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12 11:27:16

福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摘要 土地流转不仅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提高土地经营效率,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可助民增收。介绍了福泉市农村土地流转和优惠政策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情况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做法;问题;对策;贵州福泉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43-01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提高土地经营效率,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一定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1-4]。

1 基本情况

福泉市辖9个镇6个乡2个办事处,60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987个村(居)民组,国土面积1 688 km2,人口32万人,其中农户7.4万户、农业人口25.4万人,耕地面积1.55万hm2。截至2013年3月底,土地流转面积4 253.33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7.5%。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有转包、转让、互换和出租4种。全市共转包土地面积217.33 hm2,占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1%;共转让土地110.67 hm2,占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5%。福泉市土地流转主体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大户承包型。种养植大户流转多家农户土地进行集中耕种。二是企业带动型。企业流转农户的土地建立设施农业或办企业。三是合作社带动型。合作社直接与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或组织社员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开展规范规模种植。共有15个合作社流转土地606.67 hm2,占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6.1%。四是农户相互流转型。土地零星分散的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开展种植。

2 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强化宣传围绕新一轮土地承包政策和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扶持及相关农村体制改革等政策,福泉市利用召开各种培训会和赶场天或各种节会等机会,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知晓率。二是配资源调结构、政策扶持引导。紧扣实施“185”农业产业富民工程建设和农民对土地赖以生存的资源调配,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土地流转。三是强化中介服务,促进有序流转。为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引导中介组织搞好服务,如藜山乡建立土地信托流转服务中心1个、土地信托流转服务站3个、土地信托流转服务点76个,指导和服务全乡土地流转。四是坚持增收原则,维护群众利益。在农民土地进行流转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费高于当年的土地收益,达到稳赚;被流转土地的农民要优先安排就地务工,达到好赚;让农民开展多种农村经营,达到多赚。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不够大,流转面积小。目前,福泉市流转土地的面积较少,产业不够强,土地资源未完全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流转制度不健全、手续不规范。除企业和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手续较为规范外,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以口头协商多,自发流转的农户大部分是在亲戚、朋友范围内流转,有文字协议的不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存在流转主体错位的现象,手续不规范,容易发生纠纷且难以解决。三是信息不对称,流转不够快。信息还不够畅通,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消息不能及时沟通,存在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情况,导致部分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和流转效率较低。四是依法流转需加强,社会诚信需巩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利益方面的问题,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有违反合同、协议的情况,加上诚信意识不强,往往不履行承诺。在业主投入大量资金后,不遵守诺言,要求退还土地、更改协议等,导致部分业主不敢投入资金,产业发展不大,示范作用不够明显。

4 对策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强化产业带流转。以三化同步为统领,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特别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让企业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中发挥调配土地资源的作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二是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三是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强土地流转的引导。由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利用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在县、乡村建立日常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抓土地流转工作。四是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在全市各乡镇建立土地信托流转服务点等中介服务组织,通过该组织土地流转提供中介服务,及时解决供求双方消息不对称的问题,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五是加强土地流转纠纷的调处力度。在具体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坚决做到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不回避矛盾,保证出现纠纷就及时解决。

5 参考文献

[1] 胡长青,赵登宏,刘惠.彭阳县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95-97.

[2] 田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04(8):72-73.

[3] 宋山梅,王晓娟,张瑞萍.贵州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09(3):33-34.

[4] 梅福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6(10):46-48.

上一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生态荣昌猪差异化品牌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