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12 02:51:12

良种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核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深受人民的欢迎,本文笔者依据具体的工作经验分析了良种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良种核桃;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核桃的价格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核桃的愿望日益迫切,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基层群众对于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知识欠缺,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因此,增强广大林农种植核桃的积极性,提升核桃的品质和产量,普及核桃栽培种植技术,提高广大林农核桃管理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良种核桃的栽培技术

1.1、地点的选择

优质的核桃对栽培地点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需要背风且向阳。同时,土壤的土层必须深厚,土壤致密度小,粘度小,排水、灌溉条件要好,且土壤肥力要高。所以土壤一般为含钙较高的微碱性、腐殖质含量高的砂壤土为好。

1.2、品种的选择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产量高并且成熟早的优良品种。在选择砧木时,应选择抗旱性好、抗寒能力强且生长能力旺的品种。选择苗木时要去正规的苗圃,以确保苗木品种的纯度和优良。苗木的根要完整,根的表皮下是白色的,没有霉烂,也没有失水。如果有嫁接的部位,嫁接处要结合好,没有病虫害,且枝条要成熟。

1.3、育苗

1.3.1、选种子

一般核桃9月中旬成熟,采种的最好时间是青核桃变成黄褐色,并看到树上有20%的皮已开裂,选择仁饱的种子育苗。

1.3.2、种子处理

沙藏法,1份种子,3份沙子,沙子的湿度用手握散不开就行。挖坑,坑深50cm,长度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为了通风透气,1m远竖着放1把秸秆。

水泡法,把种子放入桶内,1~2d换1次水,泡7~10d,薄皮核桃少泡1d,厚皮核桃多泡1d。捞出核桃种子后,放在水泥地面上,种子裂开后播种。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将种子装入编织袋,放在长流水的河内。在晾晒中没有裂口的种子,再泡3~4d重新晾晒即可。另外,随采随播也可以,但注意防治鸟害。

1.4、选地与播种

园地要求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2m以下,土层厚度在1m以上或经过人工整地达到1m以上的缓坡丘陵和山区的砂壤土较好。挖坑时将25cm以上的表土挖出来放在一边,挖好后将表土回填到坑内。坡度较缓的修成水平梯田,坡度较大的修成1m×1m的大鱼鳞坑。当10cm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播种。用犁或人工在地面上开沟,行距50cm,沟深10~12cm。在垄沟中灌水。水渗下后随即进行点播,每米播8~9粒种子,摆放种子时使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覆土厚度8cm,覆土后用脚踩实。

2、播种季节的选择

核桃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为苗木的质量,苗木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选择在秋季进行试验,发现在该季节培养苗木具有4项优点,主要表现在:

2.1、具有较高的出苗率;

2.2、省去种子的处理和储存工序;

2.3、出苗整齐且时期早,其生长量大,苗木的生长周期长。通过观察发现,其出苗期相比春天播种,提前20d左右,且株高,其高度相比春天来说,高度超出10%以上;

2.4、具有较长的育苗时间,其秋播的时间可以在10~11月份,也就是上冻前即可。其具体的播种技术体现在:(1)细整土地;(2)适时播种;(3)播后的起垄;(4)合理的灌溉以及平垄。核桃的最佳栽培时间是秋季的10~11月,核桃栽培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由于春季降雨量小,墒情较差,核桃栽培的成活率较低,仅为40%~50%;7~9月份的降雨条件较好,降雨量占到全年的一半以上,并且由于秋季气温较低,水分蒸发量较小,土壤的墒情较好,适合核桃的栽培。据某地区某年核桃栽培种植数据显示,该县当年共种植核桃13000株,种植时间为秋季9月份,种植成活率达到98%以上。该区在进行栽培时先挖好坑,然后采用厩肥对苗木进行浸泡3h以上,或者用泥浆蘸根,并且为保证墒情并防止核桃受冻,需要在核桃栽培时2/3处采取封土,以确保核桃的成活率。培育壮苗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核桃夏季芽接繁殖具有早结果、保持品种优良特性、充分利用野生资源、早丰产节省繁殖用种、技术简便、芽接时间长成活率高等优点。

3、接穗采集和蜡封

3.1、接穗的选择

接穗必须在优良品种的优树上采集,母树必须生长健壮、发育育好、无病虫害,最好是初果期和盛果期核桃树,采用外缘肥壮充实、芽子饱满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

