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12 03:33:31

重看“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孕育着新一轮的产业创新和设计变革,在工业设计背景下,非物质的核心内容就是服务。服务是无形的,无法被拥有,只能被体验、创造和参与。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设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99-01

“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是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提出并在此届世博会中一直遵循的“汉诺威原则”,由于这届世博会处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的时刻,全球的自然环境因为人类的急速发展迅猛恶化,重新统一后的德国也需要借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崭新的自己,于是,在“人类、自然、科技”一个诞生中的新世界这样一个主题中,促成了“汉诺威原则”。世博会设计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对各大展馆的功能延伸性上,没有特别地为开展世博会开辟新地建新展馆,而是在原先的本地展馆中创新、挖掘,形成了一系列在世博会后,也能继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挥后续作用的实用建筑。因此,百分之七十的展馆没有被拆除,提供了后续利用的可能性,真正符合并映衬了“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生活,追求时尚与美观的各类产品设计,随着人们对内心精神的追求同物质生活日益增长,“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应运而生,旨在将服务设计更多地运用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为人民提供无差别服务。这里更多地体现了纯粹功能主义,在设计一个产品时先考虑功能,后考虑形式。

“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现代人们对生活需要充满人情味的需求,希望设计巧思的背后反映了民众生活习惯、审美需求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促使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建筑设计越发地被人们期待,设计师需从功能、环保等领域为人们独立考虑,做出全新的设计。对于世博会来说,各国的展馆设计是最出彩的,每一个国家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展馆的建筑设计上,经济的、政治的、人文的、艺术的都将汇集于此,不能不说,世博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展现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对于世博会的主办国,展览的不仅仅是一国的文化魅力与创意,设计新兴建筑体现的时代性与自豪感,世博会给予了主办国一个不出门户就可以向世界展示的机会,那我们能赋予世博会的是什么?纵观世博会的历史,从1851年伦敦的世博会开始,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促使全世界的经济与科技惊人的发展。然而后来,人们却为这繁荣的工业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态环境的极速恶化一直困扰在人们心头,成为日后百年、千年的难解之题。

因此,顺其自然的,自伦敦世博会后,人们的主题从呼吁和平渐渐转向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先进的科学发明、灿烂的文化遗产、全球无限的信息交流,都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平共处,世博会中所展示的一切人类文明是否还会存在?

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的“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世纪之交将人类这一共同的、热切的议题推上了顶峰,不仅仅为了世博会提出这个原则、口号,更是在实际行动中为人类提供了今后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时至今日,基于现代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我们提出了“设计为人民服务”,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在这一理念之上,或许有许多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我相信,上海所呈现的一切是美好的:在上海黄浦江边中国的种种历史引人回味;今天高速发展的上海展现出蓬勃向上的人文气息;因世博会的开展而焕然一新的现代上海气息。世博会在这片有着它原始韵味的文明之上开创着另一种未来文明。

当我们为了紧跟国际潮流,花巨资将迪士尼乐园搬进上海,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向国人宣传;为了在世博会中使上海看起来像座“与时俱进”的城市大都会,不管不顾地拆除历史老楼而一味建造适合世博会的建筑时,如此的创意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现代世博会的初衷。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为“自然的智慧”,会场从建设设计到各展馆的建造、展示的新技术和传统特色都不同程度地追求一个目标:与自然与地球和谐共处。

为了在世博会上,让世界各国的展馆展现最完美的自己,我们广征土地,拆除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楼;为了显现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我们费尽心思建立极具特色的各大中国展馆,是的,这是展现自我的最佳机会,然而,这一切的大动干戈仅仅是为了展示中国所创造的文化魅力吗?世博会后,大多数的展馆将被全数拆除,它们就像高级的一次性商品一般,在人们欣赏完后变成一堆废墟,似乎只存在瞬间性的审美价值,再无其他。

我们为世博会而改变城市,目的是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希望上海的每一位市民今后的生活都因此而更加精彩,诚然,在一定程度上,世博会中所做的一切设计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给这个城市与人民带来经济效益与机遇,更深的层次上,因世博会而新建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等都须符合这个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对城市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谁又能说“设计为人民服务”的背后,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呢?

回看全世界的世博会历程,自然是永恒的主题,不论世博会中展出了多少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文化、艺术精品,我总是忘不了伦敦世博会中“水晶宫”的建造者帕克斯腾所说那句话:“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师。”

上一篇:从东方的“边缘化”到西方的“双重边缘化 下一篇:“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