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12 04:01:26

也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通过有效性课堂教学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生命,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它能让学生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化学课堂教学的乐趣,而不是在化学课堂上感到痛苦、乏味,甚至是一种折磨。此效果的取得不仅功在课堂,更多的是功在平时。一个爱岗敬业、善于体察学生并乐于和学生交流的教师必定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传统的化学课堂了无生趣,我们应该做一个“新潮”的化学老师,多搞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诸如课外兴趣小组,参观化工厂等,从而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二、加强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思维环境,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学科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让课堂变成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园。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审题,帮助学生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掌握最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在有序地安排我们的教学进程的同时,我们要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意识地安排在学生的有意注意状态中。目前,在中国大班化教学环境下,参差不齐的学生个体差异给化学有效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扰。通过所谓“借班上课”的教学活动来评价化学教师教学的有效与否仍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化学有效教学必须是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下开展的,只有对学生信息进行综合的了解,有效教学才能设计出学生化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三、注重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如果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做法可能就是无效的,就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化学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化学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动,突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体性。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认真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吃苦好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熟读,精思,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评价学生要适时、恰当,具有激励性,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四、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要知道,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拓宽学习和运用化学的渠道。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课堂学习之外,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搜集、查阅最新信息,借鉴学法,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在化学课上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媒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逐渐学会自己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我们高中化学教师需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在宽松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挥,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上获得更实在的成功体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上一篇:让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声声入耳” 下一篇:开拓小学生英语课堂积极参与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