3.2、采集时间和处理接穗

采集应在小寒节令中完成(1月上、中旬),最迟不要超过大寒节令,采后立即蜡封,如暂不能蜡封的,需将接穗放在编织袋内置于背阴潮湿的地方保存。

3.3、接蜡的配制

用2份蜂蜡和8份石蜡放在锅内溶化,温度保持在90~120℃范围。

3.4、接穗的蜡封蜡封前抹去雄花芽,剪成10~12cm长的接穗蜡封或整枝蜡封。蜡封时用手握住接穗的一端速沾,甩去多余的接蜡,再反转速沾接穗的另一端,甩去多余接蜡,放入干净的箩筐或水泥地面冷却后,装在透气的硬纸箱或木箱内,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储藏待用。

4、树形模式选择

核桃树是一种自然结果能力很强的树种,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它一般自然生长成圆头型,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连年稳产。因此自然圆头型也是核桃的最佳树形。现在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可根据方便果园管理的要求,考虑核桃的自然生长习性,以及果园的地理特点等,结合树木的自身发枝情况,有采用以下几个树形。

4.1、主干分层型

主干分层型适合干形比较强的树,中心保留一个直立的主干,上面均匀分布2~3层主枝。第一层距离地面1.5m以上,由东南、西南、北三个方向主枝构成,三个主枝之间相距0.1~0.3m;每一个主枝上面交错分布3~5个侧枝,侧枝间相距0.3~0.5m,上面交错排布着小结果枝组。第二层距第一层0.5~0.8m,上面分布两个主枝,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主枝上面和第一层主枝一样,均匀分布3~5个侧枝,侧枝上面分布结果枝组。第三层以上,在主干上面直接培养不同方向的大侧枝,在大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枝组之间相距0.5m左右,并且相互交错排布,占据不同空间。这种树形枝条多,树冠大,产量高,适宜土壤深厚肥沃的果园和枝条直立性的品种。整形要点是:定干高度1.5~2.5m,土壤条件较差时,留干要低。主枝着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当,使树冠内部光照均匀;主枝间的距离1~1.5m。基部三主枝的第一侧枝距主干1.5m左右,越向树冠各侧枝间的距离越应缩小。要注意保持中央主导枝的生长优势。

4.2、自然开心型

适用于土质薄和树冠开张的品种,中央主导干不明显,侧枝生长旺盛。在其形成的几个主枝上面选择分布基本均衡的3个主枝,在主枝上面交错排布侧枝,侧枝间相距0.5~0.8m,上面配置结果枝组,枝组相距0.4~0.6m。土质差的地方,每个主枝上留3个侧枝;土质好的地方,每个侧枝上再选留2个侧枝。整形时要使树势均衡,各个侧枝有合理的生长空间。

5、桃核的抚育管理

5.1、抚育管理

5.1.1、除草

除草的主要季节是夏季高温干旱时期,要将杂草锄尽,减少杂草与树苗竞争水肥,其他季节只除去对核桃生长有影响的植物即可,低矮的杂草不宜除尽。可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草甘膦:1.5kg/hm2(有效成分),加水750~900kg,用手工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杂草上。

除草剂1号4.5kg/hm2,西马1.8kg/hm2,或敌草隆3.0kg/hm2等加水喷洒效果都很好。3.1.2间作。核桃结果较晚,在核桃园中进行间作,不仅增产油粮和其他经济作物,而且促进核桃生长,提高产量。

5.1.2、肥水管理

核桃对肥水要求高,即使是土层厚的核桃林,也要加强肥水管理。在发芽前、落花后、7月上旬果实硬核期和土地封冻前分四次施肥,对发芽、生枝、开花有利,促使果实肥大,种仁饱满。以厩肥、绿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成年树每株约需厩肥或绿肥100~200kg,人粪尿50~100kg。也可以结合行间间种作物施肥。

5.1.3、施肥时间(主要是指栽植前5年)。萌芽肥(花前肥):一般在2~3月进行,施速效氮肥为主。稳果肥:花谢后至6~7月,施多元复合肥为主。壮果促梢肥:一般在秋梢萌发前追施,复合肥、有机肥配合施用。

6、结语

核桃是一种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的干果。目前市场潜力很大,核桃产业发展前途光明。我们应重视核桃栽培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为争取核桃的高效、低耗、优质的目标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建江,张建平.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2010,11:42-44.

[2]王小卫,豆广斐.庆阳市核桃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85+172.

[3]周丽梅,段彦丹.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56.

[4]周月风,赵良国.核桃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96.

上一篇:论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 下一篇:农民的主体性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分析