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困境及其消解

时间:2022-10-12 11:44:39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困境及其消解

摘 要:在迈向2016年后,我国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时下社会各界热议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课题大量推向公众视野中。新形势下,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局面逐渐与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密切契合,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下,中小企业在充分释放自身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同样伴随着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需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所面临的困境得以彰显出来。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经济发展

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在新形势下,这一形式的客观表现愈发地证明了业界判断,即人力资源规划已然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课题,人力资源规划问题如同其企业的财务问题、品牌发展、经营等问题一样,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在经济“新常态”与国内经济发展整体放缓的时代下,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系统阐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人力资源规划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较于其他中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规模与产业集群上都显得“势单力薄”,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也面临诸多阻碍与限制,受到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国内发展顺畅的中小企业,必然都是非常重视人才引进、知晓如何使用人才的现代企业[1]。

人力资源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人力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中小企业最具活力,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换言之,人力资源是以“人”为主体的资源类型,而“人”是一切制度设计、经营发展、风险调控等环节的执行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所以,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人才效能,这也是国内外中小企业管理经营的重点内容,受到业界、学界的一致共识。二是,人才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最为重要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魂”。创建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优秀人才队伍,是中小企业提升发展层次的终极选择。三是,通过引进优秀的人才素质与技能,中小企业能够更快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困境

2.1 制度不健全、投入保守

当前中小企业研究中,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关键原因就在于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此外,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投入非常保守。毋庸置疑,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中的一项重要单元,更是推动企业实现规范化建设、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制度的健全完善除了设计顶层的规划外,也需要通过实践工作予以证明。而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只会把对企业的关注重心转移到生产、经营与营销等眼前利益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没有清晰认知。

2.2 管理理念落后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推进,必须要实现职能部门的统一与功能健全,以此体现机构作用。然而,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企业经营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着很大的滞后。并且,企业内部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部门或意识淡薄,导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缓慢。

2.3 激励机制运行脱节

现阶段,我国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企业员工、人才的激励仍然存在概念上的理解偏差,部分企业认为所谓激励无非是强调“励”的作用,主要是以“高薪”为运行主体。却不知对一些具备高收入条件的综合性人才而言,其并不只是希望能够取得高收入,更希望可以在企业发展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与自身对团队氛围的提升。当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会片面地采用“薪酬激励”来全面取代多元化的激励手段,由此而来的问题是,片面的薪酬激励已无法获得应有的实效,员工积极性不能获得充分释放,高素质人才能量无法真正转化为推助企业发展的动力。

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推进策略

3.1 创新规划思维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对企业员工管理、全面化劳动力管理、生命周期人才管理等理念具有充分清晰与明确的理论认知,管理队伍应当知晓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的形成特定历史、文化及经济背景等。此外,需要将人力资源与员工实际问题的观念真正进行落实,以此来提升管理的持续性,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在现有形态下可以再进新阶,创新规划思维。正确的意识到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绝非是为了降低企业的人才成本,而是要从根本上去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实情为基点,综合应用人力资源规划办法,实现有针对性的创新运用。

3.2 完善规划制度

囿于现实规模、组织框架及市场地位影响,中小企业要全方位的创设高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可操作性并不大。然而,如若可以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现实,且制订扎实、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就可以从本质上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可助企业极大地拓宽市场空间。因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始终贯彻“制度建设”,应当竭尽所能的实现管理的制度化、体系化、流程化,通过完善、健全的规划制度来约束企业各工程的员工,为企业队伍建设和执行力提供坚固支撑[2]。通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能够有利于形成员工工作的协调规范,通过有价值的行为准则来框定企业运行的一切活动,体现团队协作,为企业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3.3 健全激励机制

首先,中小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规划中一定要形成激励意识,将企业员工看成是企业发展的一项核心资源,需针对员工的真实激励、有效激励,通过情感结合物质的双重激励留住员工。其次,企业不可单方面地把薪酬机制看成是激励机制的唯一手段,对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激励,需要尽量以实现其成就感而延伸机制外延。企业经营者还需要利用不同的激励方式相互配合的手段以达到最优体现,例如:可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在其有所成绩时给予鼓励,当其出现偏差时予以及时警告,可对员工实施股权许诺激励等。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激励策略,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时效性才可得到更好激发,企业发展才更为蓬勃。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进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落实与执行环节,必须要将每项制度贯彻到位,并予以必要的监督、督查,以确保实际效果。

3.4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毋庸置疑,文化建设属于国内外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单元,更是企业自身内在价值的体现载体。可以说,企业文化已经被普遍看做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软实力”,与其生产、经营、营销等各种实践行为息息相通,共同作用下打造了现代中小企业的完整性[3]。然而,在我国众多中小企业中,相当数量的企业并不关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在推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进程中,有必要将其结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将人力资源规划视作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与企业文化共同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拥有高素质、高觉悟的管理人才制订、推进、执行,当然,也只有培育与完善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体系,人力资源的规划才能有章可循,工作基础才能牢固。只有找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困境,并引出破解管理困境的策略,才能使研究鞭辟入里,实现务实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28(02):93.

[2]曹秀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宋怡璇,褚广源,雷雨.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7(03):1.

上一篇:书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