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卖唱去非亲母子演绎绝世真情

时间:2022-10-12 08:40:33

2005年五一长假期间,在深圳的街头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搀扶着一个双目失明的年轻人在吹。那凄婉的声如泣如诉,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吹到动情处,两行热泪不知不觉地从他的一双盲眼里流下来。每逢这时,老人便会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边擦着他的眼泪边咳嗽着说:“儿啊!你要坚强些,等我们有了钱,娘一定会把你的眼睛治好。”而盲青年这时则会停止吹,用手轻拍着老人的背说:“娘啊!有了钱还是先治您的肺病吧!”看到这一情景,过往的行人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解囊相助。

他们是一对怎样的母子,怎么会流落到深圳来卖唱呢?这中间又有一段怎样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绝处逢生,好男孩草堂认母

庞元清今年29岁,出生于安徽省蒙城县泰山镇农村。他5岁丧母,12岁父亲又被肺癌夺去了生命。在父老乡亲的接济下,他才得以读完高中。1996年,20岁的庞元清开始在镇上靠做建筑小工养活自己。

1998年8月11日晚,庞元清骑着单车从镇上往家赶。路过镇边一片树林时,他听到从树林里传出哭声。他立即跳下单车,循着哭声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在树林深处,他看到一位50多岁的老妇人站在一棵大树下,树杈上系着一个绳套。老人一边哭一边拿着绳套往自己的脖子上套。这种上吊的场面庞元清只在电视中看到过,此时,当这种场面真真切切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年仅22岁的庞元清顿感毛骨悚然,吓得转身就跑。仓促中,他被树桩绊了一跤。老人听到响动,急忙把垫脚的石头蹬开,整个身子立即悬空。

庞元清摔了一跤后,头脑清醒了许多,回头看到老人的手脚在空中挣扎。他知道此刻老人命悬一线。他一边高喊着“救人”为自己壮胆,一边快速地跑到老人跟前,将老人救了下来。

老人得救后,捶胸顿足地哭喊道:“为什么救我呀!活着无路,死还不行吗?”庞元清这时已全无了胆怯,他紧紧抓住老人的双手,恳切地说:“老人家,不管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走这条路,有什么苦你跟我说,我兴许能帮你。”绝望中的人最想向人倾诉。在庞元清的劝说下,老人终于向这个年轻人哭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这位老人叫彭凤芹,59岁,也是本镇人。老伴早年过世,她守着一个儿子熬了多年。等到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的时候,她的苦难也随之而来。儿媳见婆婆年老无用,就处处给她使气,而懦弱的儿子又怕媳妇。三天前,老人的气管炎犯了,咳嗽得非常厉害。晚上吃饭时,老人嘴里嚼着饭,不料将饭粒和痰咳得满桌子都是。这下惹来了大祸。儿媳当场就把桌子掀翻在地,饭菜洒得满屋子都是。儿媳指着彭凤芹的鼻子破口大骂:“老不死的,咋活这么结实呢!”

彭凤芹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切,过了好久她才含着泪水开始收拾地上的东西。谁知这时儿媳又骂道:“你咋不早点滚呢?”老人一怔,手一松,碗又掉在了地上,她抬头看了看蹲在门口耷拉着脑袋的儿子,老人不禁长叹一声,拖着病体含着眼泪走出了家门,儿媳又将她的破被子扔了出来,门在老人的身后“哐”的一声关死了。

老人在郊外的树林里呆了三天三夜,她的心在痛苦中煎熬着,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她不想给儿子留下拖累,于是,她准备用那根绳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完老人的诉说,庞元清早已泪流满面。天底下哪有这样嫌弃自己母亲的儿子,他想起了自己幼年就去世的娘,他做梦都想有一个疼自己爱自己的娘呀,而有娘的人却不知道孝敬,简直是枉为人子!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她把老人背在背上说:“走,到我家去,明天我去找你儿子,让他来接你。”

