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上寨苗居营造技艺流变及保护探析

时间:2022-10-12 04:57:49

郎德上寨苗居营造技艺流变及保护探析

摘要:贵州郎德上寨是至今原生态保存较好的苗族聚落,其民居在功能、形式、营造等方面都较好地体现出了传统价值。伴随历史的迁移,郎德传统苗居不断老化,现代苗居更替出现,但却未影响其整体村寨的传统风貌。本文针对郎德苗居的建造技艺和传承保护进行研究,通过选取不同代表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比,梳理总结各时期苗居建造技艺的变化特征,纵观其民居流变的过程及传承保护方式,期望探讨和思考流变过程中的苗居将如何发展。

关键词:苗居、郎德上寨、建造技艺、传承保护

随着苗族民居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些新的苗居在建造过程中早已丧失和摒弃了传统价值,但也有一些苗居在变化过程中注重对于传统的继承。为此,研究郎德上寨苗居流变过程中的特征及技艺方式,对于传统民居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 郎德上寨格局与民居特点

郎德上寨位于贵州凯里市东南地区的苗林腹地,于1985年作为黔东南民族风情旅游点对外开放。整个上寨四面群山环绕,背山面河,整体聚落的发展也由河阳面向山上和沿河道生长。

郎德上寨的民居建筑群以传统的木杆栏苗居吊脚楼闻名。建造形式与朝向依地势而建,基本是背山朝阳。苗居吊脚楼的外部造型多为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由于地势原因,一般只有平均层一半的进深,用来圈养牲口。二层半虚半实,虚位是堂屋,是全家的活动中心,镂空部位上铺楼板与地实平。但由于郎德上寨的民居建造更加传统和受地形限制,在苗居形制和外部造型上衍生出多种样式,为传统苗居吊脚楼的考证留下宝贵的物质文化素材。

2. 传统苗居建造技艺

传统的苗居吊脚楼采用纯木结构,材料使用单一。其传统的木构技艺不仅体现了苗族在木构上的智慧和创新,这种活态遗产以有形静态的物质文化为载体,一代代沿承下来。

2.1建造材料和工具

苗居的建造材料多就地取材。由于在山地,多采用轻质白岩等当地石材砌筑基台,广泛用木材建造房屋。由于木材特性不同,在建造苗居的时候仍会采用楠木、枫树、柏杨等树种,但也仅用作中柱、圆柱、排扇屋梁的特殊位置,可从苗族《上梁词》和《苗族古歌》考证。墙壁和楼板则用杉木制作,屋面则盖屋瓦,也可用杉树皮或茅草铺盖。

在传统的制作工具上,匠人需要木尺、墨斗、斧头、刨子等工具,虽建造工具单一,施工效率不高,但会更加考验施工师傅的技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郎德上寨的匠人表示会采用一些新的现代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工具的革新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传统手工艺作业的衰落,但只要不改变传统技艺的核心内容,并及时将传统工具及使用方式记录和保存下来仍可接受的。

2.2建造过程和传承方式

郎德苗居吊脚楼的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建造前的准备,建造过程,建造维护三部分。以建造一栋三层三开间的吊脚楼为例,需要小树100多根,7-8cm;大树7、80根,16-17cm。把这些木材制作成24根木柱、40-50根枕木、39根檩子、28根梁枋、135根椽子、600根枋子和600张木板 。总共需花费3、4万(除地基费用)。

建造前的准备包括房屋主人要凑集资金、选址、准备材料、请工匠和建房时令。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起中柱(选材要均衡)-比杆(量柱子多高)-下料(三间房安多少根,削柱)-换量-钻眼(榫卯)-测量(一间房子一丈二)-立房子-调整房子平衡(不平衡在下部垫石块)-椽皮-檩条-盖瓦(防淋雨)-安装楼板和墙板-装饰-刷桐油(防腐)。

3. 不同时期郎德民居建造案例分析

3.1清代苗居

郎德上寨有一名起义英雄杨大六,作为民族英雄,其居所也得以保护至今作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杨大六故居属清代苗居吊脚楼,由于年久腐烂经当地木匠师傅多次修缮,但据修缮的匠人师傅所言,房子的修缮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原貌恢复,仅在局部功能空间上因展陈的需要做出改动,因此对于其清代苗居吊脚楼的做法上仍值得考察。

3.2传统苗居

传统的民居基本都是四榀三间的形式,一般上下三层都是木结构,一层圈养牲畜,二层居住,三层储物。楼梯采用外挂式,屋顶以歇山和悬山为主。而在交通组织上更多以套间形式,以堂屋为中心组织内部功能交通。同时取消了三面带廊的形式。

李家普通苗居已有30多年,房屋建造样式比较传统。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背靠山壁,地基并不平整。因此房屋地基先用石块垒砌巩固,一层采用水泥砖砌筑,但外表皮仍然用杉木片遮挡。二三层采用纯木结构。房屋采用五榀四间的形式,每榀五柱四瓜带夹柱,中间两间设堂屋。与一般房屋不同的是,它并不是清代苗居三面带廊的形式,而是一面带廊从而组织上至三楼的交通空间。

