锁、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极为赞赏,当即批准这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结婚。

1953年3月30日,在简陋的区公所宿舍里,昔日的同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喜结良缘。到1957年,魏澹和袁静已经有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第三个孩子也将出世。一家人相处的时间虽不多,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1957年,全国上下大搞“反右运动”,魏澹因其“地主少爷”的出身被打成“”,遣送到四面山劳动改造。

袁静回忆说,那些年,每到冬天,四面山就冰天雪地。魏澹在山上劳动改造,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到结了冰的水田里干活。

挺着大肚子的袁静四处奔波,为夫请命。尽管魏澹曾经多次受到上级组织表扬,是当时江津地区的先进典范,但一些人始终拿他的“地主少爷”身份说事,说他是“打入人民内部的敌人”。

袁静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学习,给全家人缝补,有时候,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家里的衣服也是泡在脚盆里几天都没有时间洗。袁静更惦记的,是还在四面山上受苦的魏澹。尽管挺着大肚子不方便,她还是想方设法躲过盯梢,偷偷搭货车到山下,然后再走几十公里山路,进山去看望正在受苦的爱人。

后来,魏澹患了病,才被转移回来治疗,在县城继续劳动改造。魏澹的“”身份,让袁静和孩子们都受到了影响。大儿子在学校经常受人排挤,连入团都成了极难的事情;小儿子读小学,连当红小兵的资格都没有;袁静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负责人却非逼她与丈夫划清界线不可。一边是深爱的丈夫,一边是崇敬的党组织,袁静进退两难。

袁静说,在那不堪回首的20余年,支撑自己坚强走下去的,是对丈夫的信任和挚爱,是对党的信任和挚爱。她始终相信,丈夫是清白的,党组织一定会还丈夫一个公道。

作为一位历尽坎坷的老革命,魏澹一直和他的名字一样,淡泊,宁静:“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远大于个人的荣辱得失!况且我还有相濡以沫的爱人和孩子,共同走过了艰辛岁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仰和希望!”魏澹说,是青少年时代自己在二野军大受到的教育,坚定了他的人生信仰,才使他能平静地走过这几十年的磨难岁月。

老骥伏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魏澹被安排到江津县木材公司任副经理。至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魏澹才真正完全“落实政策”,到县林业局任调研员。1991年,在县林业局工作了两三年后离休时,魏澹已是62岁的老人。

奋斗几十年,突然闲了下来,魏澹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自己的身子骨还硬朗,为什么不能发挥余热呢?和爱人一合计,他联系到了退休在家的另外三位老同志,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在当地开创了老年人有组织地关心、帮助青少年的先河,后来又担任了江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组”最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袁静虽然心疼老伴为那些孩子的事情奔波劳累,但她认为老伴的的决定是正确的,她应该支持。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一笔笔账目,十几年来,魏澹个人捐赠的扶贫助学资金已达4.5万元。在他的资助下,有28名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先后重返校园。袁静也不甘落后,从自己的离休金中挤出1.1万元,帮助8个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在两位老人的带动下,他们的儿子和媳妇也先后资助了两名贫困学生,小孙女还和当地紫云小学的一位贫困女学生结成了“手拉手”帮扶对子。关心帮助年轻人,让两位老人感到自己依然年轻。“自从接受您捐助,每时每刻都好像有一双手,在后面推着我不断前进。”魏澹读着一大摞受助孩子的来信,一脸灿烂,“今年(2007年),我资助的23名贫困生中,有6位考上大学,1位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十几年来,魏澹不顾自己身患多种疾病,深入学校、机关单位,给青少年作报告300余场,听众达16万人次。他还撰写了4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这位被誉为“特殊园丁”的老人,先后多次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袁静也因为工作出色,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而今,两位老人经常回忆起战争年代的激情岁月:“当年在进军大西南的路上,邓小平政委和校长来看望我们,告诉我们‘要为西南人民贡献毕生的力量’,这是教诲,也是嘱托。”这对年逾古稀的革命夫妻,不管遇到什么坎坷,都一如既往地践行着他们对党的承诺。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尽管岁月动荡,但他们的爱情永远坚贞,就像一首革命歌曲唱的那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

上一篇:“全球制造网”的制造史 下一篇:奔走在矛盾纠纷之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