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枯燥为兴趣 化平淡为高效

时间:2022-10-12 04:19:52

摘 要: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但纵观不少数学课堂,枯燥无趣、平淡无味、抽象化的知识令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教师如何构建趣味化课堂,从而让教学更高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效模式 直观演示 物化活动 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34-01

高效课堂模式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但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则需要教师紧扣数学学科特点,搭建学习平台,变枯燥为兴趣,化平淡为神奇,从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那么,高效的数学课堂模式如何构建?

一、运用直观演示,诱导学生乐学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直观演示法能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内容。特别是空间与图形内容,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引入直观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在充分感知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圆是闭合曲线,想通过尺子直接测量周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如何理解圆的周长公式中的“π”。为此,教师设计活动教学法,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直尺、线和不同大小的圆,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出圆的周长。操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看着大大小小的圆纷纷思考,在汇报环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学生汇报用滚动的方法测出圆的周长,但有学生说这样的方法有局限性,误差比较大,用绳测的方法比较好,并现场操作演示。他的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赞同,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模仿演示,通过演示活动让学生再次亲历探究活动。接着,教师设计冲突情景:把细绳的一端系上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教师再问学生:这个圆用绳测、滚动的办法能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的思维受到冲突,意识到了绳测、滚动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并产生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欲望。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痕迹,并出示相关数据,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再次让学生利用数据进行运算,并在数学推理中发现了“π”,最后和学生一起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πd。

二、通过物化活动,诱导学生好学

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感知、操作、思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要素,特别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物化情景,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参与过程中经历数学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例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和包含分。平均分和包含分由于分法上的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但低年级学生想从本质上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课堂会变得枯燥无味。如何突破?我设计了物化情景: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苹果,想让我们班的同学帮忙分一分(课件出示6个一样的苹果图和3个白色盘子),你想怎样分?物化情景将学生带入了生活中的分东西画面,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一分活动,并与同桌进行交流。在汇报环节,第一种分法:6个苹果,一个一个地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教师让学生根据分的过程进行语言复述,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第二种方法:6个苹果,每次取2个放在盘子里,可以放3个盘子。教师让学生根据分的过程进行语言复述,让学生体会包含分。在物化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两种分法的过程,领会了两种分法的意义,它比教师反复的说教效果更好,学生理解更深刻。

三、挖掘潜在智力因素,促使学生会学

想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平台。特别是小学数学蕴含了不少智力因素,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促使学生会学、乐学。

例如,计算器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内容,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设计了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东东在利用计算器计算36×5时,发现按键“3”坏了,但东东还是很快地利用这个计算器算出来,你想知道东东是怎样算的吗?学生的方法很多:36×5=6×6×5;36×5=(26+10)×5……又如,一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最后设计了一个“买东西”的游戏。教师出示一些有价格的物品,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人民币向教师购买物品,鼓励学生买一种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如买8角钱的练习本时,学生有的用1元钱,要求找回2角钱;有的用一张5角、一张2角和一张1角的人民币;有的用8张1角的人民币……学生的方法很多,一次次的购买成功使课堂沸腾起来。

总之,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模式,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趣味因素,有效结合数学学习特点,利用直观演示、物化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敏.浅议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4).

[2]夏素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4).

上一篇:构建互动课堂,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下一篇:让英语教学向儿童“情感”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