3.3新建苗居

郎德上寨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民居的建设受到一定限制,但政府通过“买地卖地”的措施向一些需要新建房屋的居民提供地基建设新房。这类新房地基多采用水泥浇筑,一层采用砖石砌筑。同时配有砖房建造的厕所、厨房等附属用房。二三层为了保证村寨风貌的一致性仍会强制采用木结构。同时内部功能更明确化,如增设楼梯间。此类顺应旅游和村寨发展的民居,多用来开设农家乐、住宿等,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郎德上寨旅游配套设施匮乏的问题。

阿妹农家乐就是典型的现代新建民居,尽管内部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但已开始接待游客。

3.4各时期民居建造变化小结

从以上选取的各不同时期案例可以看出,在郎德完整性的风貌之下囊括了多个时期的民居样式。不同时期的民居在结构形式、平面形制、屋顶样式、材料使用、装饰细节等多方面变化充分体现苗居在时展中建造技艺的变化。(表3.1)

表3.1 不同时期民居样式比较(自绘)

4. 流变中的民居技艺传承和保护方式

通过实地勘察发现,郎德上寨的苗居吊脚楼仍为当地的主流住房方式,归结于以下两点原因:1)吊脚楼是苗族同胞经历时间的选择,而今更是一种习惯选择和精神选择;2)政府政策保护下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寨老和当地村民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苗居的保护到位,为当地的匠人提供就业机会,也为建造技艺的延续和传承提供基本条件。

4.1 村民的集体保护意识

郎德上寨的集体保护意识体现在以寨老为首的村民自治方式。这种方式形成的民约民俗对村民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村寨的凝聚力。政府协同寨老一起建立相关保护机制,如政府颁发了相关建房限令,居民建房选址大多买政府征收后划定基址的地块,否则在原址上建房或加建需要通过多道提交和审核,这样利于保护村寨现有风貌的统一和完整。而寨老协同村民共同保护家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合理开垦用地,遏制人为破坏;增强传统技艺相关风俗的保护,如选址、建房习令、上梁等特殊习俗。

4.2 匠人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

郎德一直以来以师徒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技艺,那些传统精湛的木工技术由此延承下来。由于村寨新建民居不多,对于旧民居也多以修缮改建为主,因此村寨内木匠基本可以满足村寨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此,郎德民居避免了遭受外界不良文化的侵扰,如粗糙的现代化快速工艺,以及失却传统价值的流行审美观念等。但是木匠作为村寨最为重要的工种,目前面临着师傅数量少,学徒少,传统技艺可能失传的问题。如今郎德上寨只有4个传统的建房师傅(能完全一个人熟络整套吊脚楼造艺的人),如今村寨年轻人大都选择上学或务工,非常缺乏自愿跟学手艺的年轻人。

4.3现代建造技艺的有限融合

传统建造技艺是以活态形式通过实践和筛选沿承下来的,与现代方式的融合也需要实践选择和时间积淀。两者不仅体现在可视的物质形态的融入,还表现在居民居住的精神形态的结合。

可视的物质形态包括现代材料的融入,现代家具设备的使用等。传统苗居吊脚楼内部楼板、墙板都因为采用木板而导致隔音效果差,有火灾隐患的问题。但如果将室内隔断墙和楼板替换成水泥石材,但依旧保持传统苗居吊脚楼外在形态,在不破坏传统建造方式的前提下提高了苗居的居住品质。居住的精神形态体现在以人出发的功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生活价值取向的变化。传统的苗居吊脚楼会把厕所、楼梯等附属功能设置在主体房屋的外侧,这样在使用上极其不方便。但随着居民对居住生活要求的提高,郎德上寨新建的苗居会设置独立的楼梯间和厕所。这种以人为本的功能空间的变化实际上是生活价值观转变的结果。

5. 技艺传承与保护相关建议

郎德上寨至今能够平稳演进发展并且延续历史而不被切断,在旅游开发的众多民族村寨中算是成功案例。但伴随村民对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物质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传统技术匠人的减少,这些传统建筑遗产的续存和发展也将会面临新的问题。为此,对于如何将技艺继续传承与保护我们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1)对苗居建造技艺的动态调查、记录和存档。通过组织相关学者对村寨进行定期详细的测绘调研,对村寨的动态发展做详细记录,这为今后的苗居研究可提供重要的资料积累。2)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训。通过当地政府的扶持或与相关协会联合,可对苗居建造技艺传承人进行职业化培训,将原有自然发展的模式转变为有规模的职业化模式。3)制定建造技艺标准和流程。尽管现有匠人能者可以完成一整套建造施工,但其建造流程都仅熟捻于心并以实践的形式去传授,建议当地匠人与相关学者可以制定详细的营造记录,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技艺模式供相关从业者学习。

苗居建造技艺的不断流变不仅出现于郎德上寨,也同样见于其他民族村寨。尤其对于以旅游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浪潮早已将传统技艺过早地席卷流失,只留下单一乏味的村寨风貌。为此,如何树立对传统价值的保护意识,建立对传统苗居文化的保护机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欣,《苗居吊脚楼营造技艺》[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 李先逵,《杆栏式苗居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余达中,《上郎德模式: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第26卷第 5期,2008.

上一篇:建筑智能化设计的相关探讨 下一篇:浅谈化工厂区室外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