第二天,庞元清侍候她吃完早饭,便按着老人指点的地址敲开了老人儿子的家门。他刚说明来意便遭到其儿媳的怒骂,庞元清忍着火气想和老人的儿子好好谈谈。可就在儿子回心转意准备去接母亲的时候,谁知却被媳妇一把拽住,凶悍地说:“你妈只要敢回来,我就走,要你妈还是要我,由你选!”庞元清不敢相信地看到这个男人“唉”了一声,竟然蹲在门槛上垂下头来。庞元清再也忍不住了,怒斥道:“你们连自己的娘都不要了,还有一点人性吗?”谁知那个悍妇恬不知耻地说:“你有人性,你把她当娘养呀!”

回来的路上,庞元清想:既然老人的儿子不要她了,她又无处可去,难道自己救下还要把她推出门外、再推向死亡吗?不,绝不能。

回到家里,庞元清双膝跪倒在老人面前,说:“老人家,他们不养你,就让我来养你,让我做你的儿子吧。”彭凤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养她,而这个毫不相干的孩子却要认自己做母亲。老人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相依为命 ,一片孝心感天地

庞元清认母的事在泰山镇引起了一场风波,人们在谴责彭凤芹亲生儿子的同时,也对庞元清议论纷纷,说他连自己还养不活,怎么还能再养活一个老人?天下有捡金捡银的,哪有去捡娘的。还有人为彭凤芹老人出主意,让她去告亲生儿子。可是老人宁可去死也不愿把儿子推上法庭,在老人那布满沧桑、泪水涟涟的脸上,庞元清明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他决心无论怎样都要赡养好这位老人。

而彭凤芹老人听到别人的议论后,却不忍拖累庞元清这个好心肠的孩子。她含着眼泪对庞元清说:“孩子,你的好心大婶领了,如果你不嫌我人老无用,能让我为你做饭洗衣看看家门,你给我一口饭吃我就满足了,以后不要再叫我妈了。”

如果说庞元清在最初要认老人做义母是出于对她亲生儿子的义愤和对老人同情的话,而现在听了老人这一番话后,他内心深处与生俱来渴望母爱之情骤然迸发。他跪倒在老人面前激动地说:“娘,我自小就失去了父母,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疼我爱我的妈妈呀!你就让我做您的儿子吧。”听着庞元清那发自肺腑的话,彭凤芹老人泪流满面,伸出颤抖的双手扶起庞元清,抚摸着他的头说:“儿啊!娘给你添麻烦了。”

此后,彭凤芹老人就与庞元清母子相称。庞元清每天骑着一辆破单车早早地到镇里去打短工,晚上回来将一天赚到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母亲。吃完晚饭后,他就双手捧着父亲留下来的为母亲吹奏解闷。而彭凤芹老人每天都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做着可口饭菜,就连庞元清穿出的衣服再也没有汗酸味了。庞元清交给她的钱她一分也舍不得花,都积攒起来准备给庞元清娶媳妇。在不知情人的眼里,谁也看不出他们不是一对亲生母子。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苦难毫不留情地降落到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身上。

彭凤芹老人多年来积劳成疾,身体极其虚弱。庞元清每天夜晚都能听到母亲的咳嗽声。看到母亲在病痛中备受折磨的样子,他心里特别难受,他几次劝说母亲去医院治疗,但都被母亲拒绝了,母亲说:“我这是老毛病,吃点药挺一挺就过去了。”

时间转眼过去了一年。1999年冬天,彭凤芹的病越来越重了。有一天晚上,庞元清从镇上回来,见到门紧关着,他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往日未曾开门就能嗅到饭菜的香味没有了,而且今天屋里静悄悄的,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打开门,眼前的情景令他心惊肉跳,只见母亲蜷曲在地上,脸憋得青紫,额头上流着血,显然是从床上掉下来摔破了头。他立即跑上前扶起母亲在她背上拍了几巴掌,彭凤芹吐出一口浓痰后,半天才喘过气来。母亲挣扎着站起身来,对庞元清说:“儿呀!你饿了吧,娘给你做饭去。”

