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鼠试验看“80后”管理

时间:2022-10-13 12:58:20

从小白鼠试验看“80后”管理

“两只小老鼠掉进一个装满鲜奶油的桶中。第一只老鼠很快放弃,于是被淹死了;第二只老鼠不肯放弃,拼命挣扎,最后把鲜奶油搅拌成了奶酪,爬了出来。各位,我就是第二只老鼠。”――引自影片《猫鼠游戏》中男主角的台词。

鼠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已逐渐成长为许多企业的主要劳动力,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80后”的这一代人身上。

在管理上,如果彻底明白“80后”的年轻一代,那么对于“90后”,甚至“21世纪后”的人,管理就好办多了。因为他们之间有较多的类似部分,且个体之间差异不大(尤其是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不大)。最重要的,将来的社会是他们的,社会中充满的是他们这个类型的人,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了。

对于“80后”的认识和管理,鼠,又能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20世纪后50年有87%的西药是首先进行老鼠试验后,才开始临床试验的。因此,在人类克服疾病、延长寿命等方面,应该感谢实验室里默默无闻的小白鼠。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德尔参与了哈佛医学院与麦凯琳医院合作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研究小白鼠学习进步的核心促进机制。结果发现,当恐惧、威胁时刻存在的时候,小白鼠学习的速度明显提高,而且表现出来的新行为准确到位、经久不忘。

一直以来教育界存在着一个说法,孩子的学习以及各种行为表现的进步,与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紧张和压力有关系。“学习”这个活动受大脑中一个区域的细胞主宰,而记忆以及学习内容的运用和熟练程度却被另外一个区域细胞主宰,这两个区域能否通过活跃的脑细胞建立稳固的联系、通畅的电流和高频的信息交换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部分。

以往教育界是依靠大量的重复练习来试图建立这个通道的。虽然一个班的学生得到的是同样的练习次数、同样的重复内容,可是一两年过去,同一班的学生仍会表现出较大差异。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影响这个通路的建立呢?这个建立的模式真的存在吗?

有趣的试验

哈佛的关于小白鼠大脑区域通路建立、学习和行为关系的研究给出了实证的答案――他们不仅找到了区域间脑细胞形成的通路,而且还找到了更加有效地促成通路形成的因素,那就是环境中适当的压力、威胁,或者恐惧和担忧。试验是这么做的:

A、B两个对比试验组,每个试验组中都有五只小白鼠,并且有一粗一细两个踏板,只有细的踏板在被小白鼠压下后会给出食物。

A组:只要小白鼠哪怕是无意中踏了细踏板,就会出食物。因此,这个组的小白鼠很快就发现细踏板可以出食物,于是就不理睬粗踏板了。

B组:如果没有压下粗踏板,压细踏板不仅没有食物而且还会被电流击中,那是非常难受的感觉,不过不至于形成身体伤害。

研究者最初对B组的设计是,粗踏板要被压下五次,再压细踏板就可以得到食物了。结果发现,五只小白鼠中会有两只或者三只,各自在不超过三次被电流击中后,其他的同伴立刻就找到了关键要点:就是压下粗踏板的次数要足够多,不超过十次,它们居然可以不再浪费次数,压五次粗踏板就回来压细踏板。此时,研究者增加了压粗踏板的次数,提高到十次。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小白鼠在压了五次粗踏板,回来再压细踏板被电流击中后,第二只小白鼠立刻在粗踏板上压了十次以上,而且找到十次这个数字的速度更快。

这样的试验进行了一周后,第二周研究者对A组的规则进行了修改:如果粗踏板没有被压下五次,细踏板就不给食物。结果发现,小白鼠去尝试压下粗踏板,发现也没有食物就非常慌张,在等了很长时间已经感受到严重饥饿时,它们才会失去控制地在每一个踏板上压无数次,终于细踏板给出食物了。但是,这个组找到压五次粗踏板后细踏板会出食物的时间,是B组找到同样结果所用时间的14倍。

更加惊讶的事情发生在第三周。研究者决定增加对A组小白鼠的惩罚,也就是如果粗踏板没有压下五次,细踏板就给电流。让人想不到的是,小白鼠居然彻底放弃了尝试,直到饿得已经无力行走都没有找到得到食物的规律。

试验结论

这个试验重复了将近1000次,研究者在不同阶段对小白鼠的大脑进行了解剖,发现了如下的结论:

1 如果在开始没有创造学习的内容(或者学习的内容是简单的,仅仅是压细踏板出食物),那么学习区域是空白的。

2 如果有简单的学习而没有惩罚措施,那么形成学习成果应用的大脑区域可以得到发展,但两个区域之间没有建立活跃的细胞通路。

3 在没有建立活跃的细胞通路情况下,再增加新难度的学习内容时,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甚至有放弃的迹象。

4 在这个基础上再施加惩罚,没有建立细胞通路的小白鼠会彻底放弃。

5 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哪怕是简单的学习,也要建立惩罚机制,从而在小白鼠大脑中两个区域间快速建立通路。惩罚是最快建立通路的环境因素。

6 通路建立后,不仅学习效率提高,而且承受惩罚的心理、体力都较强,不会放弃。

这个试验最重要的突破是,找到了促进学习成绩以及应用表现行为的客观证据――那条通路(活跃的脑细胞、通畅的脑电波回路)。同时,在小白鼠身上验证了惩罚――导致适当的恐惧、压力、紧张――会提高它们生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等,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及行为表现的应用效率。

对“80后”管理的启发

再让我们看看“80后”吧――一年更换五六次工作,轻易离职,无法承担压力,缺乏生存勇气,缺乏朋友,缺乏持久性。“80后”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 挫折承受能力较低,表现为:领导批评就辞职,工作需要努力就不干。

2 过于计较自我得失,表现为:自己的任务完成就行了,别人没有完成与自己无关,宁可闲着等待,也不做一点额外的事情。

3 主动性很差,表现为:只要没有吩咐到,就只做交待的任务。

4 没有人生目标,缺乏理想,表现为:短视,眼界狭隘,无法集中在较长期的目标上,计较冲动的感情,而不是成就的维持。

5 容易冲动,自我意识强,表现为:总是后悔,然后想“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6 没有建立信任的能力,表现为:缺乏交心的朋友。

没错,“80后”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彻底改革了的教育,没有了体罚,没有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甚至连最起码的严厉、威严都没有。陪伴他们的是幸福的童年、悠闲的青春、松散的日子,他们头脑中还有什么现实存在的细胞通路吗?甚至他们头脑中两个区域是否都得到了完善发展都是一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对“80后”有效的管理思路大致在如下的四个方面展开:

1 实施一点惩罚后,不要间隔太长时间,甚至不能超过三个小时,就要立刻给出积极的肯定和发展的方向。

2 提供在企业内部交朋友的机会,加强同龄人之间的活动,促进他们形成深刻的人际关系,提倡和建立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精神。

3 布置任务要具体,并明确指出对他们的期待。对他们不足的、缺乏的要给予具体的辅导,而不是抽象的精神,越实在、越具体就越有效。

4 强调任何财富、成功背后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忍受鲜为人知的常人无法忍受的考验。不能让他们过于期待机遇、机会,从而忽视艰苦的努力而去渴望“缘分”这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鼠年到了,感谢小白鼠让人类在它们身上进行各种试验,从而使我们更加健康,使我们更容易了解自己,使我们知道改善自己行为的方式。人类关于自己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甚至仅仅依靠对自身的研究都无法获知,却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启发。

上一篇:企业发展首在“谋人” 下一篇:你是企业家,还是企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