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史天佑一家与辽宁的不了情

时间:2022-10-12 03:11:46

每年的辽宁省政协会议,都是结交新知、联络故旧的好机会,今年也不例外。令人惊喜的是,今年记者结交的新知――辽宁省政协港澳委员史天佑先生和以往的故旧――辽宁省政协特邀列席人士周默予女士是一对母子。周默予女士和她故去的丈夫史东山先生及他们的儿子史天佑先生一家与辽宁结下了浓浓的不了情。

史东山先生:

“香港辽宁协联会”首届会长

提起故去的史东山先生,凡是在辽宁省政协工作过的人都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史先生祖籍辽宁省辽阳县,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他身体壮实,性情直爽,说起话来一口地道的东北乡音。

1949年,史先生和妻子辗转来到香港。当时在香港的东北人少之又少,再加上他们不懂广东话,可谓吃尽了苦头。为了谋生,他先是凭借自己的医术为人治病养家糊口,后来又和妻子经商。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拼搏,夫妻俩先后在香港地区成立了新陆塑胶品厂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了史氏投资公司和新陆私人企业有限公司,家族事业日渐兴旺。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香港。1982年,史东山先生看准时机北上,在北京、山东、深圳等投资建厂,事业均获得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史先生遇到了一个到香港招商引资的东北老乡。他思乡心切,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阔别几十年的故土,决定尽己所能,为家乡的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

史先生奔走于香港和辽宁之间,事必躬亲,积极投身于家乡的经济建设。由于他业绩突出,被推荐为辽宁省政协委员,后成为辽宁省政协常委。

当时,香港地区还没有辽宁籍的社团,难以凝聚爱国力量为辽宁出力献策。史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提出在香港组织一个为辽宁服务的爱国社团,这个社团由香港委员牵头,吸纳辽宁省政协港澳委员、驻港澳人员、在港澳乡友以及与辽宁有联系的港澳人士,团结香港地区及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辽宁的发展和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95年5月,经香港政府批准,“香港辽宁协联会”正式诞生。7月4日,在第一次全体会员、会董及理事会议上,与会者一致推选史东山先生出任第一届会长。

“协联会”本着协力同心、联合一致、竭尽所能的宗旨服务辽宁,很快就成为辽宁在香港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平台。

1995年7月,辽宁遭受百年不遇洪涝灾害,”协联会”号召港澳委员捐款,筹得款项十余万元,用于重建开原市李家台乡一所被洪水冲毁的小学,后来这所学校被命名为”协联小学”。翌年2月,为完善“协联小学”的教学设备,协会又发起第二次筹款,又筹募10万元捐献给该小学,并代为监督该款项用途。

正在“协联会”在史东山先生的带领下大有作为的时候,不幸的是,1996年史东山先生因病逝世。

周默予女士:

沈阳市荣誉市民

令人欣慰的是,史东山先生的太太周默子女士没有离开辽宁故土,她将史先生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并连续多年成为辽宁省政协全会的特邀列席人士。

周默子女士是吉林长春人,今年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思维敏捷。身为海外游子,她总觉得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尽份力。

1989年,周女士在深圳参加一个交易会,会上她遇到了从沈阳来的三位年轻人。三个人跟她谈起他们从日本带回了一种生产电子称量仪器的先进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一心想为沈阳尽一份力的周女士萌发了投资开发高新科技产品的念头,虽然她对电子称量仪器并不在行,但她还是决定在沈阳投资建厂。1990年5月,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成立,终于圆了周女士的一桩心愿,这也是她在沈阳投资的一个开端。

1992年,经有关部门牵线搭桥,周女士在沈阳投资成立了三达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她让远在新加坡的女儿也加入股份,让子女也为家乡建设出点力。三达公司开发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沈阳腹地的新世纪大厦。虽然这个项目在运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周默予女士建设家乡的热情。1996年史先生病逝后,她干脆定居沈阳,将所有情感和几十年的积蓄都倾注到这片土地上。

倾心家乡经济建设的同时,周女士还十分关注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她先后投资兴建昌图县大四乡中心小学,资助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大学等校贫困学生,为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及“九・一八纪念馆”捐款。1991年她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沈阳市荣誉市民”称号,同时被东北大学、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特聘为名誉校长。

叶落终需归根,经历了大半生辗转和漂泊后,周女士又回到了生养她的这片土地,定居在沈阳,虽然年事已高,但她仍然继续为加强香港与辽宁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忙碌着。

史天佑先生:

房地产界精英

史天佑先生是史东山先生和周默子女士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满脸胡须、相貌堂堂,既老成持重又幽默风趣,既低调内敛又儒雅洒脱。史天佑先生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取得建筑设计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回到香港开始经营家族事业,现在是辽宁省政协港澳委员、沈阳三达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母亲投资房地产的决定改变了史天佑的人生轨迹。2000年,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怀揣复杂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久违”的沈阳。一转眼11年过去了,史先生从最初一个月来一个星期,到现在一个月来两个多星期,他逐渐爱上了沈阳,爱上了这方热土。

三达公司在史天佑先生的带领下目前已跻身一线品牌开发企业的行列。从新世纪大厦到文华园,从漾日华庭再到兴隆堡,三达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脚步沉稳而坚实。

建筑设计专业出身的史天佑先生对建筑有着独特的领悟。他认为建筑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艺术,应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文华园正是秉承这种精髓的扛鼎之作。作为沈阳市大东区精品小区,文华园首创“千余平空中花园,下沉式广场”,并因此获得市十佳居住小区、市玫瑰奖、省优秀建筑奖等多项荣誉。2007年,三达房产又成功开发了位于于洪区核心的漾日华庭,再一次以精工品质成为引领住宅小区升级的代表之作。

史天佑先生坦言,从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的那天起,他就把楼盘品质、建筑细节、居住文化放在第一位。三达房产将专业开发、精细工艺的企业精神融汇到产品建设中,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择、窗体的高标准配置还是建筑立面的设计,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

史天佑先生表示,前人已经铺好了路,他只要继续前行,走出特色就行了。

史天佑先生说:“母亲常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最能体味到祖国强大带来的自豪。为了这份深情,为了我的父亲母亲,我会加倍努力前行。”

上一篇:市井人语 第3期 下一篇:在美国,房子真的属于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