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及其教育转化途径

时间:2022-10-12 02:53:50

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及其教育转化途径

大学生后进群体的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做好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点寻求和实施教育转化工作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文全面分析了大学生后进群体厌学、逆反、应付、从众等心理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等心理效应开展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并探讨如何避免“破窗效应”和“超限效应”在大学生后进群体转化中的消极作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国务院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都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寻找适应大学生发展规律,有创造性、实效性的途径。同时《纲要》中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对于日渐形成的“大学生后进群体”加强教育和管理,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教育管理途径。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一个令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后进生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除极少数是因为遗传学上的特殊病症之外,绝大多数是由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心理不坚定、是非认知不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良等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因此,单从行为上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根治,要彻底转化后进生还得从心理上的治疗开始,利用群体心理转化后进生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大学生后进群体”不是指由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学生,也不是指有其他非先进政治倾向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在日常行为中表现落后、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通常突出表现是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由这样的大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称为“后进群体”。大学生后进群体的组成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后进学生群体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25%,而且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形成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环境、动机、意志、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做好后进大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实施教育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一)厌学心理及其表现

厌学心理是指个体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机缺失,自信心缺乏、心理压力大。行为表现为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对于学业抱有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不关注课堂学习内容,经常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出现。

(二)逆反心理及其表现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行为表现为逆反对立、好动、固执、好感情用事,只喜欢听表扬,不接受批评意见,一旦受到挫折,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面对问题。

(三)应付心理及其表现

应付心理是指个体意志相对薄弱,兴趣不持久,自制力不强,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为对集体和自身的发展不关心、不关注,做事依赖性强、缺少主见、马虎应付。

(四)从众心理及其表现

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后进大学生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后进群体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指后进大学生在后进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资源与后进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行为表现为趋向容易实现的消极目标,对于积极目标畏难不前。

二依据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大学生后进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做好其教育转化工作。根据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知识,认真思考其教育转化的新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成功转化。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初步的探索。

(一)对存在厌学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

对于存在厌学心理的大学生,应从提高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入手,激发其产生自觉学习的强烈动机,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成长乃至未来的重要性。在此类后进群体的转化中可以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即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应给予后进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从而对后进大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为此,对待后进大学生,要多给予积极的期待,改变对后进生的认识与态度,充满热情地相信他们会有更好的、更大的发展,这会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去实现教育者所期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

充分发挥厌学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从大学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入手、建立适当的期望值,结合他们的基础和实际引导他们立志,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点滴成绩予以认可和接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新民地区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