此时庞元清的心里特别难受,他忍着泪水,强行背起母亲向镇里的医院跑。经过医生确诊,母亲患的是肺结核,必须住院治疗,住院押金就要5000元。

经过一年多的省吃俭用,庞元清打短工的钱已由母亲积攒到了3000元。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这笔钱付住院费,剩下的2000元他准备过两天借到钱后付清。当彭凤芹知道自己住院动用了这笔钱时,立即哭了起来,她对医生说:“这笔钱是我给儿子积攒下来娶媳妇用的,不能动啊!我不住院了,你们把钱退给我。”庞元清听到母亲这话心里涌动着无限的感激和幸福,多么慈祥善良的好妈妈呀!他抓住彭凤芹的手哽咽着说:“娘,您老人家有病,如果我不给治,那和您那亲生儿子又有什么区别?娘,您就让我尽一点孝心吧!”听儿子这么说,彭凤芹老人只好抹了一把脸上的老泪,幸福地看着儿子在医院忙前忙后。

安排好母亲住院,庞元清马上着手借钱。他找了几家邻居也只借到了400元钱,还差1600元到哪里去借呢?没有办法,庞元清想到了老人的亲生儿子,在他看来,这钱他们是应该出的,更何况是借呢!但庞元清万万没有料到,当他说明来意时,立即遭到了老人儿媳的怒骂,并将老人有病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庞元清身上,说老人是给庞元清干活累病的!走出那个家门,庞元清委屈得直掉眼泪。但他并没有埋怨自己,因为在他心里,老人早就成了他的亲生母亲。

一个半月过去了,母亲的病已基本好转,而3400元的押金也已经用光了,医院多次催促庞元清交款,并称再有5000元一定能够彻底治好,但庞元清此时已求借无门。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母亲的万分愧疚为老人办理了出院手续。而此时,母亲彭凤芹的病情虽然暂时得到了控制,但并没有根治。

以恩报恩,从此人间真情有绝唱

2000年8月,庞元清告别了母亲来到深圳打工,经人介绍他进了宝安区一家塑料制品厂做普工,月薪600元。庞元清出来打工的目的就是要赚钱为母亲治病,因此,每月的工资除生活费外全部寄回家。虽然离开家里时母亲的病已好了许多,但他仍然不放心,所以他经常打电话给邻居,请他们帮助照顾母亲。为此,他还不时地从生活费中挤出些钱来,买些小礼品邮给邻居来联络感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照母亲。

每逢工休时,庞元清就奔走在深圳的各大医院里,向医生打听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或民间偏方。每得到一个药方或了解到新药上市时,无论价钱多高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邮给母亲,而他对自己却特别吝啬,每餐都是青菜萝卜,连块肉都舍不得吃。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超强度的工作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004年6月的一天,正在紧张工作的庞元清突然感觉眼前一黑,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地洞里。这是怎么啦?他使劲揉着眼睛。大约过了两分钟,他的眼睛又复明了。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信号,只可惜当时并没有引起庞元清的重视。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发生过很多次类似情况,而且一次比一次时间长。后来,他的眼病进一步恶化,眼前开始模糊起来。这时庞元清才感到情况不好,急忙向厂里请了一天假到医院诊治。诊治结果让他目瞪口呆,医生说他是眼角膜穿孔,必须立即住院动手术才可能恢复视力,而手术费高达30000元。这对庞元清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医生见他无钱医治,只好给他开了些普通的眼药水控制炎症。

为了不失去工作,庞元清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工厂。又过了一个月,他的眼病进一步恶化,视力模糊。他见瞒不住了,才向工厂领导诉说实情。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被炒掉了。

拎着行李,庞元清蹒跚在深圳的街道上。想起家中的病母和自己的处境,他禁不住悲从心来,一个人躲在的立交桥下痛哭了一场。平静之后,他决定返回老家,当时正是2005年春节前夕,车票非常难买。他排了一宿的长队,可快要轮到他时,售票窗口挂出了“票已售完”的牌子,一股急火攻心使他瞬间失明了。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庞元清给家中的邻居打了一个电话。打电话时他已看不见键盘上的数字,只有请小店的老板为他拨通号码。当话筒里传来母亲那关切的声音时,庞元清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他把自己的病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母亲。母亲边听边哭,她要庞元清在车站等着不要乱走,等她来深圳接他。

