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奇艺术品会走俏?

时间:2022-10-12 07:20:15

为什么新奇艺术品会走俏?

在艺术品市场,稀奇物件经常有高价格。

中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悠久,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被称作未经人类加工的艺术品。因为很多奇石具有独―无二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市场价格历来不菲,近年更是节节攀升。在2015年7月举办的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上,由600多道“石头菜”组成的“天下第一奇石盛宴”,售价高达29.8亿元。10年前,媒体还广泛报道过四块亿元奇石,一是名为“人之初”的青海黄河奇石,一是名为“鸡雏出壳”的内蒙古玛瑙石,一是名为“岁月”的玛瑙石,一是名为“中国版图”的葡萄玛瑙。

不仅天然观赏石越奇越贵,新奇的人造艺术品同样走俏。在1997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幅齐白石的《苍蝇》虽然仅有一张名片大小(9.7cm×7cm),但因题材特殊而成为全场的焦点,最终拍出19.8万元高价,被媒体称为“最昂贵的一只苍蝇”,若按面积计算,也是当时最昂贵的中国画。与之相似,2010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了一幅齐白石的《虎》,由于画家屡写禽乌而极少画虎,市场上的齐白石虎画罕见,该画成为场上的重量级拍品,尽管其所受质疑自预展起就不绝于耳,却仍以3202万元高价成交。

买家喜爱稀奇物品与好奇心有关。好奇心是人们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心理状态及趋势。在自然界,动物的某些特征由于具有竞争优势而逐渐强化,个别器官变得非同寻常,比如雄性狮子的长鬃毛、雄性孔雀的大型尾羽、雄性乌鸦的鲜黄色的喙,这些容易引起注意的新奇特征不仅能让雄性竞争者震惊,更能吸引雌性。同样,人类对熟悉的事物逐渐习以为常,更愿意主动寻找新奇信息。在好奇心与注意力的协同下,新奇性信息被注意的机会显著提高,并很快与其他固有信息建立联系而生成意义。

现代艺术惯用“陌生化”手法,适应了人类的好奇心。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艺术创作的陌生化将司空见惯的老模式翻新,往往能使观众眼前一亮,倍感新鲜。20世纪初,欧美相继出现的一系列艺术运动,便是通过改革传统艺术内容和表现方法,不断使艺术陌生化,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部从不同角度探索出新的绘画语言,营造出各具趣味的现代艺术面貌,从而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代艺术的做法更为激进。当代艺术是美国在二战后向全世界推广的“美国式艺术”,完全颠覆了欧洲的古典艺术。与古典艺术追求美不同,西方当代艺术为了求新,把本来不是艺术的东西命名为艺术,推出各种怪异、荒诞甚至血腥等极端形态,运用装置、行为、概念、影像等全新手段加以表达。在求新型买家的力捧下,当代艺术市场大红大紫。比如,主张彻底摆脱传统美学观和艺术观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材料、技法上有巨大突破,其代表艺术家波洛克用颜料滴洒而成的《作品5号》被拍至1.4亿美元。

当然,并非―切新奇艺术都会被有效关注。好奇心与信息新奇度的大小有关,人们只选择那陛具有―定新奇度并能够被认识的信息。当事物所能引起的新奇度不足时,好奇心驱使人去寻找新奇、变化的信息;而当新奇度过高时,好奇心又驱使人转而寻找平常的、相对不变的信息。只有那些与原认知结构中等程度不协调的新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所以,任伺成功的艺术创新都会控制在必要的限度之内,设定好与读者欣赏习惯的恰当距离,是被市场接受的关键。齐白石说过:“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里的“似”,不只是艺术形象与原型的相似,还包括艺术的创新形式与既有形式的相似。

上一篇:看杜蕾斯的艺术营销 下一篇:体验查干湖冬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