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10-12 03:07:09

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让医院病案管理踏上信息化时代的快捷步伐,让病案管理的效率提升,流程更为顺畅,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虽然电子信息化的管理仍有不足,但是在逐步的改善与适应,其优势逐步显现。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管理;病案管理;优势

电子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让医院各方面管理提升了效率,降低了人员工作压力。其中病案管理的操作流程和展现形式也呈现更为便捷、科学化,促进了整个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医院数字化管理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1 电子信息化管理对病案管理流程的提升

1.1 优化病案管理操作流程

电子病案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让病案管理的流程得到改变,提升了其管理的实际效果。电子病案的运用通过专业的模板和编辑工具可以让书写效率提升,降低对于病案整理的时间投入,有利于医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病患的治疗上。由于电子输入,降低了日常的字迹不清或笔误;在病例查找时也更加的快速方便,随时对病患的整体情况做全面深入了解,减少了传统资料查阅的时间消耗,以及查阅病案所引发的资料丢失等。所有病案数据通过自动生成所得,有利于资料的分类管理的效率提升,医生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病案的审核上,确保了病案资料的全面、正确性,提升了病案管理质量。强大的数据分析整理能力,有利于医生对临床数据进行更方便的统计了解,减少相关工作带来的时间投入,让医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在临床治疗和病种研究上[1-2]。

1.2 病案管理更安全,资源使用更合理

以往的非电子信息化的病案保存在共享上存在缺陷,资料在同一时间只能供少数人使用,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让病案资料在各科室之间,同一时间内得到共享,相关数据保存到了数据库中就可以进行查阅操作。这种操作超越了传统纸质病案管理的局限性,不仅减少了相关资料的管理投入成本,而且提升了其实用性。由于可以资源共享,因此加强了各科室之间对病案资料的联合使用,提升了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病案研究更加的深入、全面,提升了临床诊治的效率。可以节省病案保存的空间,其保存的安全性也大大加强。

1.3 病案资料可以更全面完善

由于病案资料通过数据信息化保存,由于受到所有人的查看,因此受到众多专业人员的监督审核,有利于病案资料的正确、全面、规范。同时电子病案贯穿于整个诊疗环节,信息不断的被完善、整合,让信息更加的全面。同时由于需要上传到数据库中,受到所有人员的查阅,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督促工作人员加强对病案整理的责任心。

1.4 避免了病案重复性输入

由于病案系统有特别记忆功能,对于同一位病患的反复就诊记录可以进行统计,避免反复性重复记录,让病患诊治信息更加系统全面、连贯,同时有助于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对整个公共医疗的数据掌握也提升了管理效率,有了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

2 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不足

2.1 病案管理的真实性难保证

由于电子病案具有一定虚拟性与活动性,因此在法律认定上缺乏相关明确的界定。同时电子病案信息得到了共享,因此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可以对病案进行修改或删除,而原始的病案情况缺乏有力的保存,这是电子病案管理的局限性。因此,仍然需要纸质病案记录。

2.2 病案信息录入缺乏规范和准确性

由于人们对电子病案操作的不熟练,从而导致其录入存在不准确和不规范的问题。电子病案并不是传统式的医生手写,因而是通过已经设定好的病案模板进行填写完成,但是由于输入的终端不一致,因此导致输入中有较多的差异性、错误性,存在部分的漏填或者其他不规范填写的问题,导致其病案的质量降低。这主要是操作人员不熟悉电子病案操作和相关设备没有完善规范所致。

2.3 电子病案填写人员重视度不足

电子病案的填写由各科室大量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其中不乏对电子病案填写管理不认真者,因此在相关管理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于病案进行随意性填写,导致病案差错、不完整的情况较为多见,从而导致电子病案质量不高。

3 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提升对策

3.1 提高领导层的重视

首先需要医院领导层在相关工作上提高重视,加强对相关电子病案管理了制度的规范,加大操作中失误问题的惩罚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电子病案管理的责任心。同时加大对电子病案管理的经费投入,提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质量的提升,减少系统的不安全性,加大相关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大工作人员对系统操作的培训和要求。

3.2 加大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电子病案操作管理规范,明确相关管理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加强对病案资料管理各环节的监督、审查,提高相关电子病案资料填写的质量,确保电子病案的全面、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电子病案管理的保密性,对于电子病案阅览者设置权限,不同权限可以操作和看到的信息内容进行等级化,避免信息的随意修改和泄露。

3.3 加强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加强在电子病案信息化管理设备上的安全性,提升服务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有黑客等对系统造成的攻击,加强系统自身的防御和自身修复等能力,将病案资料存储后得到更为安全的保障,避免资料的丢失、损毁等。

3.4 提升操作人员在电子病案的操作能力

对于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电子病案使用的专业培训,特别是对于新工作人员,要加强基础培训。对于电子病案管理升级和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并通告给相关工作人员,日常处理要有专项工作人员负责答疑处理,提升操作人员的病案管理能力。医院内容可以针对电子病案操作建立相关讨论群组,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可以找到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者疑问解答,有利于电子病案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电子病案管理效果的发挥。避免相关操作人员没有得到及时的问题解决而导致病案整理的错误或者延误。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可以达到更高的管理效率,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病案管理相关操作的压力,同时也为临床医护人员对于病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避免了传统纸质查阅带来的时间耗费。同时对于临床治疗上,让病案资料更为系统全面,更方面于各科室人员了解沟通。但是这些都需要在相关病案操作规范的前提之下,只有病案填写录入规范,才能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优势。因此,相关工作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毕冬杨.论电子病案在病案管理职能中的优势与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3(07):29-30

[2]刘可新.浅谈病案电子化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中国营养保健(上旬刊),2013(1):244-245.

上一篇:中医是科学,是成熟的科学(一)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