两天后,在人山人海的深圳火车站广场上,彭凤芹老人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庞元清,她不敢相信站在她面前这个双目失明的人竟是自己的“儿子”。她轻轻地擦掉儿子脸上的泪水,扶着他的胳膊说:“走,娘领你去医院,再检查一下究竟得了什么病。”庞元清拉住母亲说:“检查一次要花很多钱,我们还是回家吧。”母亲告诉他,庞元清平时邮回家的钱她全带来了,有5000元。庞元清一听急了:“那些钱是准备给您治病的,不能动。”看到庞元清病成这样还在关心她,彭凤芹既感动又生气。她坚定地说:“娘已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治不治还有什么关系,你才28岁呀!不治怎行?以前,你说什么娘都依你,今天,你一定要听娘的话。”庞元清拗不过,只好跟着母亲来到医院。医生检查的结果比上次还要严重,不但眼角膜已经穿孔,而且眼珠也开始萎缩,即使马上动手术,复明的几率也只有50%。听到还有希望治好,彭凤芹老人十分高兴地说:“医生,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治,我这有钱。”说完,她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5000元钱。医生见了笑一下说:“这是难度相当大的手术,要在7.5毫米直径长的眼球上缝二三十针,押金最少也要50000元。”母亲听后惊得合不上嘴,无助的泪水决堤般倾泻而出。

走出医院,庞元清便央求母亲带他回家,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说:“家乡医院根本做不了难度这么大的手术,咱们先住下,娘就是拼了命也要挣钱把你的眼睛治好。”随后,他们在宝安区花100元租来一间铁皮屋。每天母亲都要为庞元清上几次眼药,每隔两天就要领着他去医院打一次消炎针,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为了筹钱,老人甚至想到了卖掉自己身上的器官,可她根本打听不到谁会来收购。没办法,年老多病的老人就拿起了饭碗沿街乞讨,每天挣几个糊口钱。庞元清怎么也想不到本该自己去赡养老人,现在反却让母亲来养他,不禁心里万分愧疚。

有一天晚上,庞元清心里实在堵得慌,就让母亲领着他出外走走。站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上,那些他曾经熟悉的景物现在他一点都看不到了,心中禁不住一阵悲哀。他从母亲手里要过从家乡带来的坐在草地上就吹了起来,那哀婉绵长的曲子吸引了许多过往的行人,人们都以为这一对盲眼母子是在卖唱,便纷纷将钱投在他的脚下,一元、五元……几个小时过去了,当他们回到出租屋一数整整50元。庞元清激动地抓住母亲的手说:“娘,今后我再不要你上街乞讨了,你领着我沿街卖唱吧!”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2005年5月7日,记者在深入采访了这对特殊母子的故事之后,也深深地被他们那以恩报恩的真情打动了。记者请庞元清母子在餐馆吃完饭后,又来到了他们借宿在深圳黄木岗一位老乡的出租屋里。在这里,记者看到,三四个男老乡和庞元清母子挤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狭小铁皮房里。据这几位老乡讲,他们都知道庞元清母子的故事,不但免费给他们母子提供住处,还经常在生活上接济他们。其实彭凤芹的肺病完全可以治愈,而庞元清的眼睛现在还有光感,不是完全没有复明的希望,他们缺的只是治疗费用。

向善之心是我们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当善良的阳光洒照在我们身上时,即使你身处逆境,也会挺立不倒。彭凤芹、庞元清这对以恩报恩的善良母子,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之光,让我们的心境如此纯净温暖。让我们为他们的善良叫好,向他们的义举致敬!

上一篇:忧伤的母亲,请别忘记我们是一家人 下一篇:测测你的职业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