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一代”唯我独尊?

时间:2022-10-12 11:17:25

最近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在中国严苛的人口控制政策开始实施之后出生的一代,比之前的人更少认真负责的精神,更不愿意承担风险,更不喜欢和别人竞争或合作。《洛杉矶时报》对此悲观地评论道:“一个由集体主义、勤奋工作和牺牲精神所铸造的国家,已经造就了可以成为它的毁灭者的年轻一代。”

最戏剧化的效果发生在中国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心。国外的专家们认为,“这些孩子更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未来政府部门的领导者或商业精英阶层的成员,所以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更具有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影响。”

在中国,大批在家长宠爱下成长的孩子,长期以来一直备受质疑。在各类求职招聘会,雇主们并不青睐独生子女出身的求职者。从2007年开始,一些“两会”代表委员曾提议取消独生子女政策,认为它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和青年人中的性格失调。从那时起,上述论文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丽萨・卡梅隆和孟欣就对这个课题产生了兴趣。她们的团队在研究中使用了一组用于测试参与者的利他主义、信任程度、竞争力和承担风险意愿的经济学游戏。她们征集了215名生于1975年-1978年间的志愿者,这些人在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施前出生;以及208名生于1980年-1983年间的志愿者,他们出生时计划生育已开始实行。在年龄更大的这组人中,55%的人至少有一个兄弟姐妹,而更年轻的一组中相应的比例只有15%。

每个研究对象要完成一份由44个问题组成的人格调查表,以测量外向性、适应性和消极性等特性。这些参与研究的志愿者还同时玩一种揭示自身真实行为倾向而非自己声称持有的感受或价值观的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研究者发现,两组测试者间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对比。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出生的一代相比,在要求测试者决定如何分配一罐钱的游戏中,独生子女一代显示出更少的利他主义精神。另一个游戏测试的是参与者对某个看不见的同伴的公平性是否信赖,这些独生子女同样展现出对他人更少的信任感,自己的可信度也较低。比起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安逸。在另一个游戏中,要求测试者做出选择:是通过与另一个匿名参与者进行竞争,还是由个人单独进行表演来决定最终的奖励;这一次,小皇帝们也更为倾向于回避竞争。

人格调查表显示出类似的倾向:和计划生育之前出生的人相比,独生子女一代极其明显地表现出更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倾向于消极。当被问及是否相信明天有更为美好的可能时,独生子女更经常性地倾向于认为前景黯淡。卡梅隆说:“这是我们发现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异。这些人几乎都符合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刻板成见。”

但对于这一研究成果,美国奥斯汀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托妮・法尔博持保留意见。她在中国和美国都已进行过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她说:“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更糟的明显证据。”

(编译/丛峰)

上一篇:换点美元 买点美股 下一篇:商业银行国际化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