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2 03:22:47

新课程理念下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一本语文书在手,学生最先翻看的肯定是小说、散文,然后才是议论文和说明文,其实,何止学生这样,老师也是如此。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什么时候都不是学生的最爱。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仍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再加上碟碟不休的讲解,那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感到口干舌燥。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说明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要想学好说明文,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改变,如何改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说明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67-01

不少的语文老师不太重视说明文教学,或认为说明文呆板、枯燥,或认为说明文通俗易懂,不值得花什么工夫去钻研,去讲解。对待说明文的教学,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或索性让学生自学了事。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也就容易被误导,以为说明文不重要,可学可不学。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严重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说明文教学中,应不断揣摩恰当有效的教学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1 树立明确的目标

省编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 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3 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4 引领学生感受说明语言的魅力

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美所淹没。说明文语言的魅力表现在其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等方面。品析说明文语言首先在于其准确之美。如《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提到“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文章中“比较”“大约”“可能”“几乎”“当时”等词或表程度,或表推测,或表限定,不能删,不能换,无不显示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

品析说明文语言其次在于其生动之美。《中国石拱桥》中的引用把人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对狮子的描摹更是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人呼之欲出。

品析说明文语言还在于其形象之美,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清楚,作者多采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明。

渴求知识学问的学生需要说明文,发展的时代和社会需要说明文。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应该在说明文的教学多下功夫。

5 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第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这四种方法,都是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它要求老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给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把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文体知识融入在教学内容极教学内容的扩展中。它既能提高学生思考、研究、想象和读写的训练效率,还能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第二,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它能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作更好的发现:或把课内所学的知识用于新环境,形成能力;或者通过某种变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课内知识,又领会怎样获得更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反思说明文教学,要真正教好说明文,就要把它放在和其他文体同样的位置,同时不单纯地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对待;就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趣的机会,而是应该从多个方面认真整合说明文,挖掘说明文文本内涵,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让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回归到语文整体教学的轨道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文体教学的方式,在说明文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语文特色。

上一篇:多媒体下的政治教学 下一篇:多元文化教育维度下小学音乐教学之弊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