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母沛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10-12 11:27:33

欣母沛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间隔15 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 μg。对照组91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50 U。比较两组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 h、24 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应明确诊断,早期使用。

[关键词] 欣母沛;剖宫产;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53-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在妇产科质量管理中,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孕妇存在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巨大儿等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因素时,在剖宫产术时及术后极易发生产后出血。为预防这些孕妇发生产后出血,我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对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术中给予宫体注射欣母沛,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4月~2007年4月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并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产妇187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32例,羊水过多36例,双胎妊娠21例,巨大儿47例,前置胎盘23例,产程延长28例;产妇年龄23~37岁;孕34~42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对照组91例,均无胃溃疡、哮喘、严重过敏体质、青光眼等禁忌证,出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用药方法

两组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打开子宫下段,吸尽羊水。观察组96例在娩出胎儿后给予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间隔15 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 μg。对照组91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50 U。

1.3观察内容

计算出血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容积法,术中吸尽羊水后吸引瓶内计数;②面积法,术中使用的纱布数量及血湿润纱布面积,血湿面积按10 cm×10 cm=10 ml计算;③称重法,术后置产垫,按1.05 g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血量。各班护理人员计各班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汇总计入分娩记录。观察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记录欣母沛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u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剖宫产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

两组2 h、24 h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量的比较(x±s,ml)

2.2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率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8.7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率的比较

2.3临床处理

共出现57例产后出血,输血例数观察组为1例,占5.56%。对照组为9例,占23.08%。观察组1例需B-lynch子宫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对照组2例需B-lynch子宫缝合法,1例行介入治疗。

2.4不良反应

术中应用欣母沛的96例患者中,8.33%的患者出现恶心(8/96),4.17%出现呕吐(4/96),5.21%出现胸闷(5/96),8.33%出现寒战(8/96),3.12%出现发热(3/96),31.25%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升高(30/96),14.58%出现潮红(14/96),未作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

3护理

3.1心理护理

孕妇及其家属常有兴奋、喜悦的心情,又有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剖宫产手术给患者带来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身体不适,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沮丧的心理,担心能否顺利渡过手术期。护理人员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和手术方法、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等知识,做好术前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手术中及时告诉产妇新生儿的状况,减轻紧张等心理压力,配合好医务人员安全度过手术期。

3.2恶心、呕吐的护理

欣母沛组96例患者中,8例出现恶心,4例出现呕吐。择期手术的孕妇术前1 d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禁食禁饮6 h以上。术中加强观察,孕妇发生恶心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如情况允许,暂停操作以免损伤组织,同时安慰孕妇,告知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是药物引起的,避免情绪紧张;发生呕吐时,将孕妇的头偏向一侧,放弯盘于孕妇口角处盛放呕吐物,防止误吸,及时做好口腔护理,清洁面部。

3.3严密观察病情

手术过程中配合麻醉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保证输液输血通畅。根据术中出血量、血压、尿量等调节输液速度。患者如果发生胸闷、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吸氧。另外,在术中大量出血的情况下应用欣母沛往往会掩盖血容量不足的病情,应及时准确计算羊水量和出血量,积极补充血容量。

3.4配合新生儿抢救

产妇入室后,提前30 min将婴儿辐射床加热,温度控制在37℃,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3±1)℃。胎儿娩出后积极配合进行新生儿呼吸道、脐带处理后回病房或转入NICU。

4讨论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能否及早预防及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功及产妇的预后。当孕妇存在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巨大儿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时,在剖宫产术时及术后极易发生产后出血,如果能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后出血的病例中有90%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1],因此加强子宫收缩,是防止产后出血非常关键的一步。应用药物仍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手段,传统应用缩宫素,缩宫素在体内很快被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及肝、肾、肠所灭活及清除,体内半衰期仅3~4 min。缩宫素仅能刺激子宫上段收缩,减少子宫的血流量,在受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将不再起作用,大剂量的缩宫素可导致水中毒。

欣母沛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合成的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为卡前列素与氨丁三醇1∶1的化合物,成盐增加了卡前列素的水溶性,使吸收增加,用量减少。对妊娠子宫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2-3],子宫肌肉收缩可在胎盘附着部位发挥止血作用。欣母沛的临床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钙离子的载体,第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第三是刺激缝隙连接的形成。使子宫达到有力的协调的收缩,起到一个止血的作用。欣母沛宫体注射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快,15 min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达到最高浓度。欣母沛的15羟基用甲基取代后,可对抗15-羟脱氢酶对它的灭活作用,使半衰期延长,生物活性增强,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欣母沛是强效而安全的宫缩剂,但对胎盘残留、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异常所致的产后出血是无效的。因此使用前一定要明确诊断,以避免延误病情。

欣母沛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潮热等,唯一的禁忌证是过敏,患者有哮喘时不能使用,最大剂量为2 ml[4]。

综上所述,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时,早期使用欣母沛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种起效迅速,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78.

[2]孙忠实,史亦丽.国家新药新制剂总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71.

[3]刘玲.欣母沛配合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85.

[4]盖铭英.高级产科生命支持[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180.

(收稿日期:2008-11-25)

上一篇:3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分析 下一篇: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