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事儿

时间:2022-10-13 01:02:09

我生长在山路十八弯的小山村,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工作,上班的地方时常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进来坐一坐,看一看,问一问信用社的变化。原来,老人是我们的老前辈。很快,我就和老人熟络了,闲暇时,他会跟我们讲一讲“那时候”的事。

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话说洪岭信用社成立于1954年9月,成立之初,我就是社里的一员。社内的家当都是我们自己置办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方砚台,当时还是向当地的老百姓东拼西凑借来的。那时条件差,件件都来之不易呀!当时到总部提款全靠两条腿、一只背包,一来一去一整天时间,露水、汗水、泥水特别是冬季的雨雪天,因为是高山,所以一般山下薄薄的一层,山上就厚厚的几尺,山下下雨,山上下雪,天气很恶劣。一般过年前是信用社最忙的时候,手工记账造报表,大队要发钱,人手又不够。不管天气多差,年轻的男同志都会自告奋勇地去路途遥远的总部领款。下雪天下山容易上山难,往往下山他们的鞋子裤管就湿了,顾不上休息,边走边吃点自带的干粮,争取时间早点领好款早些回社里做账造报表,快些完成任务。到了总部领好款,马上返回。上山路上,带路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手里拄着拐杖,不时还看看后面的同志。雪天路滑,往往是往前走一步,向后退三步。为了防滑,会在鞋底扎上稻草,前面走上去的同志会用拐杖拉一把后面的同志。一路上,不时还有刺骨的寒风做伴。回到社里,女同胞们早已准备好了姜汤,一喝下,身子马上就热起来,吃点晚饭又开工干活,为次日上班做好准备。大家都团结一心,没有一句怨言。那个日子,一句话,有苦有乐,心里还是挺舒坦的。

其实,我早已在我们的杂物间看到了他们用过的东西:50年代的背包、60年代的床、成立时的财产清单、泛黄的会议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仿佛他们仍旧在这里生活着、工作着。老农金精神会代代相传,站在工作岗位上的年轻稚嫩的我们,就是传承人。

营业间不时有储户进来,有老年,有中年,有青年,见到他都会尊称一声“老主任”,问问他的近况,关心他身体如何,叮嘱他“这把年纪别再辛苦,种菜、种田这种活就别干了”。看着这一切,我很羡慕。我想,假如我年老时,老百姓也能这样待我,那该多么幸福啊!老人对信用社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依然留恋这里的一切,那是一种情结。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站好岗,不辜负老农金对我们的期待。等我老时,让我也讲一讲我们“那时候的事儿”。

上一篇:观点摘要 16期 下一篇:职业危机感来袭,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